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愛羊脂玉的白細油潤、有人愛籽料皮色的瑰麗多彩、有人追求工藝的精湛、有人癡迷大師的作品...... 玉石的魅力、玉雕的藝術無不吸引著萬千國人的愛玉之心。一塊石頭有了工藝才有了輸出文化和價值的意義。近年來籽料的產出在下降,精品原石水漲船高,面粉貴于面包的局勢愈發嚴重,這已經完全失去了玩玉的最初意義! “細觀玉軒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復雕琢,片玉萬黃金”。玉雕自古以工藝著稱,“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也是玉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當代玉雕我們可以發現更具有欣賞性和把玩性,這都來自于玉雕師的用心設計。 思想、腦洞、創意、靈魂、技藝、抽象、寫實等等,每一個玉雕師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玉雕留皮的趣味設計。 王一卜作品 留皮,你可以理解為俏色。利用玉石表皮的色斑,配合創意設計與巧手雕刻,體現出了渾然天成的趣味性。如此,巧用料形,巧用顏色,巧施技藝,而極具感染力的作品,叫人看了也是心領神會、回味無窮! 蘇然作品 玉皮具有與玉質不一樣的觸感和色彩,雕琢設計以增加形象的生動與韻味。巧用玉皮的例子宋代之前偶然有見,但到宋代才大為發展。玉皮在二十幾年前還被當做瑕疵被切割掉,而不同了,帶皮色的玉器成了香餑餑! 玉皮設計可以分為初級、中級、高級、終極四種風格,初級就是市場很常見的俏色玉器,比如糖白玉手串、手鐲,還有一些工藝粗糙的俏色玉器。中級就是利用皮色簡單的設計造型,比如龍龜,龜蓋和龜身為兩種不同的玉色,再比如利用俏色雕刻動植物題材! 王一卜作品 高級就得好好講一下,見過王一卜作品的朋友都會被他高級的設計感震撼到,他不是設計好畫稿雕刻,而是根據皮色的深淺變化,皮色的形態瑕疵來設計主題。設計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玉合一,你仿佛置身于皮色之中,斑駁、深淺、瑕疵都被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玉在手上,稿在心中! 所謂終極就是能不雕就不雕!籽料皮色原石拍賣的天價不在少數,這足以證明有些象形籽料其自然形成的造型已盡完美,已無需人工的一筆一刀刻畫!其次就是天然的青花黑白水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它獨一無二的意境,有些青花已然設計天成,更無須動刀了! 譚飛作品 玉雕設計可繁可簡,主要還是根據玉料的情況設計。玉雕留皮一方面增添趣味觀賞性,另一方面可以突出玉料的優點更展示師傅的設計亮點。有人說,認真創作的玉雕師很帥,小編想說,認真設計的玉雕師更帥! ![]() 留皮設計不僅僅是籽料的特色,許多山料同樣可以,俄料碧玉、白玉都帶有皮色是非常好的設計素材,還有糖白玉、青海料、黃口料等等玉種都具有留皮留色的設計趣味。 ![]() 有時候靜下來想一想,玉器擺在臺面上為什么不好賣?有人詢價為什么不能成交?是題材不好嗎?是玉質太差嗎?是價格太高嗎? 大家可以留言討論一番。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