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其他生物而言,人類都是早產兒,不論是自理能力,還是本能反應都很差,需要來自家長的照顧,來獲得溫飽,這種依賴關系會持續到孩子長大成人,可以自己解決溫飽問題為止。 然而事實上卻復雜的多。 大多數生物只是遺傳就行了,生來就會很多事情,如何做家長,如何做孩子。如果都不會,大自然會給它們上一課,直接淘汰掉。 人類呢,日子代代不好過的,很多人也沒有辦法,見識不夠,懶得動腦子,懶得改變,只能慢慢的被淘汰,比如農村和城里都有一些光棍,由于能力不夠,沒有錢娶媳婦,基因不行,自然大神首先被剝奪了生育權,禁止這個基因再傳承下去。還好,要感謝社會主義好制度,不然,沒人救濟,生存權也會被自然大神剝奪。 還有一些人,自己小時候生活條件不好,現在日子好了,要加倍的照顧孩子,獨立這個事兒還早,長大再說。這個就是違背了自然大神定的法則,會懲罰他們富不過三代,一代更比一代差。 還有一些家長遵守了自然大神定下的規則,知道親子關系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愛,從小就打開孩子的視野,教孩子獨立的技能,逐漸讓孩子越來越獨立,直到孩子不依賴父母也可以生存的很好。 當然,還有家長提供的教育成長是混合型的,有的地方孩子很獨立,有的地方又很依賴。沒辦法,家長從小也沒學會愛和被愛,他(她)沒有能從原生家庭走出來,只能不斷重復原生家庭的老路。 自己做不到,讓孩子做到比較難,即使自己能做到,想讓孩子做到也不容易。因為那是你想讓他(她)做的,不是他(她)想做的。 所以這個涉及到了強者文化和弱者文化。 所謂強者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強勢文化造就強者。 弱者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世主的文化。弱者文化造就弱者。 作為家長和孩子來說,家長是強者,孩子是弱者,孩子需要依賴家長提供溫飽來生存。所以孩子大多數是依賴的,除非他(她)長大了。 放的更大一點來說,有的成人是強者,有的成人是弱者,強者總是按規律辦事,不期望天上掉餡餅,不需要誰來救助。弱者總是期望這個能幫一把,那個能幫一把,不幫還記仇,你那么有錢,為什么不幫我?你那么有權,幫個小忙有能怎么樣?我是你弟弟、妹妹,兒子,女兒,我是你媽、你爸、你大爺······ 由此看來孩子身體的長大還不是真正的長大,心靈也要長大,才是真的長大。 買彩票的是窮人多還是富人多?上當受騙的是窮人多還是富人多?報個班就期望孩子學習特別好的是窮人多還是富人多?期望孩子來改變自己家庭的是窮人多還是富人多? 生活當中,處處能看到弱者的身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公司、一所學校、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你的文化傳承是強者文化,還是弱者文化? 所以隨大流前一定要注意,你隨的是什么? 如果給孩子提供溫飽的家長,給孩子不斷灌輸的是弱者文化,這個孩子長大以后大概率會成為弱者。因為我弱我有理,我弱你們都要同情我、幫助我,這些做起來比較容易,做強者太難,太累。 弱者不喜歡埋單,喜歡蹭吃蹭喝,弱者還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隨意指責。對于還不到四十歲就不想學習進步的人,你期望孩子能出類拔萃嗎?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所言即是所行,不要搞什么雙標,對自己寬松,對孩子嚴苛;或者對孩子寬松,對自己嚴苛。孩子需要從家長身上汲取的營養是精神,是信仰,是希望,其次才是物質。 最近郭麒麟貌似挺火,看孩子,看家教,郭老師教育的真好,不管上不上學,家里有文化傳承,知書達理,溫潤聰慧。 不禁感嘆,生子當若此。哈哈哈,意淫一下,其實,更應該學習的是郭老師,他的奮斗史,他的德云社就是對他的最好注釋。 不等,不靠,不奢求,自強、自立、持續輸出。 林則徐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真正的強者,輸出的是文化,傳承的也是文化,是一種強者文化。自然大神喜歡遵循規律的人,不喜歡不守規矩的人。 究竟自然大神的規律是什么?我們以后慢慢探討。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