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血糖啊,現在是人人自危。即使是年紀輕輕的年輕人,就血糖出現異常的大有人在。我的表弟,屬牛的,今年35歲,在30歲那年就被診斷了糖尿病。沒別的,我這個表弟家里條件一直不錯,從小就喝含糖飲料,同時體型肥胖,平時吃炸醬面一次能吃5大盆,結果年紀輕輕就糖尿病了。每次回去,這個表弟最愛找我咨詢疾病的相關情況,現在聽我的,已經減肥成功了,比以前瘦了很多,血糖也比以前改善了不少。 言歸正傳,咱們說血糖。血糖是目前用來診斷糖尿病的主要依據,測一下血糖,如果血糖高了,就能大致診斷糖尿病了。其實,血糖這個詞說的還是太籠統,應該說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任意時間血糖3種。而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大家最常提起的2種血糖,不能說誰比誰重要,應該說它們同等重要。下面給大家仔細解釋一下這兩種血糖的意義。 1、空腹血糖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圍應該是3.9-6.0mmol/l。當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以上的時候,可以考慮診斷糖尿病。當空腹血糖在6.1-6.9mmol/l的時候,雖然不算糖尿病,也算糖尿病的前期狀態,醫學上被稱之為空腹血糖受損。 2、餐后血糖餐后血糖分為餐后1小時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兩種,其中餐后2小時血糖最有臨床意義。以餐后2小時血糖為例,餐后2小時血糖低于7.7mmol/l算是正常,而當餐后2小時血糖高于11.1mmol/l就可以考慮糖尿病。而對于餐后2小時血糖處于7.8-11.0mmol/l的范圍的血糖水平,這屬于糖尿病的前期狀態,醫學上也叫糖耐量減低。 其實,在糖尿病領域,除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之外,還有一個指標很有意義,那就是糖化血紅蛋白這個指標。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國際糖尿病聯盟建議糖化血紅蛋白控制標準在6.5%以下。 說回到我的表弟,他現在35歲了,每天吃二甲雙胍,也不再一頓飯吃5盆面條了,含糖飲料也不喝了,現在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達標,糖化血紅蛋白也不高,自己也越來越有生活信心了。希望廣大的手機前面的你別學他,要適量飲食,多運動,減量不讓血糖發生異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