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簡 介 錢理群,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魯迅、周作人研究專家,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文學者之一。 END 下 有 注 釋 (向上滑動啟閱) 注釋: 1 以上討論見錢理群《關于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文學研究的斷想——在社科院文研所 現代文學研究室召開的座談會上的講話》,《追尋生存之根——我的退思錄》,廣西 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266、267、270頁。 2 3 錢理群:《“找回失落的文學世界”——答《南方文壇》記者問》,《生命的沉 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版,第50、53、55~56,52頁。 4 7 18 錢理群:《關于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文學研究的斷想》,《追尋生存之根——我 的退思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268、284頁。 5 參看錢理群《“言”與“不言”之間——淪陷區文學總論》,《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重 新發現——淪陷區散文創作掃描》,《精神的煉獄——中國現代文學從“五四”到抗 戰的歷程》,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8、181、183、184、194、196頁。 6 錢理群:《我的精神自傳——以北京大學為背景》,臺灣社會科學雜志社2008年版, 第191~193頁。 8 錢理群:《初版后記》,《大小舞臺之間——曹禺戲劇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年版,第421~422頁。 9 參看錢理群《前言》,《我的精神自傳——以北京大學為背景》,臺灣社會科學雜志 社2008年版,第4頁。《自序》,《幸存者言》,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1~2 頁。 10 以上討論見錢理群《我怎樣想與寫這本書——代后記》,《1948:天地玄黃》,山東 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0、323、327~328、328~329頁。 11 12 錢理群:《四十年代小說的歷史地位與總體結構》,《對話與漫游:四十年代小說 研讀》,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第504~505、510,500~501、502、503頁。 13 錢理群:《文學本體與本性的召喚——〈詩化小說研究書系〉序》,《中國現代文學 史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50頁。 14 錢理群:《請作一次精神對話與學術漫游》,《對話與漫游:四十年代小說研讀》, 第7頁。 15 錢理群:《教師講評》,《對話與漫游:四十年代小說研讀》,第78、121~122、 152、190、246、313、409頁。 16 錢理群:《關于20世紀20年代至70年代文學研究的斷 想》,《追尋生存之根——我的退思錄》,第280頁。參見理群、吳福輝、溫儒敏、王超冰《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 年版。 17 參見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年版。 19 參見錢理群(總主編)、陳子善(第三卷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編年史——以文學廣 告為中心》第三卷(1937—1949),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