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谷歌doudle為紀念華裔動畫師黃齊耀制作了一段特別視頻,以一段簡短溫馨的動畫描述了這位迪士尼“傳奇人物”的一生。 乍一聽到黃齊耀這個名字,大多數人都會感到陌生。 但你一定看過——《小鹿斑比》,這只被提名三項奧斯卡金像獎的靈動小鹿,驚艷了幾代人的童年。 黃先生作為《小鹿斑比》背后的核心畫師,將中國水墨風融入動畫,幫助迪士尼克服了背景設計的瓶頸,也把國畫之美帶入西方。 可由于早年被邊緣化的華裔身份,黃先生僅被列于普通背景藝術家,他的付出被掩藏了六十余年。 2001 年,黃齊耀已經 90 歲時,迪士尼才承認了他在《小鹿斑比》中的杰出貢獻,并將他列入“迪士尼傳奇”。 2005 年,黃齊耀獲得動畫領域的最高榮譽安妮獎的“溫瑟·麥凱”終身成就獎。 2009年,洛杉磯市“亞太文化傳承月”表彰亞裔典范,黃齊耀獲頒“洛杉磯希望獎”。 2015 年,黃齊耀獲得圣地亞哥亞洲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2016 年 12 月 30 日黃齊耀去世,享壽106歲。 2017年,一部名為《Tyrus》的紀錄片在美國播出,黃齊耀一生的傳奇故事,打動了無數人的心。 黃齊耀是20世紀最著名的華裔美國藝術家之一,是一位優秀的電影藝術家、畫家、版畫家、書法家以及賀卡插畫師。 他的晚年充滿了榮耀,但早年卻一直處于華裔身份帶來的生存困境當中,充滿坎坷與不易。 黃齊耀,于1910年生于廣東省臺山市。 在他9歲那年,他的父親決定帶他移民到美國。 初到美國的黃齊耀,因為1882年出臺的“排華法案”,被拘留在舊金山天使島一個月,對于幼年的他來說,那段回憶是黯淡無光的。 “我嚇得半死,一個勁地哭,每天都很悲慘——悲慘,我討厭那個地方。” ——《Tyrus》 中學時,黃齊耀對學校的課程毫無興趣,反而迷上了畫畫,他在學校里最認真最用心的就是繪畫。 “那是我唯一喜歡做的事。” 黃齊耀12歲用火柴制作的管弦樂隊 黃齊耀回憶說,那時的華裔在美國處于絕對的底層,非常受歧視,從事藝術是一種極度荒謬的想法。 “對20、30年代的美國華人來說,你可以去洗衣店工作,可以當男仆,可以去餐館打工,成為一個藝術家是根本不可能的。” ——《Tyrus》 家境貧寒的移民家庭并沒有學習條件,父親沒錢為他購置紙墨,他便用筆沾水在廢報紙上練習。 但出于對畫畫的熱愛,黃齊耀還是痛下決心從初中輟學。在一位老師的引薦下,申請到夏季獎學金進入全美排名第六的藝術類大學奧提斯美術學院(OTIS)讀書。 在奧提斯學習的這段時間,藝術家Stanton MacDonald Wright尤為欣賞他的藝術風格,曾啟發他: “如果你能將中國傳統寫意繪畫和西方的具象刻畫結合在一起,你會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 黃齊耀歷經多番探索后,才形成了后來獨具一格的水墨藝術風格。 從奧蒂斯藝術學院畢業后,黃齊耀的作品曾在芝加哥藝術學院與巴勃羅·畢加索和亨利·馬蒂斯等大師作品一起展出。 ![]() 后來為了維持生計,黃齊耀曾和朋友合伙開起了中餐館。 在這家名為“龍巖”的小店里,壁畫、裝飾、菜單,甚至火柴盒,所有的設計都出自黃齊耀之手。 ![]() ![]() 但黃齊耀知道自己的夢想不止于此。 1938年,聽從太太的建議,他申請去迪士尼工作,最終成為了一名中間幀動畫師。 中間幀畫師要做的,是要不厭其煩地在動畫師所繪制的關鍵定格畫之間,把角色的動作填補連貫起來,這樣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 “每天到最后,自己的眼睛都快要掉出來了”。 這時,他終于遇到了生命中的光——《小鹿斑比》。 ![]() ![]() 黃齊耀作品 當時的迪士尼剛剛制作完白雪公主,該片大獲成功,緊接著擬定了將小說《小鹿斑比》改編成動畫的新計劃。 黃齊耀看到了機會,他借鑒了宋代山水畫的風格,用水彩勾勒了數百張水墨畫風格的草圖去向當時《小鹿斑比》的藝術總監Tom Cardick自薦。 寥寥幾筆便可以微妙地暗示出背景,朦朧的水墨畫風具有很強烈的氛圍感,他的中國風藝術驚艷了當時的迪士尼,當即被拍板采納,黃齊耀就此被“非正式”晉升為靈感草圖藝術家。 黃齊耀作品欣賞 ![]() ![]() ![]() ![]() ![]() ![]() ![]() 沃爾特·迪士尼被它們迷住了,他說,“我喜歡這種不確定的質感,森林的神秘質感。” ![]() 他創造了一個藝術方向,這在以前的動畫中從未出現過的。 他花了兩年的時間繪制《小鹿斑比》,設計風格與影響力貫穿了全片。 但1942年這部電影上映時,黃齊耀僅僅被標識為眾多“背景藝術家”的其中一員,因為當時美國嚴重的排華,他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認可。 ![]() 1941年,在一場激烈的員工罷工后,黃齊耀被迪士尼解雇了。 雖然他沒有參加罷工,但他在罷工后殘余的怨恨氣氛中被解雇了。 ![]() 一年后,他加入華納兄弟美術部門,成為一名電影概念插畫師。 他參與的知名影片由1995年的《無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1962年的《瘋狂大賽車(The Great Race)》、1969年的《日落黃沙(The Wild Bunch)》。 ![]() ![]() 除了擔任概念設計師,黃齊耀還為賀曼公司(Hallmark)設計圣誕賀卡,發行量最高的一張甚至達到100多萬。 他設計的瓷器繪畫藝術品,備受收藏家追捧,總能成為展覽會上的亮點——潔白的瓷餐具上,覆蓋著剛勁有力的中國書法。 ![]() 退休后,他又成了風箏制作師,自制自繪各式各樣帶有中國傳統特色的風箏。 每到周六,他都會到Santa Monica的海邊,放飛他設計的作品,成為一大景觀。 美國《僑報》的報道中提到,他對每只風箏的制作,從用模具制“骨”到后期的繪畫,都一絲不茍。每制作一個單一的風箏需要一整天的時間,而他的風箏是數個或數十個連成一體的。他的紙鷂風箏,可9只連放,上天后猶如群鷂翻飛。 在繼承傳統中國風箏制作基礎上,他還創作出了熊貓風箏,其特點是,熊貓的上體與下體分開在兩個圓形的風箏主體上,中間用線相連,給人以三維動畫的想象。兩個圓形風箏主體的底部是“無骨”的熊貓腿,風箏上天之后,熊貓的四只腳隨風飄動,讓人感覺熊貓在半空中奔跑。 ![]() “我一生經歷了很多,但現在想忘記一切,自由自在地生活。” 黃齊耀與妻子相守一生,共度患難。1978年,他們曾一同回到中國。 黃齊耀有3個女兒,她們在采訪中回憶起父親對她們的教育:“父親總是教我們,無論你們做什么,都會影射到所有中國人身上。所以你們要端正自己的行為舉止。” ![]() 2016年10月30日,黃齊耀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106歲。 在他去世后,迪士尼也發表官方哀悼文稱,“黃齊耀的作品至今仍在影響著電影創作”,并把黃齊耀的手模陳列在總部展廳,作為永久紀念。 ![]() 世界上永遠不會有另一個黃齊耀了,他的故事誕生于一個不再存在的時代和地方,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先驅者,而黃齊耀是20世紀的先驅者。 這位世紀老人,遭遇過歧視與不公,卻堅守著熱愛與夢想,把國畫之美傳遞給了好萊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