東晉將領王仲德率領的水師進入黃河,即將迫近滑臺。北魏國兗州刺史尉建怯懦畏懼,率部棄守城池,向北渡過黃河以避開晉軍鋒芒。王仲德因此順利進入滑臺,并向百姓宣告道:“我們晉朝本來打算用七萬匹布帛做代價向魏國借道,卻沒想到魏國的守將突然放棄城池逃跑。(晉本欲以布帛七萬匹假道于魏,不謂魏之守將棄城遽去。)” 北魏皇帝拓跋嗣聽說后,馬上派遣叔孫建、公孫表從河內向枋頭進軍,又帶兵渡過黃河,在滑臺城下殺掉尉建,把他的尸體投入黃河以示懲戒。同時,拓跋嗣又派人向王仲德詰問為什么晉軍要侵犯魏國。王仲德派司馬竺和之上前回答道:“劉太尉派遣征虜將軍王仲德從黃河進軍洛陽,去清掃晉室的祖先陵墓,并不敢向魏國發動進攻。魏國的守將自己放棄滑臺逃走,王將軍這才借助這座空城安歇部隊,我們馬上就要向西進發,不會做不利于晉、魏和睦的一。你們有什么必要高揚戰旗,緊擂戰鼓以顯示軍威呢?(劉太尉使王征虜自河入洛,清掃山陵,非敢為寇於魏也。魏之守將自棄滑臺去,王征虜借空城以息兵,行當西引,于晉、魏之好無廢也;何必揚旗鳴鼓以曜威乎!)” 拓跋嗣又派叔孫建質問東晉太尉劉裕,劉裕也謙遜地向他道歉道:“洛陽是我們晉朝的舊都,但是現在卻被羌人占據了,我們晉朝打算修復晉室祖先陵墓已經有很長時間了。桓氏的同屬親屬,司馬休之、司馬國璠兄弟,魯宗之父子等人都是晉朝的蠹蟲和叛逆,但是羌賊卻收留了他們,給我們留下后患。現在我們準備討伐他,打算向貴國借一條道,我們不會做什么對你們不利的事。(洛陽,晉之舊都,而羌據之;晉欲修復山陵久矣。諸桓宗族,司馬休之、國兄弟,魯宗之父子,皆晉之蠹也,而羌收之以為晉患。今晉將伐之,欲假道于魏,非敢為不利也。)” 北魏鎮守河內的大將于栗磾有勇武的名聲,他在黃河岸上構筑堡壘,以防備東晉的侵擾。劉裕也專門寫了一封信給他,上面的臺頭稱呼是:“黑矟公麾下。”于栗磾喜歡使用黑矟做武器,因此黑矟成了他的標志,所以劉裕才這樣稱呼他。北魏朝廷也因些拜授于栗磾為黑矟將軍。 唇齒相依,唇亡齒寒。劉裕時代東晉的國力較強,相比較而言,北方的北魏、后秦實力較弱。北魏允許東晉借道伐秦,就會打破脆弱的平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