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沸沸揚揚的國金證券和國聯證券合并重組終于以意外的方式塵埃落定:10月12日晚間,國金證券、國聯證券雙雙發布公告稱,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公司股票將于10月13日開市起復牌。應該說,對于這樣的結果雖然在情理之外,但是也在意料之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有利于證券市場的規范。 首先,表面的原因是涉及內幕交易,根本原因是違背了證券市場的信息公開準則。 國金證券和國聯證券的合并重組之所以引人關注,主要的原因是消息的提前暴露,9月20日兩家券商正式公告,而9月19日就有多家媒體爆料,并且爆料的消息足夠詳細,并在市場上得到了股價的漲停反映。雙方的合并事宜不僅引發了外界對“是否涉嫌信披違規,是否存在內幕交易”的質疑,更是引發證監會啟動對國聯證券和國金證券的核查,要求兩家公司自查、提交內幕信息知情人名單。從這一意義上說,說兩家公司的合并告吹沒有內幕交易的因素是難以服眾的。 而上述交易的終止表面上是核心條款未能達成一致,國金證券就解釋是“由于交易相關方未能就本次轉讓及本次合并方案的部分核心條款達成一致意見”,但從根本上仍然是從根本上規范資本市場兼并重組的規范性秩序的需要。 只有一個規范的市場才是一個健康的市場,也才是一個牛市的發展基礎。無論是新《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一條對證券內幕交易和內幕信息的泄露有明確的法律規定,還是最近證監會針對證券“黑色”產業鏈重拳出擊專項整治行動,嚴打股市黑嘴、非法薦股、場外配資、黑群黑APP等四類違法活動。以及2020年7月30日證監會再次明確要落實“零容忍”要求,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持續加大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惡性違法犯罪案件的打擊力度。都是為了規范證券市場行為,維護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從而有利于我國股市未來的長期發展和牛市行情。 從這一意義上講,國金證券和國聯證券的重組終止應該就是一個可以預知的后果,同時也是一種對資本市場兼并重組規范化的示范。 其次,國金證券和國聯證券的重組合并對證券市場被認為是一個利空,特別是對于券商股有一個大的打壓 資本市場上兼并重組本來并不意外,特別是對資本市場非常活躍的證券公司兼并重組更是習以為常。但每一次重組的失敗都可能會導致股價的下跌。 昨天兩家券商宣布重組合并終止以后,就有券商認為是盤后市場的突發利空,是2020年第一場券商并購大戲剛開始就夭折了,并預測今天開盤以后券商股要砸大盤,而大盤也會承受一定的壓力。 事實上,雖然沒有那么嚴重,但是仍然對大盤和券商板塊形成一定的壓。2020年10月13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滬指跌0.16%,深成指跌0.21%,創業板指跌0.28%,券商、第三代半導體板塊領跌。券商股多數低開,但預期中的國金證券和國聯證券跌停并沒有出現,開盤時國聯證券復牌跌3.26%,國金證券卻逆勢上漲1.37%。中午收市時券商板塊下跌了1.52%,所有券商股幾乎全部下跌,只有國金證券例外。其中國聯證券下跌1.02元,下跌5.19%;國金證券上漲0.85元,上漲5.56%。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作為重組終止的雙方,不僅拖累大盤下跌,國聯大跌,而另一方卻成為券商的唯一上漲股票,是不是很意外? 這說明了兩大問題:一是券商的合并重組之路不會發生趨勢性逆轉,未來仍然會出現券商的合并重組,打造券商的“巨無霸”仍然是很多券商的目標,至于國聯證券和國金證券會不會在未來再一次合并,我們只能試目以待?二是說明在未來國金證券仍然是一個非常好的并購對象和目標,市場也許并不認為國金與國聯重組是一個好的結果,但未來重組仍然可期待。也許會有一個更好的目標,也許會有一個更好的價格。 國聯與國金的聯姻終止了,但也許并不是結尾,即使是結尾也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未來仍然值得我們期待,因為也許并未可知。(麒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