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三絕句》唐朝·杜甫 其一 楸樹馨香倚釣磯,斬新花蕊未應飛。 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 其二 門外鸕鶿去不來,沙頭忽見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須來一百回。 其三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人行。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222.《豐樂亭游春三首》宋朝·歐陽修 綠樹交加山鳥啼,晴風蕩漾落花飛。 鳥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歸。 春云淡淡日輝輝,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籃輿酩酊插花歸。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223.《營州歌》唐朝·高適 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 224.《橫塘》宋朝·范成大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225.《聞鷓鴣》清朝·尤侗 鷓鴣聲里夕陽西,陌上征人首盡低。遍地關山行不得,為誰辛苦盡情啼? 226.《與小女》唐朝·韋莊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227.《七夕二首·其二》清朝·德容 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最傷今夜離愁曲,遙對天涯愈斷腸。 228.《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宋朝·蘇軾 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人間斤斧日創夷,誰見龍蛇百尺姿。不是溪山成獨往,何人解作掛猿枝。 229.《對酒》近現代·秋瑾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230.《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唐朝·柳宗元 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231.《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唐朝·岑參 酒泉太守能劍舞,高堂置酒夜擊鼓。胡笳一曲斷人腸,座上相看淚如雨。琵琶長笛曲相和,羌兒胡雛齊唱歌。渾炙犁牛烹野駝,交河美酒歸叵羅。三更醉后軍中寢,無奈秦山歸夢何。 232.《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唐朝·張說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233.《初夏游張園》宋朝·戴復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234.《春暮西園》明朝·高啟 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 235.《題春江漁父圖》元朝·楊維楨 一片青天白鷺前,桃花水泛住家船。呼兒去換城中酒,新得槎頭縮項鯿。 236.《楊柳》唐朝·汪遵 亞夫營畔柳濛濛,隋主堤邊四路通。攀折贈君還有意,翠眉輕嫩怕春風。 237.《詠北海》唐朝·汪遵 漢臣曾此作縲囚,茹血衣毛十九秋。鶴發半垂龍節在,不聞青史說封侯。 238.《江上》清朝·王士禎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白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239.《新晴》宋朝·劉攽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240.《悼楊銓》近現代·魯迅 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241.《重送裴郎中貶吉州》唐朝·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242.《秋閨思二首》唐朝·張仲素 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螀淚濕衣。夢里分明見關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天一夜靜無云,斷續鴻聲到曉聞。欲寄征衣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 243.《州橋》宋朝·范成大 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御路也。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244.《詠昭君》唐朝·汪遵 漢家天子鎮寰瀛,塞北羌胡未罷兵。猛將謀臣徒自貴,蛾眉一笑塞塵清。 245.《聊城》唐朝·汪遵 刃血攻聊已越年,竟憑儒術罷戈鋋。田單漫逞燒牛計,一箭終輸魯仲連。 246.《彭澤》唐朝·汪遵 鶴愛孤松云愛山,宦情微祿免相關。栽成五柳吟歸去,漉酒巾邊伴菊閑。 247.《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唐朝·杜甫 其一祿山作逆降天誅,更有思明亦已無。洶洶人寰猶不定,時時斗戰欲何須。其二社稷蒼生計必安,蠻夷雜種錯相干。周宣漢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其三喧喧道路多歌謠,河北... 248.《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宋朝·陸游 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塵到兩京。扈蹕老臣身萬里,天寒來此聽江聲! 249.《渡易水》明朝·陳子龍 并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 250.《富春至嚴陵山水甚佳》清朝·紀昀 濃似春云淡似煙,參差綠到大江邊。斜陽流水推篷坐,翠色隨人欲上船。 251.《春水生二絕》唐朝·杜甫 二月六夜春水生,門前小灘渾欲平。鸕鶿鸂鶒莫漫喜,吾與汝曹俱眼明。一夜水高二尺強,數日不可更禁當。南市津頭有船賣,無錢即買系籬旁。 252.《江上》宋朝·葛天民 連天芳草雨漫漫,贏得鷗邊野水寬。花欲盡時風撲起,柳綿無力護春寒。 253.《丹陽送韋參軍》唐朝·嚴維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254.《浣紗女》唐朝·王昌齡 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 255.《一字詩》五代·陳沆 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256.《城東早春》唐朝·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257.《漁父》唐朝·汪遵 棹月眠流處處通,綠蓑葦帶混元風。靈均說盡孤高事,全與逍遙意不同。 258.《田家》宋朝·歐陽修 綠桑高下映平川,賽罷田神笑語喧。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259.《別滁》宋朝·歐陽修 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 260.《石榴》唐朝·李商隱 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 261.《夢回》宋朝·林景熙 夢回荒館月籠秋,何處砧聲喚客愁。深夜無風蓮葉響,水寒更有未眠鷗。 262.《巴陵贈賈舍人》唐朝·李白 賈生西望憶京華,湘浦南遷莫怨嗟。圣主恩深漢文帝,憐君不遣到長沙。 263.《嘆花》唐朝·杜牧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264.《有感》唐朝·李商隱 非關宋玉有微辭,卻是襄王夢覺遲。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 265.《溪上遇雨二首》唐朝· 崔道融 回塘雨腳如繅絲,野禽不起沈魚飛。耕蓑釣笠取未暇,秋田有望從淋漓。坐看黑云銜猛雨,噴灑前山此獨晴。忽驚云雨在頭上,卻是山前晚照明。 266.《題長安壁主人》唐朝·張謂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 267.《三月過行宮》唐朝·李賀 渠水紅繁擁御墻,風嬌小葉學娥妝。垂簾幾度青春老,堪鎖千年白日長。 268.《重別李評事》唐朝·王昌齡 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 269.《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唐朝·杜甫 其一祿山作逆降天誅,更有思明亦已無。洶洶人寰猶不定,時時斗戰欲何須。其二社稷蒼生計必安,蠻夷雜種錯相干。周宣漢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其三喧喧道路多歌謠,河北... 270.《禾熟》宋朝·孔平仲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 271.《重陽席上賦白菊》唐朝·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272.《蠶婦》唐朝·來鵠 曉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時節不閑身。若教解愛繁華事,凍殺黃金屋里人。 273.《中秋聞笛》宋朝·朱淑真 誰家橫笛弄輕清,喚起離人枕上情。自是斷腸聽不得,非干吹出斷腸聲。 274.《報載患腦炎戲作》近現代·魯迅 橫眉豈奪蛾眉冶,不料仍違眾女心。詛咒而今翻異樣,無如臣腦故如冰。 275.《北固山看大江》清朝·孔尚任 孤城鐵甕四山圍,絕頂高秋坐落暉。眼見長江趨大海,青天卻似向西飛。 276.《雨后池上》宋朝·劉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277.《山家》元朝·劉因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怪見溪童出門望,雀聲先我到山家。 278.《邊詞》唐朝·張敬忠 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279.《答客誚》近現代·魯迅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280.《論詩·只眼須憑自主張》清朝·趙翼 只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菀漫雌黃。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281.《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宋朝·黃庭堅 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282.《巴陵夜別王八員外 》唐朝·賈至 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后到三湘。世情已逐浮云散,離恨空隨江水長。 283.《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唐朝·李商隱 偷桃竊藥事難兼,十二城中鎖彩蟾。應共三英同夜賞,玉樓仍是水精簾。 284.《書河上亭壁》宋朝·寇準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285.《賦得雞》唐朝·李商隱 稻粱猶足活諸雛,妒敵專場好自娛。可要五更驚曉夢,不辭風雪為陽烏。 286.《鳥》唐朝·白居易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287.《別老母》清朝·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288.《渡黃河》清朝·宋琬 倒瀉銀河事有無,掀天濁浪只須臾。人間更有風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 289.《三月晦日偶題》宋朝·秦觀 節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290.《江上》宋朝·董穎 萬頃滄江萬頃秋,鏡天飛雪一雙鷗。摩挲數尺沙邊柳,待汝成陰系釣舟。 291.《存歿口號二首》唐朝·杜甫 其一席謙不見近彈棋,畢曜仍傳舊小詩。玉局他年無限笑,白楊今日幾人悲。其二鄭公粉繪隨長夜,曹霸丹青已白頭。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間不解重驊騮。 292.《臨平道中》宋朝·道潛 風蒲獵獵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滿汀州。 293.《贈宇文中丞》唐朝·王昌齡 欲構中天正急材,自緣煙水戀平臺。人間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啟事來。 294.《月夜》唐朝·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295.《雨晴》唐朝·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296.《雨晴至江渡》唐朝·柳宗元 江雨初晴思遠步,日西獨向愚溪渡。渡頭水落村徑成,撩亂浮槎在高樹。 297.《已涼》唐朝·韓偓 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血屏風畫折枝。八尺龍須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298.《江上秋夜》宋朝·道潛 雨暗蒼江晚未晴,井梧翻葉動秋聲。樓頭夜半風吹斷,月在浮云淺處明。 299.《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宋朝·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300.《天平山中》明朝·楊基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301.《塞上曲送元美》明朝·李攀龍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斷接長安。城頭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馬上看。 302.《秣陵懷古》清朝·納蘭容若 山色江聲共寂寥,十三陵樹晚蕭蕭。中原事業如江左,芳草何須怨六朝。 303.《山中雪后》清朝·鄭板橋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睛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304.《山行》清朝·姚鼐 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睛。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 305.《春愁》清朝·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306.《代父送人之新安》明朝·陸娟 津亭楊柳碧毿毿,人立東風酒半酣。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過江南。 307.《山行留客》唐朝·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308.《早春》宋朝·白玉蟾 南枝才放兩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淡淡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 309.《秋浦途中》唐朝·杜牧 蕭蕭山路窮秋雨,淅淅溪風一岸蒲。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無。 310.《菊花》唐朝·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311.《王元章倒枝梅畫》明朝·徐渭 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復寫拂云枝。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 312.《野望》宋朝·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313.《無題二首》近現代·魯迅 大江日夜向東流,聚義群雄又遠游。六代綺羅成舊夢,石頭城上月如鉤。雨花臺邊埋斷戟,莫愁湖里余微波。所思美人不可見,歸憶江天發浩歌。 314.《寫情》唐朝·李益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315.《落花》宋朝·朱淑真 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 316.《初夏》宋朝·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317.《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唐朝·李白 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為燕鶩池。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凈胡沙。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獵獵過尋陽。... 318.《七夕二首·其一》清朝·德容 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 319.《五月十九日大雨》明朝·劉基 風驅急雨灑高城,云壓輕雷殷地聲。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 320.《送宇文六》唐朝·常建 花映垂楊漢水清,微風林里一枝輕。即今江北還如此,愁殺江南離別情。 321.《漫成一首》唐朝·杜甫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322.《鶯梭》宋朝·劉克莊 擲柳遷喬太有情,交交時作弄機聲。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 323.《春雁》明朝·王恭 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 324.《古別離》唐朝·韋莊 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325.《楊柳枝詞》唐朝·白居易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326.《題君山》唐朝·雍陶 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327.《無題二首》近現代·魯迅 故鄉黯黯鎖玄云,皓齒吳娃唱柳枝。歲暮何堪再惆悵,且持卮酒食河豚。皓齒吳娃唱柳枝,酒闌人靜暮春時。無端舊夢驅殘醉,獨對燈陰憶子規。 ? 328.《送增田涉君歸國》近現代·魯迅 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卻折垂楊送歸客,心隨東棹憶華年。 329.《別諸弟三首·庚子二月》近現代·魯迅 謀生無奈日奔馳,有弟偏教各別離。最是令人凄絕處,孤檠長夜雨來時。還家未久又離家,日暮新愁分外加。夾道萬株楊柳樹,望中都化斷腸花。從來一別又經年,萬里長風送客船。... 330.《柳枝詞》宋朝·鄭文寶 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331.《襄邑道中》宋朝·陳與義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 332.《春夜》宋朝·王安石 金爐香燼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333.《到秋》唐朝·李商隱 扇風淅瀝簟流離,萬里南風滯所思。守到清秋還寂寞,葉丹苔碧閉門時。 334.《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唐朝·李商隱 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335.《過景陵》唐朝·李商隱 武皇精魄久仙升,帳殿凄涼煙霧凝。俱是蒼生留不得,鼎湖何異魏西陵。 336.《趙將軍歌》唐朝·岑參 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將軍縱博場場勝,賭得單于貂鼠袍。 337.《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唐朝·劉長卿 萬里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云西。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 338.《馬上作》明朝·戚繼光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邊草 一作:邊月)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339.《鄉思》宋朝·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340.《清明夜》唐朝·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341.《詠銅雀臺》唐朝·汪遵 銅雀臺成玉座空,短歌長袖盡悲風。不知仙駕歸何處,徒遣顰眉望漢宮。 342.《宮怨》唐朝·司馬札 柳色參差掩畫樓,曉鶯啼送滿宮愁。年年花落無人見,空逐春泉出御溝。 343.《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唐朝·盧汝弼 春風昨夜到榆關,故國煙花想已殘。少婦不知歸不得,朝朝應上望夫山。盧龍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蕪曉不飛。鄉國近來音信斷,至今猶自著寒衣。八月霜飛柳半黃,蓬根吹斷雁南翔。... 344.《早行》宋朝·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345.《贈畫師》近現代·魯迅 風生白下千林暗,霧塞蒼天百卉殫。愿乞畫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346.《初夏淮安道中》元朝·薩都剌 魚蝦潑潑初出網,梅杏青青已著枝。滿樹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過準時。 347.《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朝·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348.《澠池》唐朝·汪遵 西秦北趙各稱高,池上張筵列我曹。何事君王親擊缶,相如有劍可吹毛。 349.《無題·一支清采妥湘靈》近現代·魯迅 一支清采妥湘靈,九畹貞風慰獨醒。無奈終輸蕭艾密,卻成遷客播芳馨。 350.《贈蓬子》近現代·魯迅 驀地飛仙降碧空,云車雙輛挈靈童。可憐蓬子非天子,逃去逃來吸北風。 351.《贈日本歌人》近現代·魯迅 春江好景依然在,遠國征人此際行。莫向遙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352.《汴京紀事》宋朝·劉子翚 輦轂繁華事可傷,師師垂老過湖湘。縷衣檀板無顏色,一曲當時動帝王。 353.《詠東海》唐朝·汪遵 漾舟雪浪映花顏,徐福攜將竟不還。同作危時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灘。 354.《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唐朝·李商隱 暫憑尊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唯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為報行人休折盡,半留相送半迎歸。 355.《詠牡丹》宋朝·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356.《過垂虹》宋朝·姜夔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357.《泛海》明朝·王守仁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 358.《三月晦日贈劉評事》唐朝·賈島 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鐘猶是春。 359.《詠南陽》唐朝·汪遵 陸困泥蟠未適從,豈妨耕稼隱高蹤。若非先主垂三顧,誰識茅廬一臥龍。 360.《農家望晴》唐朝·雍裕之 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白發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云開。 361.《過許州》清朝·沈德潛 到處陂塘決決流,垂楊百里罨平疇。行人便覺須眉綠,一路蟬聲過許州。 362.《龍標野宴》唐朝·王昌齡 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 363.《春寒》宋朝·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364.《淮村兵后》宋朝·戴復古 小桃無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晚鴉。幾處敗垣圍故井,向來一一是人家。 365.《登崖州城作》唐朝·李德裕 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 366.《汨羅遇風》唐朝·柳宗元 南來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門自有期。為報春風汨羅道,莫將波浪枉明時。 367.《塞上聽吹笛》唐朝·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368.《過磧》唐朝·岑參 黃沙磧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為言地盡天還盡,行到安西更向西。 369.《畫雞》明朝·唐寅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370.《送韓侍御之廣德》唐朝·李白 昔日繡衣何足榮,今宵貰酒與君傾。暫就東山賒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371.《三江小渡》宋朝·楊萬里 溪水將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篙開。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 372.《涼州詞》唐朝·薛逢 昨夜蕃兵報國仇,沙州都護破涼州。黃河九曲今歸漢,塞外縱橫戰血流。 373.《東還》唐朝·李商隱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長夢采華芝。秋風動地黃云暮,歸去嵩陽尋舊師。 374.《元夕無月》清朝·丘逢甲 滿城燈市蕩春煙,寶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鰲仙有淚,神山淪沒已三年!三年此夕月無光,明月多應在故鄉。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375.《一片》唐朝·李商隱 一片瓊英價動天,連城十二昔虛傳。良工巧費真為累,楮葉成來不直錢。 376.《煎鹽絕句》清朝·吳嘉紀 白頭灶戶低草房,六月煎鹽烈火旁。走出門前炎日里,偷閑一刻是乘涼。 377.《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還》唐朝·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還,定遠何須生入關。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378.《夜坐》宋朝·張耒 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 379.《納涼》宋朝·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380.《數日》宋朝·趙師秀 數日秋風欺病夫,盡吹黃葉下庭蕪。林疏放得遙山出,又被云遮一半無。 381.《院中獨坐》元朝·虞集 何處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總關情。無端繞屋長松樹,盡把風聲作雨聲。 382.《答盧鄴》唐朝·良乂 風泉只向夢中聞,身外無馀可寄君。當戶一輪惟曉月,掛檐數片是秋云。 383.《辭南平鐘王召》唐朝·耽章 摧殘枯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樵客見之猶不采,郢人何事苦搜尋。 384.《春怨》唐朝·李白 白馬金羈遼海東,羅帷繡被臥春風。落月低軒窺燭盡,飛花入戶笑床空。 385.《言志》明朝·唐寅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386.《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朝·李攀龍 青楓颯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迷。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387.《詠荔枝》明朝·丘浚 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一種天然好滋味,可憐生處是天涯。 388.《春日雜詠》明朝·高珩 青山如黛遠村東,嫩綠長溪柳絮風。鳥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戀小庭中。 389.《山房春事》唐朝·岑參 【其一】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游蜂亂入房。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其二】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390.《喜晴》宋朝·范成大 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391.《夏日雜詩》清朝·陳文述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392.《題文與可畫竹》元朝·柯九思 湖州放筆奪造化,此事世人那得知。跫然何處見生氣?仿佛空庭月落時。 393.《春思》宋朝·方岳 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枊外行。與燕作泥蜂釀蜜,才吹小雨又須晴。 394.《晚春·其二》唐朝·韓愈 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閑撩亂走空園。 395.《寄惱韓同年二首》唐朝·李商隱 簾外辛夷定已開,開時莫放艷陽回。年華若到經風雨,便是胡僧話劫灰。龍山晴雪鳳樓霞,洞里迷人有幾家。我為傷春心自醉,不勞君勸石榴花。 396.《妓席暗記送同年獨孤云之武昌》唐朝·李商隱 疊嶂千重叫恨猿,長江萬里洗離魂。武昌若有山頭石,為拂蒼苔檢淚痕。 397.《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唐朝·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398.《江行》唐朝·魚玄機 大江橫抱武昌斜,鸚鵡洲前戶萬家。畫舸春眠朝未足,夢為蝴蝶也尋花。 399.《口號吳王美人半醉》唐朝·李白 風動荷花水殿香,姑蘇臺上宴吳王。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 400.《題雍丘崔明府丹灶》唐朝·李白 美人為政本忘機,服藥求仙事不違。葉縣已泥丹灶畢,瀛洲當伴赤松歸。先師有訣神將助,大圣無心火自飛。九轉但能生羽翼,雙鳧忽去定何依。 401.《五松驛》唐朝·李商隱 獨下長亭念過秦,五松不見見輿薪。只應既斬斯高后,尋被樵人用斧斤。 402.《過鄭廣文舊居》唐朝·李商隱 宋玉平生恨有馀,遠循三楚吊三閭。可憐留著臨江宅,異代應教庾信居。 403.《贈白道者》唐朝·李商隱 十二樓前再拜辭,靈風正滿碧桃枝。壺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壺中傷別離。 404.《戲為六絕句·其二》唐朝·杜甫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405.《竹枝詞·瞿塘峽口水煙低》唐朝·白居易 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一時啼。 406.《送李少府時在客舍作》唐朝·高適 相逢旅館意多違,暮雪初晴候雁飛。主人酒盡君未醉,薄暮途遙歸不歸。 407.《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唐朝·岑參 漢將承恩西破戎,捷書先奏未央宮。天子預開麟閣待,只今誰數貳師功。官軍西出過樓蘭,營幕傍臨月窟寒。蒲海曉霜凝馬尾,蔥山夜雪撲旌竿。鳴笳疊鼓擁回軍,破國平蕃昔未聞。... 408.《塞上曲二首》唐朝·戴叔倫 軍門頻納受降書,一劍橫行萬里馀。漢祖謾夸婁敬策,卻將公主嫁單于。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409.《送客貶五溪》唐朝·韓翃 南過猿聲一逐臣,回看秋草淚沾巾。寒天暮雪空山里,幾處蠻家是主人。 410.《楚宮怨二首·其一》唐朝·李涉 十二山晴花盡開,楚宮雙闕對陽臺。細腰爭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來。 411.《詠方廣詩》唐朝·李白 圣寺閑棲睡眼醒,此時何處最幽清?滿窗明月天風靜,玉磬時聞一兩聲。 412.《上歸州刺史代通狀二首》唐朝·懷浚 家在閩山西復西,其中歲歲有鶯啼。如今不在鶯啼處,鶯在舊時啼處啼。家在閩山東復東,其中歲歲有花紅。而今不在花紅處,花在舊時紅處紅。 413.《鸚鵡》唐朝·來鵠 色白還應及雪衣,嘴紅毛綠語仍奇。年年鎖在金籠里,何似隴山閑處飛。 414.《三十年來尋劍客》唐朝·志勤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415.《對月寓懷》清朝·曹雪芹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416.《九絕為亞卿作·君去東山踏亂云》宋朝·韓駒 君去東山踏亂云,后車何不載紅裙?羅衣浥盡傷春淚,只有無言持送君。 417.《云居山詠二首》明朝·常慧 半肩風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剛出嶺頭三五步,渾身都被亂云埋。經行仿佛近諸天,月上山銜半缺圓。聽得上方相對話,星辰莫閡五峰巔。 418.《田家·晝出耘田夜織麻》宋朝·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419.《秋思贈遠二首》唐朝·王涯 當年只自守空帷,夢里關山覺別離。不見鄉書傳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厭攀楊柳臨清閣,閑采芙蕖傍碧潭。走馬臺邊人不見,拂云堆畔戰初酣。 420.《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明朝·趙時春 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發老侵人。香翻桂影燭光薄,紅沁榆階寶靨勻。群品欣欣增氣色,太平依舊獨閑身。 421.《蘇臺覽古》唐朝·李白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422.《望喜驛別嘉陵江水二絕》唐朝·李商隱 嘉陵江水此東流,望喜樓中憶閬州。若到閬中還赴海,閬州應更有高樓。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于藍。今朝相送東流后,猶自驅車更向南。 423.《考試畢登銓樓》宋朝·梅堯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424.《夏意》宋朝·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425.《春游湖》宋朝·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426.《連州陽山歸路》宋朝·呂本中 稍離煙瘴近湘潭,疾病衰頹已不堪。兒女不知來避地,強言風物勝江南。 427.《樵夫》宋朝·蕭德藻 一擔干柴古渡頭,盤纏一日頗優游。歸來澗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謀。 428.《柯敬仲墨竹》明朝·李東陽 莫將畫竹論難易,剛道繁難簡更難。君看蕭蕭只數葉,滿堂風雨不勝寒。 429.《初渡漢江》唐朝·唐無名氏 襄陽好向峴亭看,人物蕭條值歲闌。為報習家多置酒,夜來風雪過江寒。 430.《南陵道中》唐朝·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云輕欲變秋。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431.《閏中秋玩月》清朝·慧霖 禪邊風味客邊愁,饋我清光又滿樓。一月可曾閑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菊花信待重陽久,桂子香聞上界留。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誰續廣寒游。 432.《代春怨》唐朝·劉方平 朝日殘鶯伴妾啼,開簾只見草萋萋。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433.《觀游魚》唐朝·白居易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434.《初晴游滄浪亭》宋朝·蘇舜欽 夜雨連明春水生,嬌云濃暖弄陰晴。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 435.《早春》近現代·陳志歲 天行地運譬流丸,革舊更新亦有難。風暖百花繁盛日,須經一再倒春寒。 436.《從韋二明府續處覓綿竹》唐朝·杜甫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437.《寄穆侍御出幽州》唐朝·王昌齡 一從恩譴度瀟湘,塞北江南萬里長。莫道薊門書信少,雁飛猶得到衡陽。 438.《江上》宋朝·劉子翚 江上潮來浪薄天,隔江寒樹晚生煙。北風三日無人渡,寂寞沙頭一族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