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登北京2019中國優秀CIO頒獎典禮臺 文|01一線 生命經年不敗的樣子如新,記載著歲月的走過,記載著愉悅的和傷感的回憶,還將記載今天,讓我們在以后的日子里想…… 2020年庚子鼠年元旦過后,當人們還沉浸在對新年的期盼和向往春節團圓的時候,卻沒料到就在春節來臨之際,武漢這場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的蔓延會打破這種祥和節奏。然而,由計世傳媒主辦的中國數字驅動產業創新年會暨2019中國優秀CIO頒獎典禮于2020年1月12日在北京如期召開,幸好在疫情信息發布之前完成了這項活動。 正當舊年新年交替之際,我們馬不停蹄地在做年終總結和匯報會。稍停片刻,看紙上煙云,字里風濤。2020年1月6日,一紙邀請函映入眼簾,我的姓名已然躍上2019中國優秀CIO受獎之列。真讓我喜不自禁地跳動起來。剛剛是字節在跳動,此刻,我人也在跳動。 新桃換舊符。2020,又將是我在人生長河中上下求索的一個新年頭。我同樣堅信,我能于這條長河里繼續前行,追尋遠處妙不可言的生命光芒。回溯2019,7月26日,我作為分享嘉賓,應邀參加了在青島召開的中國CIO高峰論壇。論壇上,我做《紅色土地上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實踐》主題分享一幕還歷歷在目。誰想,我會如愿在不久后登上中國優秀CIO的領獎臺。 那些日子,我心潮起伏,感慨我的職場會與計算機那檔事相遇,而且一干就是20來年。過去,我與《中國計算機用戶》,后來改名《中國經濟與信息化》在一起不知走過了多少個日夜。那里,有我十多期發表的調研問卷、學習心得體會和工作實踐《CIMS系統在煙草行業的應用》、《在整合中“博弈”》等論文。2009年,我還上了《中國計算機用戶》第24期的封面人物,在這期如約發表的《職業的興趣引我入行》大致記錄了我的這行的心路歷程。還記得二OO六年九月中旬,我第一次上北京參加由市科技局生產力促進中心四人小組完成國家科技部信息化課題總結匯報驗收答辯會。還有第一次在北京參加行業系統管理員資格培訓班,第一次轉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從中關村到北京理工的路上經過好幾個研究所,當看到路旁顯眼的“賽迪計算機”字幕招牌,我感覺特別親切。因為我和“賽迪”與《中國計算機用戶》是多年的好朋友了。以前覺得西安的研究所算多的了,這次到北京才發現,這里到處都有研究所。 回望北京,感謝有你這些日子的相伴與理解。個人成長,點滴變化,也與首都一些組織和機構有關。在知識和實踐的海洋里,積攢了些許有趣的故事。 去年,我由CIO交流全國總舵群的朋友推薦加入了計世傳媒與2019中國CIO高峰論壇群,開始了我的一個新的征程。面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信息化發展方向,如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制造業轉型升級中的作用,從中找到突破口,這就擺在了我們面前。我仍然相信,走新型工業化之路,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相得影彰,不能偏頗。為此,需要用新的思維去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領先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信息來干出色的工作。你怎樣搜集、管理和使用信息將決定你的輸贏。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理性考慮企業的信息化工作是否在正確的方向上?信息化的方法是否是科學的?成效是否是顯著?有什么改善的措施?這些思考和體會,我在論壇上都有過分享。 這些年,井岡山煙廠在數字化工廠建設中,圍繞“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信息化與工業化兩化融合主題,在促進井岡山卷煙廠未來發展實現“集成各路特色,打造行業典范”、成為公司展示“科技進步、先進工藝、行業文化和社會責任”即“四個窗口”定位中,率先作為當地老牌示范企業,向著“兩化融合”繼續邁開步伐,繼續建立地方工業標桿,在打造江西企業數字化目標、信息化建設企業特色和達成物聯網工廠建設上成為了一張“吉安名片”。 通過近幾年的信息化建設管理實踐,企業對現有系統的業務流程、功能模塊進行了全面優化和升級,節約了運維成本,更適應了公司生產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的要求。特別是在批次管理系統建設中,運用了無線網、二維碼、數采(PDA)和(RFID)等傳感器和物聯技術集成了上、下游已建和初建的系統,從項目啟動到系統上線運行,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圓滿完成了富有江西特色的批次管理項目建設任務,得到了IT領域許多專家的普遍贊譽,成為了江西煙草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支撐。 數字驅動增長正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數字化團隊毫無疑問是企業的中堅力量,數字化項目更是為企業量身定制的轉型催化劑,而CIO們正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力量。2019年7月,計世傳媒集團在青島召開了中國CIO高峰論壇。當時,業界眾多CIO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在數字化轉型2.0時代的技術增長之道。也正是從那時起,計世傳媒集團的采編團隊歷時半年,走訪和調研了這些CIO們,探尋他們在傳統產業與IT技術結合方面的創新成就。歷時半年之后,經過海選、復選、入圍、評審四個階段,由往屆杰出CIO代表、行業專家和權威專家評委對不同領域的入圍名單進行投票評審,綜合各方投票及評審結果,最終評選出了8家“2019年度中國杰出數字化團隊”,8個“2019年度杰出數字化項目”,45位“2019年度中國優秀CIO”以及5位“2019年度中國杰出CIO”。 2020年1月12日,由計世傳媒集團、《計算機世界》報和《新金融世界》雜志主辦,廣東省CIO聯盟、***、山東CIO聯盟聯合主辦的“數字驅動產業創新年會暨2019中國優秀CIO頒獎典禮”在北京朝陽悠唐皇冠假日酒店舉行。200余人參加了這次盛會。 這一次,大家聚焦“技術驅動增長”話題,共同探討新經濟形勢下的數字驅動力。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小龍,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王曉輝,國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長張家生,中華資訊長協進會秘書長、旗訊科技總經理林振輝等嘉賓應邀出席大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華為云副總裁蘇立清、飛書業務發展副總裁喻蓓黎、科廣信息咨詢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數字官姜大勇、UST市場總監郁雅夢、啟信軟件首席解決方案顧問楊飛洋均發表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記得那天,北京的早晨異常清新,路邊的雪堆還依稀可見。走向路上,腳底會發出吱吱的響聲。這里的每一條街,每一個路口,一處處、一點點我都感覺和藹可親。我不僅在用眼睛看,還在用心感受!到達會場時,眼前一亮,周圍無不透出一股吸引人的魅力! 上午報到,經過采訪和拍照結束后,我們結伴去轉了幾處景點。廣場、大殿、花園、立交橋、古老與現代建筑,四合院,胡同,無不透出這座古城的神韻。當時,我就在想,當初高考升學那回,要是在北京的校園里學習生活那該多好!如果時光能倒退,我想進這里的一所名校,這將會是我的一個夢,我會為之奮斗! 當天下午,對于參加了這個特別的活動——頒獎儀式,我心之所向,行之所至。我早早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下。輪到我上場了,我揮揮手,腦海里有過的一皯動作,一瞬間都忘得干干凈凈。到了領獎臺,我正面對200余人的會場。那時,我覺得上方的彩燈格外刺眼,大眾的掌聲格外響亮。我呆呆地站在那兒,以至于頒獎領導伸出手來握手時,我還愣著,過了兩三秒才反應過來,臉上掛滿了笑容。這次頒獎儀式,讓我充滿著喜悅。我想,要是時光能夠倒流,趁著年輕,我一定還會好好鍛煉自己,成為更優異的自己! 如今,5G,數字化給了我們更大更寬廣的舞臺,對于我們來說,正是因為機會與挑戰,責任與成就的雙重作用,讓我們陣痛并快樂著。在數字化轉型中,我們還要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為數字化轉型輸出更多更有力的工具和知識方法。 據悉,計世傳媒集團自2002年發起并組織了首屆“中國優秀CIO評選”活動以來,至今已是第十七屆。通過多年持續不斷的深入挖掘與采訪,“中國優秀CIO評選”系列活動已經成為中國最具歷史、規模最大、最具權威的CIO評選活動。每年盛大的頒獎活動已經成為中國IT業界的盛事,被稱作CIO的“奧斯卡”。 可以說,IT浪潮從起初的野蠻生長到如今尋求規模與口碑的平衡,從消費互聯網興起到產業互聯網賦能,技術驅動下,描繪出的是一幅中國商業演進與社會變革的全景圖。 增長是企業永恒的主題。每個行業的增長,都會受到數字產品與服務、數字化運營以及數字關系的驅動,人口紅利和流量紅利的窗口期正在關閉,“流量為王”帶來的成功經驗正在失效,“數字驅動增長”正在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更是推動產業創新升級的不二法則。 9月9日,在廈門召開了以“新制造時代”為主題的“2020中國互聯網制造峰會”。我們越來越認識到,人類的發展進步就是制造業的發展進步。除了需要一個好的產業生態。由于基礎研究差,導致了底層的硬件、底層的軟件都要依賴別人,這是我們與發達西方國家最根本的、最大的差距。健全智能制造產業鏈,把短板補上。推進智能制造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工業互聯網、5G。以前提倡產、學、研三結合有多好。這就要求完善人才體系的建設,沒有人什么都干不成。國際上最典型就是GE,上百年的制造經驗,它對制造工藝、制造領域的理解比任何其他企業都深刻。同時又有巨大的實力來提升信息技術水平,掌握了大量信息技術的關鍵,這樣,兩方結合才可能引領智能制造的發展。制造業大企業要承擔起歷史的責任。 ![]() 這一次,我們聚焦“技術驅動增長”話題,共同探討新經濟形勢下的數字驅動力。我站在北京2019中國優秀CIO頒獎典禮臺上,也是有多少話要對大家說,然只有讀到頒獎詞。 地瓜長期扎根土地,但總是在短暫地時間與土地分離。就象這次頒獎典禮,喜悅總是短暫的,而其背后不知忍受了多少辛勤,揮灑了多少汗水。離開會場的那一時刻,我在紙上寫著:再見了,我的朋友們!再見了,北京朝陽悠唐皇冠假日酒店!返程的列車上,我的微信上給自己寫著:再見了,北京! 北京的這次盛會,千言萬語我化作了一首小詩: 辛苦遭逢聚一聽,同仁左右達明星。 專家演繹方時譜,院士堆羅現代經。 制造當頭皆害恐,零一洋里獨相庭。 人生自古交心友,但使團圓月老靈。 注:此文應邀360個人圖書館【京彩e品】有獎征文活動進入到第2期:【京彩華章】而作。 作者聲明: ——本文系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另外,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若作品中的文字、美術、攝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權問題,請您及時與我取得聯系,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轉載內容或作品! 作者簡介:羅余作,男,漢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網絡與信息管理師,2019年中國優秀CIO獲得者,高峰論壇特邀嘉賓,中國知名專家學者,著名科技工作者。長期從事設備技術、企業管理、網絡與信息技術。個人辭條列入大型文獻《走進大家》、《中國知名專家學者辭典》、《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百度百科》、《世界名人錄》等大型文獻。2018年進入吉安縣詩詞學會理事會,擔任學會理事和期刊《文山藝苑》編委,吉安市廬陵詩詞學會會員,吉安市吉州區詩詞楹聯學會會員;2019年4月13日當選吉安縣文學協會副主席,擔任協會期刊《廬陵文苑》編委。 |
|
來自: 01一線 > 《京彩e品有獎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