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共和政府建立,滿清帝制被推翻,民國卓立于世界,這場風云變幻的大戲中,孫中山宣布新紀元的開創,袁世凱周旋于新舊勢力之間。交替更迭之際,多黨派并舉,群雄林立,在紛亂之中,我們發現一本相冊…… 保利拍賣十五周年古籍專場為您獻上“共和黨本部歡迎孫中山先生等晚清民初人物影像集”(Lot 536), 中國國民黨元老,中國馬克思主義最早的研究者,一百年前的民國“小鮮肉”都在這里了…… 一百年前的民國“小鮮肉” 這本相冊可以稱得上一位“百歲老人”了,為什么這說呢? 照片標注:大正八年五月 從照片上的標注,可以看出寫的是日本的年號:大正,而這個年號的使用時間為1912年7月30日-1926年12月25日,距今一百余年。 年代搞清,讓我們再來看看里面的照片,乍一看都是些家常合影,且以日本人為主: 翻閱中,一張“小鮮肉”面孔映入眼簾: 這位民國“小鮮肉”身著日服,面龐硬朗,目光如炬,難道是位日本人嗎?要想弄清他是誰,先來看另外一張著名的合影: “二次革命”合影:前排居中者 孫中山 后排左二者 戴季陶 根據和著名的“二次革命”合影比對,我們不難猜出,原來他就是孫中山隨身的日語翻譯兼心腹——戴季陶,戴季陶(1891-1949),被尊為蔣介石的“國師”,是中國國民黨元老之一,中華民國國旗歌的作詞者,也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最早的研究者之一,曾先后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考試院院長等職。 20出頭的戴季陶,出現在這本“東洋”相冊中一點也不意外,因其1905年,就留學日本,并進入日本大學學習。作為孫中山的左膀右臂,他的出現會不會引出其他的大人物呢?讓我們接著看相冊…… 百年孫中山合影照背后的百年風云史 果然,一張“共和黨本部歡迎孫中山先生攝影”照赫然出現在眼前,比相冊中照片稍大些的另外一幅被定為“一級文物”,現藏于湖南省博物館,照片的說明如下: 幅面中孫中山與共和黨本部成員在建筑物前合影。人員分為三排,孫中山居前排正中。人群后交叉斜插兩面五色旗。幅面上方正中題有“共和黨本部歡迎孫中山先生攝影”。共和黨為民國初年的政治團體,在袁世凱支持下于1912年5月9日成立,總部設在北京,黎元洪為理事長,1913年分裂。 本次拍品 共和黨本部歡迎孫中山先生攝影 湖南博物館藏一級文物 共和黨本部歡迎孫中山先生攝影 關于這張孫中山合影照背后的歷史,要從1912年年初說起,民國建立伊始,孫中山卸任民國臨時大總統,并推舉袁世凱接任,盡管孫中山僅做了45天國家元勛,但在卸任前,他修改了臨時約法,將總統負責制改為總理內閣制,目的是為防制袁世凱的權力。而總理則需通過國會選舉產生,這樣一來,誰領導的政黨在國會內占席位最多,誰就會被選為總理。于是,宋教仁動員孫中山改組同盟會,吸收更多的成員,并成立新政黨,爭取參議院席位,為選舉總理作準備。 1912年8月11日,孫中山借北上之機,在北京的湖廣會館將他一手建立的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國民促進會、國民公黨、共和實進會合并為國民黨(取“共和之制,國民為國之主體”之意),選舉宋教仁為代理理事。為他在隨后國會內的選舉,爭取到了最大優勢。 1912年9月4日下午3時,共和黨本部借湖廣會館開大會,孫中山作為國民黨理事,與擁戴袁世凱的共和黨本部成員進行了會面,當日雖然下雨,但孫中山先生仍準時到會。在由丁世嶧致歡迎詞后,繼由孫中山先生演說,闡述了國民黨和他自己的施政設想:
會后留下照片合影,這是孫中山在民國建立伊始,受袁世凱邀請,北上之行的唯一一張珍貴歷史照片。 以上便是“共和黨本部歡迎孫中山先生攝影”照的史料背景,這張可以被視作國民黨“嬰兒照”的相片,不僅是研究民國初年政治及政治團體的重要文獻,且是對孫中山思想由三民主義向民生主義具體延伸時期的影像記錄。 照片拍攝后的第一次國會選舉上,國民黨就以絕對優勢獲勝。轉年,正當國民黨黨首宋教仁準備北上組織內閣之時,被袁世凱派人暗害,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開始,中國再一次陷入動蕩局面。 相冊中的團體合影還有一張也很特別: 慈藝會慶典照,慈藝會全名為慈善工藝會,1912年11月30日由舒德恒發起創辦 這張照片的黏貼位置是相冊的第一頁,關于慈藝會的資料甚少,僅知由舒德恒發起創辦,時間晚于相冊中的共和黨本部歡迎孫中山先生攝影照兩個月。 百年美色與美裝 別看相冊是位“百歲老人”,除了小鮮肉,美女更多,不僅有中國美女還有東洋、西洋美人,她們身著古樸的旗袍、靜美的和服、俏麗的洋裝,面容靚麗,引人遐想…… 清末風云,民初時光,都靜藏在這冊百年相簿中,“百歲老人”在用他的方式,向我們訴說著歷史。公眾號中僅展現了部分照片,想一睹全貌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10月13日-17日北京國貿大酒店B1層中國廳的預展現場來翻看。 保利拍賣十五周年“古籍文獻 寫經金石 翰墨菁萃 西文經典”專場將于10月18日13:00北京國貿大酒店(B廳)舉槌,期待各位的光臨與支持,金秋十月,不見不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