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業監管與市場發展的交錯之下,一批真正以金融服務為核心的平臺公司開始駛入理性與成熟的車道。這其中,創辦5年的積木盒子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三個階段上所呈現的行為路徑,值得深究! 文 | 劉煜 編輯 | 秦卓 六月錢緊,幾家網貸平臺“良性退市”的消息,給了整個互金行業一個新的信號——良性、有序、健康的發展,才有未來。 從“互聯網金融”這個名詞炸裂式出現的混沌期,到市場秩序初步建立,投機者出局,技術信仰取代流量神話,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在短短三四年時間里,始終在加速度發展。 即便其間遭遇行業信任危機、監管壓力測試和資本寒冬,還是有一批頭部互金公司經受住了考驗,發展壯大。 事實上,即便是眼下整體投融資處于低潮階段,互聯網金融領域也仍然是最受資本追逐的行業之一。5月國內互金行業共發生33例融資,總金額56.8億元。投資熱點分布在區塊鏈、借貸和外圍服務領域。 與上一波互金投資熱潮有所不同的是,這一波投資雖然有區塊鏈這樣的新興技術因素刺激,但無論是投資人或是互金平臺公司,心里都很清楚一件事——必須按照行業監管的合規紅線來發展。 過去的四、五年時間里,互聯網金融行業在迅猛的高潮與跌宕的低谷間完成了嬰兒期的生長過程。也恰恰是這種急促而劇烈的脈沖式波動,使得投機者出局,互金行業去蕪存菁。 而在行業監管與市場發展的交錯之下,一批真正以金融服務為核心的平臺公司開始駛向理性與成熟的慢車道。 這其中,創辦5年的積木盒子在互金行業發展三個階段上所呈現的行為路徑,值得深究。 01 | 流量紀:快生長中的前瞻思考 2013年,互聯網金融一詞在余額寶的意外興起下被帶紅,P2P也成為互聯網金融在彼時的幾乎全部內容。 正是因為P2P模式釋放了金融前端,使其內容和用戶互聯網化、規模化。因此,借助“互聯網顛覆金融”的梗,迅速在市場上擴散開來,大量P2P玩家入場。 此前一年,董駿與魏偉創辦了企樂匯——一家企業征信公司,通過一套征信標準為金融機構提供企業的盡職調查服務。 以企業征信為入口做P2P,不僅能夠直接切入交易,而且可以形成更為完整的商業模式。于是,董魏二人又創辦了積木盒子,在2013年8月間上線。 ▲|積木盒子一周年活動上的董駿和魏偉 這個時間點算是擠占到了P2P的爆發期。用了4個月左右的時間,積木盒子累計貸款額便突破億元關口,之后更是加速度的規模化增長。 也因為做企樂匯的基礎,積木盒子一開始采用與擔保機構合作、面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模式。擔保公司負責對融資企業進行實地調研并提供擔保,積木盒子則作為第二道風控關口和資金入口,為融資企業連接來自用戶的出借資金。 早初期,P2P的發展邏輯是典型的互聯網式套路,融資燒錢、補貼利息,通過線上工具快速獲取理財端用戶,然后與資產端的借款人對接。 將信貸需求按照標準化的處理流程,“批發”給資金端用戶,正是P2P平臺彼時最主流的操作方式。 因此,這種門檻并不高的“信貸超市”模式,資金端的流量大小就成為了各家平臺的生死線所在。我們把這個階段姑且稱為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流量紀”時代。 但一目了然的“信貸超市”模式并不能給所有P2P平臺帶來發展的安全感。2014年,積木盒子覺醒于流量不足以形成壁壘的思考,并沒有在獲取流量的大潮中深扎猛子,而是開始探索在資產端上做文章。 董駿回顧四年前站在轉型路口的積木盒子:“那時,我們手上有大筆的資金,積木盒子在迅速的增長,我們沒資產,所以我特別急,到處找資產。后來,我們發現我們的壁壘不夠足,雖然有不少的客戶,有不錯的品牌,但是并沒有一個別人難以復制的壁壘,所以我到處去找打造壁壘的地方。” 不能完全依賴擔保公司提供的資產端口,應該具備自己開發資產端的能力。積木盒子團隊首先孵化了小微信貸信息服務商——積木時代。積木時代借鑒了更傳統的 IPC模式,也就是說深度的介入到每一家有借貸需求小微企業的業務和管理當中,考察它們實際的業務經營狀況,給每一家企業做的風控方案幾乎都是定制化的。 顯然,這種重投入、高成本的方式,有悖于當時互聯網金融輕模式、快發展的邏輯。但董駿認為,金融服務市場如果單純靠規模化發展,一定會招致風險。而這個風險是多維的,不僅包含政策風險、信用風險,還有流動性風險和道德風險的問題。 因此,在做規模的同時建設一套完整的風控體系對于P2P平臺從“1到100”的過程中至關重要。從這個角度而言,對于資產端的控制力是平抑發展風險的必然選擇。 在資產還未能被合理定價的階段,誰能長期在資產生成上占據優勢、更好的給這些資產定價并且妥善的管理這些資產,誰就能夠真正建立起競爭優勢。 2014年的時候,積木盒子便趕了個“早集”,搶先開始布局自開發的資產端。2015年初,積木盒子孵化的資產業務“厘米庫”(汽車金融)和“方寸屋子”(房產抵押貸)正是其針對資產端的具體場景所做的服務延展。 后來P2P行業出現的資產荒與平臺轉型潮,也驗證了積木盒子具有其前瞻性的價值所在。 02 | Fintech紀:技術驅動與場景下沉 疊加監管風暴和市場進入資本寒冬,2015年左右P2P行業在亂象作妖之后,急轉直下陷入發展的泥沼困局。 一些盲目追求用戶規模的P2P平臺,在流量成本迅速高企的形勢之下,被迫出局。僅僅從渠道層解決交易效率,顯然無法支撐行業長久持續的發展。 不突圍則死。大規模的行業洗牌之后,一批在各個細分方向上沉淀了足夠資源或者數據優勢的P2P平臺,開始回歸金融本質,從技術角度試圖改變行業局面。另一方面,BAT等巨頭也開始利用其技術能力,深度滲透金融服務領域。 ▲|2015年,積木盒子開始新一輪的技術革新,試水了一系列多元金融服務 互聯網金融迅速在“技術信仰”的走紅之下,從“流量紀”迭代到了技術主導金融創新的“Fintech紀”。而互聯網金融的內涵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從P2P的交易環節向支付、消費金融、財富管理等服務內容發散。 早早看清了行業紀元迭代方向的積木盒子,開始在資產端布局以技術驅動的零售信貸為主軸的外延發展。 2015年1月間,“積木體系”內的零售事業部成立,目標打造成為涵蓋多個子業務品類的資產體系,包括線上智能個人信貸產品、線下房產抵押貸、汽車金融、白領個人信貸、小微企業貸款等。 伴隨著資產體系的多樣化,彼時,積木盒子的房、車、信用貸款的場景化入口覆蓋了超過 30 個城市,還擁有了自己的大數據征信體系、貸后服務、不良資產管理服務。 這種遞進的變化,在積木盒子創始團隊看來是行業走向成熟的標志,而互聯網金融公司開始關注交易模式背后的各種核心能力打造。 2016年6月,積木盒子宣布其已整合業務成立智能金融服務集團品鈦(PINTEC),專注于技術驅動金融創新業務,用科技消除傳統金融的痛點,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高效的智能金融服務解決方案。 由積木盒子升級為定位智能金融服務的 PINTEC 集團,涵蓋積木盒子、讀秒、璇璣等原本分屬不同垂直領域的業務均成為 PINTEC 集團之下的子公司,獨立運營。集團化的轉變,是積木團隊技術核心能力和創新延展性的一次展示。 3個多月后, PINTEC 集團宣布重組。圍繞著借貸服務的幾個重交易型業務重新獨立出來,包括積木盒子、積木時代、企樂匯等業務品牌,組成積木拼圖集團,由董駿出任 CEO。 董駿表示,原本的PINTEC幾條業務線從發展模式、監管主體、客戶對象上有著較大的區別,分拆在于防止混業經營的監管風險。 如今看來,這是以積木盒子為核心的“積木體系”又一次先于市場做出適應未來趨勢的主動性調整。 03 | 潛行紀:向縱深看的慢發展 無論模式或者技術的演進,互聯網金融的核心仍然在于金融。任何金融市場都不可能無止境的允許技術創新,監管一定會劃出行業發展的尺度。行業里每一個人心里都清楚,監管利劍早晚會高懸于頭頂,只是對于監管的到來和程度的判斷,大相徑庭。 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聯合工信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 這可以算作是針對網貸行業效力最高級別的行政法規,除了規定不得設有資金池、自我擔保和線下理財拉客等十幾項禁令,還新增了客戶貸款的上限,意圖把債權規模壓縮到小額和分散的狀態,讓大額借貸回歸傳統金融體系內。 就在2016年8.24監管落地之后沒幾天,PINTEC 集團的重組,除了業務層面更進一步的聚焦和專注外,更深層次的原因也正是對于監管所做出的積極響應。 董駿對于時隔3個多月的這次重組公開表示:重組使積木盒子定位更加清晰單純,完全杜絕了混業經營的風險,使得平臺業務得以更加聚焦。 “這五年我們放棄了很多事情。”董駿認為“放棄”是聚焦的代價。 2014-2015年的三輪融資,給了積木盒子早期掌握更多市場資源的機會,所以為上文提到的資產端嘗試打下了基礎。“廣撒網”式的嘗試是行業發展中期的普遍現象:嘗試,更確切的說是試錯。董駿也承認,這一過程中降低、甚至停止了車貸、房貸等業務。 在董駿看來,不是這些業務不好,只是這不是積木盒子最合適的業務,不是積木盒子團隊可以打造最高壁壘的業務。如今積木盒子圍繞個人消費信貸和小微經營貸款兩種核心資產開展業務,這兩類貸款小額、高頻,對交易成本更加敏感,是積木盒子追求的壁壘所在。 金融與互聯網比起來具有其特殊性,并不是做得越五花八門就越有價值。每一個垂直金融領域都存在著龐大的需求,也都可以誕生百億級別的公司。 “積木盒子對于交易成本更加敏感的資產的聚焦,促使我們積累起來了運營和風控的優勢。這種優勢可能限制了我們橫向的發展,但并沒有限制我們在縱向上,向深的市場上面去長驅直入獲得我們的市場規模。”董駿表示。 ▲|就像董駿喜歡長跑,如今的積木盒子也找到了自己的步伐節奏 現在的積木盒子比較“慢”,有著網貸頭部平臺中偏上的品牌,卻刻意將在貸規模維持在中下水平。董駿更趨向于保守一點。 網貸沒有經歷經濟周期,董駿不想把積木盒子貿然做成一個“龐然大物”,而是會刻意留出一些空間,去進行壓力測試。因為只要相信市場有不可預測的不確定性,就一定會有風險的存在。壓力測試就是要保證,出現壓力以后,積木盒子的上升機會依然存在,依然能夠保有持續增長的空間和動力。 04 | 后記 這兩年,在網貸行業第一梯隊中,積木盒子并不算是“冒尖”的那種,但其看似不少保守的發展策略中,恰恰顯示出積木盒子望野遠長的一面。 擁抱監管、合規發展,行業里人人都在講。但積木盒子卻總是能做出事后看起來正確的選擇。觀其言行,積木盒子并不是為了迎奉市場而去選擇,因為它確實放棄或錯過了許多,但健康穩健發展才更符合金融行業的核心鐵律。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
來自: 昵稱7193002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