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中國城市說要建設“國際化大都市”,今天就來聊聊城市國際化這一議題。 國際化大都市:與世界上多數國家有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流,具有全球性影響力的大城市。 我認為要打造國際化大都市,需從以下十點入手: 一、國際會議 國際會議是一座城市基礎設施、政治影響力、經濟影響力、學術影響力的全面展示,如果能達成某某協議,將會極大提高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如“雅爾塔協議”、“開羅宣言”、“多哈宣言”、“巴黎協定”、“東京議定書”、“曼谷協議”等,都讓相關城市名聲鵲起。 目前,中國每年舉辦的ICCA國際會議位居世界第七,但仍然缺少全球性、重量級、關鍵點會議。近兩年舉辦國際會議較多的城市如下: 其中北京、上海國際會議最頻繁,是世界一線城市的水平;杭州、成都、西安、南京算第二層級;深圳、廣州、廈門、武漢、青島、昆明、重慶、蘇州算第三層級;其它城市則只能偶爾舉辦幾個國際會議。 二、國際機構 國際機構常駐某座城市,對城市的知名度、影響力提升非常明顯。目前世界頂級國際機構主要分布在紐約、華盛頓、巴黎、日內瓦、維也納、布魯塞爾等城市:紐約有聯合國總部;華盛頓有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巴黎有教科文組織、經合組織、國際商會、國際鐵路聯盟等;維也納有國際原子能總部、石油輸出國組織、工業發展組織等;日內瓦有WHO、WTO、ILO、IPU、ISO、國際紅十字會、國際電信聯盟、世界氣象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 中國目前缺少世界性國際機構,比較有影響力的只有位于上海的“上海合作組織”,位于北京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聯合國有三個小分支機構在中國:位于北京的“可持續農業機械化中心”;位于上海的“教科文組織國際教師教育中心”;以及剛剛設立的位于廣州的“聯合國國際應急中心”。 三、國際展會 國際會展是城市在某些專業領域的體現,舉辦的好也會帶來世界性影響力,如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馬德里通信展CCW、臺北國際電腦展等都是世界矚目的重大展會,每年吸引成千上萬各國廠商參展,百萬級各國記者和游客前去參觀、報道,影響可觸達世界十幾億人。 中國目前舉辦的影響力較大的展會有:廣州的“廣交會”;上海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和北京輪流舉辦的Chinajoy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中國每年舉辦幾千場以國際冠名的展覽會,幾乎每個地級市都有幾個,但有影響力的鳳毛麟角。 四、體育賽事 國際體育賽事也是城市露臉的大好機會,除了奧運會、世界杯、亞運會這些申報型賽事,中國應該積極舉辦一些固定城市的賽事。中國比較有影響力的賽事有:北京的中國網球公開賽、武漢網球公開賽、上海F1賽道等。 目前中國舉辦國際體育賽事較多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深圳、成都、南京、杭州、青島等。 足球、籃球聯賽國際化也是城市國際化的重要推手,美國NBA球隊所在城市,五大聯賽球隊所在城市,在全世界的知名度都很高,畢竟世界足球、籃球愛好者多達二十億!中國足球聯賽和籃球聯賽如能成為世界頂級聯賽,中國主要城市的國際化能前進一大步,抵得上幾十億的廣告宣傳費!可惜,中國足球籃球聯賽,都是爛泥扶不上墻! 五、文化盛會 電影節、音樂節、動漫展、書畫展、圖書展等文化盛會也是城市國際化的重要手段。洛杉磯奧斯卡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格萊美音樂節、艾美獎等都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世界盛會,舉辦城市因此享有巨大聲譽。 六、電競賽事 近年來,隨著電子競技運動的興起,電競賽事也成為許多城市在全球露臉的舞臺,中國的上海、長沙、成都、重慶、廣州、深圳都是非常活躍的電競賽事舉辦地。電競賽事投入小,影響力大,是非常好的城市形象宣傳渠道,大有可為! 七、國際企業 國際化大企業對城市知名度的提升也有很大效果,尤其是科技企業。蘋果每年在舊金山的發布會就是果粉期盼的盛會,其影響力一點不比電影節小。阿里巴巴對杭州、騰訊對深圳、華為對東莞、小米對北京、斗魚對武漢知名度的提升都有著巨大貢獻。 每一個國際大都會都需要有自己的跨國企業,在這方面排名靠前的城市有: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廣州、東莞、武漢、成都、重慶、南京、蘇州等。 八、交通樞紐 國際航線、郵輪母港、跨國鐵路是城市體現國際化程度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國際航線。 中國國際航線數量較多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城擁有超過100條國際航線;深圳、昆明、西安、重慶、深圳擁有80條左右國際航線;杭州、南京、武漢、鄭州、廈門、青島、烏魯木齊、長沙擁有50條左右國際航線。 中國有六座城市擁有郵輪母港:上海、深圳、廈門、青島、三亞、天津。 九、外國投資 外國投資不僅會帶來外國資金,也會帶來外國管理者、專家和技術人才,是一座城市經濟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方式。吸引外國投資較多的城市請看下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這些城市不僅經濟發達,最重要的是城市環境好,交通發達,外國人選擇投資目的地還是有一定眼光的。 十、國際中心 國際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商業中心、工業中心、教育中心、貿易中心、娛樂中心、旅游中心,必須具備其中兩個以上,多多益善。國際化大都市必有一技之長,如紐約和倫敦的金融中心,巴黎的藝術,米蘭的時尚,迪拜和上海的摩天大樓,舊金山的硅谷,東京的都市圈,北京的名勝古跡,波士頓的大學,都是執世界牛耳的存在。 上述十點,是任何有志于國際化的城市所必須努力的方向,許多城市整天高喊國際化口號,但這十點沒一點能做到,何來國際化? 中國城市國際化排名 高級國際化城市:上海、北京、廣州; 中級國際化城市:深圳、成都、重慶、西安、武漢; 低級國際化城市:杭州、南京、廈門、青島、蘇州、天津、三亞、昆明、長沙、烏魯木齊、拉薩等。 根據中國的經濟體量和影響力,我認為未來中國會出現10-15座具有高知名度的國際大都市。2020-2035年將是中國城市國際化的關鍵時期,哪些城市將會蜚聲于海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