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和明天你都搞不清楚哪個先來!人生伴侶的一方突然遭遇癌癥,無奈而恐懼、不知所措。面對癌癥,自責、哭泣有用嗎?不論再怎么不愿意、害怕,癌癥已經發生,都得想辦法去對付吧? 要不要告訴病人實情? 病人對自己檢查結果不斷追問,而家人又怕病人受不了、不愿讓知道。病人真的就想不到、猜不到嗎?家人躲躲閃閃、做那么多檢查、病情不見好轉等等情況,思維正常的病人能想不到嗎?所以病人知道不知道或許就是層窗戶紙。 若要向病人告知也要婉轉一些,根據病人的承受能力,剛剛診斷就直接了當地講明情況,可能病人一時也接受不了。 病人得知實情有利于配合治療,一般建議同病人溝通病情。 多個人力量勝過一個人! 一般而言,癌癥確實是個“大病”,不論精神上還是經濟上都可能使家人不堪重負,這時就需要親友團的支持、幫忙。多聊聊或許釋放一些壓抑,大家共同想想辦法,事情總悶在心里,高壓鍋不放氣會炸的! 在經濟上或許大家伙也能幫忙,是吧?人多力量大,再說了照顧病人也是個體力活,人總有力不從心的時候吧? 尋求正規治療,不要投入神醫懷抱! 網絡時代獲取信息很方便,加上街頭巷尾、道聽途說,很多信息的良莠難辨,而癌癥治療領域中的謠言是最多的!建議到正規醫院去治療,多聽幾家意見(根據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不輕易放棄。 癌癥總體上治療效果不好,離人們的期望相差甚遠,要治好、治愈!或許正好和神出鬼沒的神醫撞了滿懷,忽悠沒有放化療的痛苦,輕輕松松幾付藥能到什么程度,再幾付藥就好了,看把他能的!擦亮眼睛,沒有誰敢包票治好癌癥。 了解相關醫療知識,要有信心! 病人到醫院不就聽醫生的嗎?為什么還要學習一些相關知識呢? 中國醫生的勞動強度要大于美國10多倍,對病人解釋溝通時間少,說要人情化、多解釋,那么一天24小時就不行了,需要一天25小時、30小時,或許還不夠,如果能理解醫生說的,不反復為一個問題而“糾纏”,那么效果要好很多。 癌癥治療有規范化,但很多時候也需要個體化治療,可能出現兩種、三種治療方案,都沒有最好,咋辦?這就需要病人家人根據自家的具體情況做出相適宜的選擇,一模一樣的病情,兩家選擇或許不一樣,但不一定有錯。 科學抗癌 發現癌癥,一般必須要病理性診斷,獲取病理類型、組織分級、甚至基因分型、免疫特性等信息。同時,血液、臟器功能以及影像學檢查,對病情分期、病人身體狀況評估。 根據全面評估的結果,結合自家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案,生命至上,不放棄、不過度。 癌癥早期大多沒有癥狀、或沒有明顯癥狀,以癥再查病情大多要晚些,若是體檢篩查能發現腫瘤,大多不會太晚,治療效果應該不錯,甚至治好、治愈!積極、科學抗癌。我是@劉永毅醫生 ,感謝您的閱讀!
|
|
來自: 昵稱7178216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