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學山 ![]() 引言 山東亨達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亨達煤業”),位于山東省寧陽縣堽城鎮工業聚集區,礦井始建于1970年,按照歷史過程可劃分為“軍礦”、“菏澤煤礦”、“亨達煤業”等三個歷史階段。目前,亨達煤業通過現代化技術改造,已成功邁入山東省30萬噸/年先進礦井行列,2015年,被列為寧陽縣首批“重點保護企業”之一,同時也是辰信礦業集團的基礎和主要骨干企業之一。 一、亨達煤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歷程 1、軍礦時期(1960-1975) 1960年7月,原華東煤田地質局122隊結合電法在茅莊地區進行綜合找煤,發現煤田。12月,物探隊電法二隊在茅莊進行電法勘探,提交電法詳查報告。1970年7月12日,濟南軍區78號文件批準高炮69師在寧陽城東北茅莊籌建小型煤窯,命名為“6179部隊寧陽煤礦”。(附圖1)9月3日,破土動工。1975年底,礦井基本建成,核定原煤生產能力為9萬噸/年。 2、菏澤煤礦時期(1976-1999) 1976年1月21日,省委、省革委、濟南軍區決定“把軍區炮兵后勤部在泰安市寧陽縣開辦的煤礦移交菏澤開采”,菏澤地委、地革委從地直和所屬10個縣抽調干部,招收工人,接管煤礦,命名“菏澤地區茅莊煤礦”。經菏澤地委批準,建立了中共菏澤地區茅莊煤礦臨時委員會,屬中型一級企業(正縣級)。建立了“山東省菏澤地區茅莊煤礦革命委員會”。直到1999年改制前,煤礦按照計劃經濟體制管理運作。組織、人事、生產、管理均為菏澤地區直接管理。 3、亨達煤業時期(1999-) 1998年11月,開始醞釀公司制改革,目的在于實現扭虧為盈。 1999年3月,實行全員持股,國有控股的形式進行改制。注冊公司名稱為“寧陽縣菏澤亨達煤業有限公司”,5月,公司正式成立,原“菏澤煤礦”遂逐步破產。 2003年9月,國有資產退出。 2005年4月,收購擴建新疆昌吉市菏澤騰達煤礦。 2006年2月,獲得寧陽縣“先進企業”稱號。10月,確定“乘風破浪”圖案為企業標志,企業文化建設全面啟動。12月,公司更名“山東亨達煤業有限公司”;60萬噸規模塊煤場改造工程啟動;與寧陽縣金生寧馨園簽訂集資建房合同;《亨達礦工報》創刊。 2007年2月,公司全面提高安全風險抵押金標準;首次實行月度工作總結匯報制度;3月,獲得寧陽縣環境保護先進單位;9日,山東華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在寧陽縣磁窯經濟技術開發區注冊成立,開始進行對外投資、咨詢業務;10日,全面啟動“和諧礦區”創建活動。12日,井下-350水平形成高壓供電系統,創公司歷史上一次性單根敷設電纜長度最高紀錄。4月,榮獲山東省煤炭工業局“煤炭工業科技創新先進單位”稱號。5月,礦井主扇風機全自動變頻調速節能改造成功并通過驗收;礦井監測系統升級改造順利完成;引進安裝礦井進風大巷風流凈化自動控制裝置和采掘工作面爆破噴霧自動控制裝置;KJ76A礦井安全檢測監控系統完成升級改造。6月,變頻改造后的礦井通風機性能順利通過省通風技術服務站測評;通過山東省煤炭工業局生產許可證辦公室組織的煤炭企業環境保護檢查驗收。8月,完成公司黨組織信息庫的采集、更新與維護。成立“山東華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源創投”),投資淮北徐樓礦業有限公司,占其股權比49%。9月,華源創投收購新疆大北礦業。10月,規范檔案管理;礦井通風能力順利通過省級核定。11月,公司機修車間建成啟用。12月,華源創投參與魯地公司借殼上市;礦居民區水井建成,員工安全飲水問題解決;根據“公平、公正”原則改革效益獎分配辦法。 2008年1月,亨達煤業辦公大樓奠基;公司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面啟動。2月,礦井主風機變頻改造成功,可實現年節電2萬度。3月,華源創投在全省發改系統財金會議上做典型發言;4月,華源創投在山東省發改委備案完成。5月,組織向四川地震災區募捐、繳納特殊黨費活動。6月,出臺《總經理特別獎勵基金管理辦法》,每年拿出50萬元用于企業文化建設和做出特殊貢獻的人才。7月,電煤供應方面典型事跡被寧陽縣電視臺報道。10月,新澡堂竣工啟用。12月,亨達煤業被評為“山東省安全程度評估A級礦井”。 2009年1月,榮獲泰安市局“安全生產”、“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質量標準化和雙基建設”先進單位;三級猴車機頭硐室開工。“山東華源創投經濟研究中心”在山東經濟學院區域經濟研究院成立。2月,培訓中心建成啟用;工業廣場綠化工程設計施工。3月,三級猴車通過驗收,全員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法”;協同辦公OA系統啟用;新倉庫建成。4月,完成礦區供電改造。5月,公司推行月度述職報告制度取代單位總結制度。辦公樓建成啟用。投資的鄆城高莊井田首采區三維地震勘探報告通過專家評審。6月,成立山東辰信礦業有限公司。8月,華源創投參加山東省商務廳組織的百名企業赴新疆烏洽會。9月,出臺《職業病防治規劃》;管理人員集中學習《突破人才制約途徑》。11月,《員工手冊》出版發行。12月,辰信新煤場建成,儲煤能力60萬噸。 2010年3月,集中建設井下安全文化長廊;公司領導人參加加拿大礦業PDAC大會;全員進行《新主人翁精神》培訓。4月,新煤場化驗室建成。5月,啟動人才培養“千英規劃”;推廣“白國周班組管理法。“山東辰信物資有限公司”成立,完成包括亨達煤業在內的各公司的并購和變更。出臺寧馨園員工集中分房方案。7月,新型注塑機投入使用;采面爆破噴霧裝置試制成功。8月,與菏澤市科技局就聚甲氧基二甲醚(DMMn)項目合作問題進行研討,成立“山東辰信新能源有限公司”。11月,對管理人員進行年度測評,人才戰略全面實施。召開辰信集團成立動員大會。12月,大北煤礦主副風井順利貫通。 2011年1月,“辰信礦業集團”完成名稱變更,登記注冊完成。2月,集團LOGO征集設計完成,“注力未來”為呼號。(附圖2)3月,集團文化宣傳冊編輯完成;集團推出20項重點工作。3月,亨達煤業出臺《關于文明衛生管理的規定》,著力創建文明衛生、整潔優美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集團實施股權激勵。4月,大北煤礦中央變電所和中央泵房貫通。亨達煤業礦區規劃平面設計工作完成;三級猴車通過泰安市局驗收。菏澤辰信新能源萬噸/年DMMn工業示范裝置項目列入菏澤市技術創新提升重大專項立項名單,進入首期工程施工階段。5月,集團管理人員進行《與企業共命運》培訓學習。騰達煤礦首采工作面撤按完成。大北煤礦實現副井中央泵房與管子道貫通。6月,亨達煤業泵房自動化改造完成,實現了無人值守;實現地面恒壓供水。大北煤礦煤場整修完成。7月,集團出臺員工子女升學獎勵政策。大北煤礦購進綜采設備。菏澤新能源廠界測量、定點埋樁。亨達煤業進行棚戶區改造。8月,集團、亨達召開股東會,通過股權激勵方案。亨達煤業榮獲全省煤礦安全宣傳先進單位。9月,在全省創業投資的專家評審答辯會上,華源創投取得了全省第3名的成績。寧陽寧馨園職工住房小區首批入住。大北礦宿舍樓落成啟用。10月,大北礦井底煤倉、提升運輸系統安裝完工。亨達煤業開通至寧陽班車。11月,集團參加第二屆北京年度國際礦業金融和資本市場大會。12月,華源創投股東變更,辰信集團增資。辰信新能源辦公樓、樁基動工。亨達煤業《安全避險六大系統》方案設計通過檢查。大北礦首采工作面切眼順利貫通。 2012年1月,《辰信集團》創刊,《亨達礦工報》停刊。2月,亨達煤業向鄆城縣政府提交《關于高莊煤田開發建設的思路》。山東祥豐礦業與范縣人民政府舉行總投資80億元鹽化工項目簽約儀式。北斗資源投資有限公司成立。集團與泰安建行簽約進行戰略銀企合作。3月,北斗資源多倫多辦事處成立。騰達礦對管理人員進行民主評議;榮獲昌吉州“安全生產煤礦”、“先進煤礦”、“安全監控煤礦”和“安全生產先進企業”4項榮譽。集團設置企管處、綜合處和計財處3個內部機構。4月,大北礦業組織造林活動,植樹1700棵。亨達煤業完成新洗煤機更換,提高功效;-320米探煤巷貫通;新餐廳大樓開工建設。5月,北斗資源全資子公司北斗國際投資公司于溫哥華注冊成立。集團展廳動工建設。大北礦綜采設備安裝一次性成功,101首個綜采面進入試生產。亨達煤業完成高莊煤田探礦權轉讓。6月,北斗資源金邊辦事處成立。企業領導人被評為山東省優秀企業家,事跡在《企業界》刊登。7月,亨達煤業對亨達線、菏礦線進行改造,保證了雙回路供電。國土資源部以國土資儲備字【2012】112號文件,同意鄆城高莊井田礦產資源儲量備案。標志著鄆城高莊礦井勘探階段全部完成,將進入前期手續辦理和開發建設階段。天津大學到辰信新能源考察訪問。30日,按照省煤炭局“30萬噸以下煤礦8月底前停產整頓”緊急通知要求,亨達煤業開始停產整頓。8月,亨達棚改住房6、7號樓交付使用。120多戶居民完成首批入住。菏澤市科技局邀請專家組對新能源“1萬噸/年聚甲氧基二甲醚工業示范裝置”項目驗收。9月,鄆城高莊礦井60萬噸可行性研究方案研討會在亨達舉行,方案委托煤炭工業濟南設計研究院編制。徐樓鐵礦借殼ST泰復成功上市,華源創投為第二大股東。10月,員工餐廳落成啟用。11月,加拿大溢金谷資源公司董事長兼CEO Craig Robson 先生到訪亨達煤業。12月,集團赴中能鑫協公司考察學習;多功能會議廳啟用。亨達煤業通過泰安市局四項考核,結果均為一級。 2013年1月,集團戰略規劃委員會成立。亨達325溜子道貫通。2月,集團公司全員開始統一著裝;設立8個部門。菏澤正信擔保公司開始業務啟動。3月,辰信新能源萬噸實驗裝置試車。亨達煤業開始形式工作周報制度。4月,辰信大學啟用。集團官方網站開通。集團領導人被評為山東省勞動模范。5月,哈密礦務局勘察設計院、完成了大北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專項設計、并通過了上級主管部門審核、批復。亨達煤業現代化洗煤廠建成。山東發改委考察華源創投。6月,華源收回遠普光學的全部投資。辰信新能源300單元成功開車,生產合格產品,標志著該項研究已具備世界領先水平。亨達煤業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通過泰安市局驗收。7月,吉林省池南區、和龍市兩地考察團來集團進行項目合作考察交流。亨達煤業出臺《小區物業管理規定》。8月,《中國化工報》頭版頭條刊登菏澤新能源新聞《萬噸級甲醇制DMM3-8裝置投產》。市委書記于曉明批示加大宣傳力度;辰信新能源申報山東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9月,亨達煤業規范接待管理。菏澤新能源位列菏澤市招商引資和大項目建設突出位置;三聚甲醛反應器停車,生產的三聚甲醛純度達99%以上,各項指標完全符合標準。騰達運輸大巷修復完成,標志機械改造工作正式步入正軌。11月,戰略經營研修班在辰信大學開班。辰信新能源申報專利16項,全部受理。12月,大北礦通過環保廳、市、縣環保局等部門進行驗收。辰信新能源一期工程環境檢測現場工作、安全竣工驗收報告計劃編制完成。濟南總部辦公樓完成招投標。 2014年1月,集團成立資金預算管理小組,對資金預算工作進行規范統籌管理。華源創投所持泰復股份解禁。2月,大北礦副井搶排管路開始安裝。匯人達《戰略綜合經營》研修班結束。亨達煤業礦井優化升級工程開工。4月,騰達礦進行剝山體工作。亨達煤業2號供電線路順利完成上線。5月,集團召集亨達煤業、新能源、北斗主要負責人及財務相關人員,召開集團資金預算專項會議,研究探討集團資金困境及解決途徑。 6月,騰達礦生活區施工建設完成線路安裝。亨達煤業股權由集團接手,個人股權退出。騰達礦復工,成為昌吉市最早恢復生產的技改礦井。7月,辰信新能源安全生產許可證辦理完成。亨達煤業改進班前會工作法。8月,集團首次召開各公司述職報告會。亨達煤業學習西周煤礦“五級管理體系”。騰達礦皮帶長廊工程順利竣工。 2015年3月,集團濟南總部揭牌。4月,公司出臺《員工文明行為規范》。5月,亨達煤業推行內部辦公信息系統;首個機械化采面開始切眼;提升運輸系統試運行。辰信新能源在齊魯股權交易中心掛牌。7月,辰信新能源列入第二批菏澤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6強。8月,亨達煤業列入寧陽縣首批重點保護企業名單;完成井下集控安裝。9月,全集團實行開源節流活動。10月,騰達礦35千伏大電建設完成,實現全線貫通。亨達煤業通過35萬噸/年礦井生產能力省級核查。 2016年3月,山東辰信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百萬噸煤粉項目一期工程開工。 ![]() 二、亨達煤業轉型升級拓展發展空間的經驗 亨達煤業從一個年產9萬噸的小煤礦,逐步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區域內較有影響的綜合礦業集團,其成功經驗是多方面的。這里,僅就自身礦井通過技改實現優化升級方面進行總結,其他關聯企業暫不詳述。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魯政辦發[2011]67號)出臺后,公司積極著手進行礦井系統升級改造,在各級部門和領導的關心支持下,企業按照相關規范要求,對礦井提升運輸、采煤機械化、供電系統、通風系統和排水系統進行逐項升級改造,于2015年5月底前井上下裝備系統現場改造全部竣工,實現聯合試運轉。礦井技術改造累計投資8000余萬元。目前礦井已經順利通過山東省煤炭局生產能力30萬噸/年核定驗收。主要做法是: 1、圍繞“一條主線”,科學制定系統改造方案 為確保礦井的生存發展,公司根據省政府67號文件要求,按照技改礦井規范程序做了大量工作,通過認真研究,征求上級部門領導和專家意見,確定了“采掘運”機械化改造方案,通過生產能力核定的方式實現礦井升級改造。圍繞這一主線,立足礦井實際,經反復論證,最終確定對主井提升系統、采煤機械化、供電系統、排水系統、通風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地面工業場地重新規劃調整改造的方案。 2、破解“兩項難題”,協調奮進向科技要質量 方案確定后,經反復研究,公司認為,要想完成礦井技改升級,提高綜合能力目的,必須首先破解兩個難題,一個是解決好主提升井的選址問題,一個是如何順利過流沙層的問題。在主提升井選址問題上,廣泛征求專家論證意見,切合公司實際,最終決定在原工業廣場內新建一處主斜井,這也是整個技改升級工程中工期最長、投資最大的重點工程。為了真正打造出精品工程,公司加強與設計、監理、施工三方的密切配合,以提升系統改造為整個工程的“牛鼻子”,倒排工期,強化配合,科學組織,實時監控調度,結合隊伍自身特點,選調精干力量,重點攻堅特殊工程,合理編排施工計劃,讓每一項工程都做到互不影響,相互銜接,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并積極配合新汶礦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實施工程質量監督。 在工程建設中,公司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工藝,縝密論證,多方配合,采取水泥帷幕處理技術,現場架設工字鋼棚加強支護,合力解決了如何順利經過流沙層的難題,保證了該項工程的一次性成功。 3、緊扣“三大環節”,確保礦井改造穩步推進 單項工程技術升級、聯合試運轉、核能驗收是整個技改工程的三大環節。為了確保建成“精品工程”,公司緊扣單項工程建設三大環節,明確思路,細化目標,采取以系統改造統籌全局,對采煤機械化、供電系統、排水系統、通風系統同步實施技術升級改造,各項改造倒排工期,強化配合,科學組織,實時監控調度,并實行各項技改升級月調度制度,全面提升系統改造工作進度。在保證改造工程按計劃實施的基礎上,積極與行業管理部門對接,掌控工作節點,把握改造程序。一是工程質量認證,將質量與進度緊密結合,工程竣工后一次性通過了質量認證;二是聯合試運轉,工程施工完成后,立即編制聯合試運轉方案、方案批準后,進入聯合試運轉階段,期間,全面觀察、磨合、調試系統試運轉情況,遞交聯合試運轉總結報告,提送竣工驗收報告,細化、整改存在的問題;三是集中核能驗收,在各項工作任務完成后,報請礦井生產能力核定驗收。 通過緊扣各個工作環節,積極與行業部門協調對接,使工程施工、質量認證、聯合試運轉、竣工驗收各環節緊密相扣、節節相連,提高了工作效率,鍛煉隊伍,提高了素質,為礦井生產能力核定打下了基礎、提供了保障。 4、練成“四項硬功”,實現企業持續發展目的 機械化、系統化裝備水平是礦井綜合實力的體現,是確保礦井健康、穩定發展的硬指標,是提高礦井抗風險能力的有效途徑。公司結合礦井實際,突出重點,著眼長遠,高標準,高起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1)管理標準化。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足管理人員,落實各類培訓。二是加強安全管理和質量標準化建設,形成帶班礦領導、科室及工區管理干部、當班安全員、帶班副區長、班組長“五位一體”的現場管理模式;三是堅持以質量保安全,以質量促生產,上安全崗干標準活,為核能改造提供了堅實保障。四是加大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力度,充分發揮生產調度指揮中心職能,實施辦公OA自動化系統。 2)采掘機械化。系統改造前采用炮采、炮掘工藝,生產成本高、工人勞動強度大、工效低,公司在對現場進行充分調查論證基礎上,裝備了一個綜采工作面,提高了礦井采掘工作面機械化程度和生產能力。機采面配備液壓支架ZY2400/18/28型66架,雙滾筒采煤機MG150/368-WD型一臺, SGZ630/264型刮板輸送機一部。聯合試運轉以來,機械化改造成效顯著,極大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提高了勞動工效,井下作業環境以及企業綜合競爭力得到有效保障。 3)運輸皮帶化。采煤工效的提高必然造成提升運輸壓力的增大,公司在改造采煤工藝的同時,對主井提升系統進行了改造,地面建設主井井口房、原煤輸送棧橋、新建主斜井,集中運輸巷、新建井底煤倉、給煤機硐室,主運輸系統由軌道運輸改為皮帶運輸,安裝3部膠帶運輸機,單部運輸能力達100t/h,實現了煤流運輸連續化,礦井運輸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4)礦區生態化。在系統改造的同時,公司對地面工業場地也進行了整體規劃。新建皮帶長廊、機電車間、硬化地面工業廣場,按照生產需要設備存放區重新劃分布局;新建職工公寓、澡堂、餐廳,美化了職工生產生活環境,整個工業廣場煥然一新,企業面貌大幅提升。 ![]() 三、亨達煤業逆境求強成功模式的幾點啟示 中小煤礦如何在艱難環境下脫困求強,向來是一個普遍關注的新課題。公司在礦井升級改造過程中,大膽實踐,科學探索,利用自己積累的經驗,終于探索出了一條30萬噸以下小型煤礦通過“采掘運”機械化改造實現擴能升級的路子,形成了一套較為成功的實踐模式。綜合過去,公司得出“五點體會”可資借鑒。 一是必須科學準確把握政策,抓住機遇,不等不靠。國家對于小煤礦嚴格管理無疑是正確的,但其出發點并非采用一刀切式的予以關閉,而是區別對待。對于基礎較好,具備條件,并有能力經改造后實現安全發展的目的礦井,國家還是給予發展機會的,這個機遇必須要善加利用,緊緊抓住;二是全員上下必須目光遠大,同舟共濟,必須具有背水一戰的勇氣和毅力。三是必須依靠政府和行業部門的關心支持,這是公司工作得以高效推進的重要保障;四是建設、設計、施工、驗收等各方務必保持團結協作,積極配合,這是技改工程得以順利推進的關鍵;五是充分發揮全員職工的主觀能動性,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在高標準、嚴要求中順利完成。 ![]() 四、結語 正如企業主要負責人所經常強調的那樣,類似于亨達煤業這樣的小型煤礦,由于先天發展條件惡劣,又不具有國有大型企業所具備的政策優勢,所以要想經得住市場風浪的沖擊,任何幻想依靠外力解決自己生存乃是發展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也注定要失敗的。相反,要想解決自身圖存求強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依靠自己。“求人不如求己”,同時公司上下務必樹立“背水一戰”的勇氣,尤其是管理人員更要人人敢于擔當,知難奮進。愈挫彌堅。亨達煤業看似山窮水盡,但最后殺出血路,絕處逢生。經驗可以總結千條萬條,最根本的也是最核心的一條就是一定樹立自己的核心文化,用“愛人”達到立身,憑“實干”興起大業。只有思想解放了,觀念更新了,破解企業發展困局的鑰匙才能找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