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親戚中有煙癮很大的人,每次腦海中浮現他們的畫面,都是噴云吐霧的樣子。最近看妹尾河童的書,發現我親戚的煙癮和這位老先生比起來只是小煙槍遇到大煙槍。 在很長一段時間,這位河童先生一天抽70根煙。按照一包煙20根計算,他每天都抽三包半。大概是一根接一根地抽,這樣倒是能省下火柴和打火機。 按河童所說,除了吃飯睡覺他嘴上的煙從來不滅,連洗澡都要叼上一根。日本人愛用浴缸洗澡,對他來說在浴缸里躺著抽煙是莫大享受。我家里沒浴缸,即使有煙癮也不可能一邊淋浴一邊抽煙,而每次住酒店我一般都愛泡泡澡。不過這個時候對我來說享受不是抽煙,而是閉眼聽上兩段相聲。 為了戒煙河童想過不少辦法,比如給自己限定每天只抽20根,而且給每支煙編上號,每個小時抽一根。不過河童常常提前完成任務,中午12點已經把晚上12點的煙透支,弄得下午和晚上都難受異常。 河童又想出一個辦法,他有意把香煙放在不容易找到的地方,只要一嫌麻煩就可以不抽。他親吻了一下香煙,把它們鎖進一個抽屜,然后把鑰匙鎖進第二個抽屜,第二個抽屜的鑰匙鎖進第三個,第三個鎖進第四個,直到第五個抽屜。也就是說,每次他如果要抽煙,至少需要依次打開五個抽屜。 用心良苦。然而這個方法也宣告失敗,河童馬上學會一項新技能——短時間內快速打開五個抽屜。煙沒有少抽。 二 由此想起《我愛我家》里老傅的眾多戒煙方法。在家人的幫助和摧殘下,老傅先后嘗試過多種戒煙辦法。最早的是階段戒煙法,每天限定數量,第一天抽8根,第二天抽4根,數量逐漸減少。第二個是戶外流動戒煙法,為轉移注意力老傅總在外面溜達,卻發現除了加油站哪兒哪兒都有煙民。第三個是連續進食戒煙法,煙沒戒掉,落得個暴飲暴食。 劇中老傅為戒煙付出代價,在“健康老人”評選會上因體力不支而昏倒。不過河童先生最終還是成功把煙戒掉。方法并不復雜,甚至有些自欺欺人。他意識到他嘗試的方法都是忍耐,但忍耐的結果只能是積累壓力,他不想再通過逐漸減量戒煙,而是一下子堅決不抽,他自稱為“別扭的河童式”,也就是口袋里同時放著煙和火機的戒煙法。 這時身上的兩個“我”就發揮作用,一個說還不快抽,這不是有煙和打火機嗎?另一個則反駁說,我才不會上當呢。就這樣,河童成功戒煙。 三 夏蟲難語冰。我基本不抽煙,更沒有煙癮,不知道這樣的方法是否對人人奏效。八成是不靈,而且總聽人說一下子把一個人的煙癮掐斷,是容易出問題的。 戒煙永遠難于戒酒。喝酒的場合無非一日三餐,再有就是看世界杯的時候和許知遠老師采訪別人的時候,但無論如何都比容易犯煙癮的場合少得多。抽煙不需要下煙菜,不用擺凳支桌,除了洗淋浴大概都能實現,需要經受考驗的場次太多。 我一度認為我也會抽煙,遇上同學聚會和婚宴也假模三道兒地抽上一支,抽不了幾口,大部分時間用來彈煙灰。直到有一個朋友見到我抽煙跟我說,你不會抽煙啊。我說怎么不會,這不是冒煙嗎?他說不對,你這煙不從鼻子里冒只從嘴里出,多浪費啊。 不抽煙,對香煙也不太注意,不過這幾年發現香煙的外形已經有很大變化,男煙民開始抽細長的煙,過去這都是女士才抽的坤煙啊。問過一個男煙民,他說這是吸煙史上的一場革命,是健康吸煙的表現,橫豎都是抽一根,細一點的就比粗一點的傷害小一點。 潮流這東西真是沒法兒說,過去哪個男的如果抽坤煙一定被旁人恥笑,而今人人這么做,也就見怪不怪,就差翹起蘭花指。 四 在北京實行公共場合全面戒煙之前,進飯店我總愛問服務員這里讓不讓抽煙,很多服務員都說,您隨便抽。我說不是,我是不想讓他們抽,服務員呵呵。而今好多了,我們在飯店終于能吃到不摻雜煙味兒的飯菜。 不過也有人說,飯店尤其是私人飯店不讓抽煙剝奪了煙民的自由,也侵害了店主的權利主張。從一定程度上說,是的,人人都可以主張權利,你有不抽煙的自由,他有抽煙的自由,誰的權利也不應該比其他人不值得主張,但在兩者權利相背不能皆大歡喜的情況下,也只好兩害相權取其輕。 有段時間飯店曾設置過吸煙區和非吸煙區,貌似可以同時保護兩者的權益,但同在一個空間內,吸煙區的煙霧總能飄到非吸煙區,這樣的設置只是形同虛設。 我認識一個資深煙民,時時處處噴云吐霧,但只要身邊有女士和孩子他就忍住不抽。一位大寫的煙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