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加載圖片 前幾天,一個經常向我探討孩子學習的家長突然跟我說“我終于找到孩子一直學習不好的根源了,因為我和他爸學歷太低!”家長毫無征兆地冒出來這么一句話,著實令我意外。坦白地講,這個孩子的家長很重視孩子的學習,雖然本身夫妻倆的學歷不高,但依舊堅持學習,以達到輔導孩子的目的。他們的孩子是個男孩,就是玩心比較大,坐不住。家長不經意的一句話,讓我忍不住去思考:究竟哪種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優等生?孩子學習的好壞到底跟家長的受教育程度有沒有關系?今天就跟大家簡單地談一談,希望能為重視孩子學習的家長們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父母是學霸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 教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請,也不是將孩子完全交給學校就萬事大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要想孩子成為一個學霸,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而這些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必須從小開始,父母是學霸的家庭顯然就滿足了這一點。他們可以將自己寶貴的學習經驗和學習習慣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自己的孩子。 另外,學霸父母有更高的文化水平和更高的智商,本身有著更優質的基因,那么,這種基因遺傳到孩子身上的概率更高,這樣就使孩子在學習上具備了先天優勢。這就是為什么同樣的課程有的孩子學起來很輕松,而有的孩子學起來卻很吃力的原因所在了。 二、要求嚴格、不溺愛孩子、父母非常自律的家庭 孩子學習成績是否好,不僅取決于智商,更取決于孩子的學習態度、注意力集中程度、學習方法。有這樣一類父母,他們雖然沒有太高的學歷和智商,但是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不溺愛孩子,這會讓孩子在小時候就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品質。 點擊加載圖片 父母非常自律的家庭,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會慢慢變得自律。比如每天必須先完成作業才能玩、每天必須看半小時課外書、每天必須背誦幾個英語單詞、書寫一定要工整、盡量少玩電子產品等。自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就的,而是父母長期的嚴格要求、從小有意識的培養才能形成的。沒有哪一個孩子從小就熱愛學習、不愛玩耍,父母的正確引導和嚴格要求恰恰能為孩子開啟學習的大門并能為之保駕護航。 另外,溺愛孩子尤不可取,自古以來,慈母多敗兒,慣子如殺子。家長不僅在學習方面不能溺愛孩子,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不能溺愛孩子,一定給孩子樹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 三、家里藏書多,有閱讀習慣,學習氛圍濃厚的家庭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也曾經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而中國古人也曾經說過“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讀書的重要性。 有的家庭很不重視閱讀,甚至于家里無書,或只有少得可憐的幾本書,這種情況下,孩子如何閱讀?家長不重視讀書的后果是,連學校和老師要求的必讀書目都不給孩子購買,有的家庭甚至只給孩子買幾本作文書,這樣的家庭我見過太多。還有的家庭埋怨老師發的必讀書目太多,說自己家孩子一本書都還沒讀完,怎么又讓買書?對于上述家長,我只能遺憾地說,孩子的前途和學習的熱情都是被他們親手毀掉的,試想,一個連書都不想給孩子買的家庭,一個連書都不會給孩子選的家庭,一個只會給孩子讀作文書的家庭,又怎能讓孩子愛上讀書?愛上學習? 當然,這三點并不能概括所有的學霸家庭,但只要你認真去觀察就會發現,很多學霸家庭基本都具備上述三點中的一兩點,所以,家長們,想想自家缺少的是哪一點,趕緊補上,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