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本書火遍了整個世界,因為它給世界的所有人都開了一扇窗。 在它之前,我們從來沒有那么在意一個東西,在它之后,我們開始用這個東西去指導自己的人生。 這本書就是瑞·達利歐的《原則》,我最初接觸它是在之前羅胖的跨年演講上,聽羅胖重磅推薦,然后又在各種知識欄目、業界大牛那兒看到了關于它的各種分享,以及“原則”這個詞。 于是激發了我強烈的好奇心,便找來書讀了它,但是這種書比較晦澀,讀下來所能理解的不多。然后就擱置了一段時間,但是“原則”這個詞已經深深的種在了我的腦子里,揮之不去。 我會在生活和學習中,不經意的去總結自己的原則,并開始用它們來指導我的各種決策。 真正給我蛻變的是,后來看了李善友教授講的《認知升級之第一性原理》,聽完李善友教授講的第一性原理、查理·芒格以及各種世界最頂尖人才的行事準則,才忽然再次理解了何為原則,以及原則的重要性。 在這之后,我的人生開始變得簡單,也開始變得厚重。 什么是原則?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有句話,一直深深的扎在我的內心「在商界有條非常有用的古老原則,它分兩步:(1)找到一個簡單的、基本的道理。(2)非常嚴格的按照這個道理行事?!?/strong> 巴菲特和芒格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在一直遵循著一個原則——價值投資,且他們從來不投自己看不懂的公司,即使比爾·蓋茨是自己的知心好友,但因為看不懂科技,也絕不投他。 這不得不讓人心生敬畏,為了遵循自己的原則,連自己的好友比爾·蓋茨他都不投。這是一個將原則刻到自己骨子里的人,所以伯克希爾能如此成功也是有道理的。 那什么是原則呢?我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然后我們從他身上來總結。 這個人叫李嘉誠,曾經的亞洲首富、全球華人首富。要知道李嘉誠小時候家里條件并不好,父親病逝之后,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14歲的李嘉誠就被迫輟學走上社會謀生。這期間在鐘表公司當過學徒,在五金廠當過推銷員,后來自己艱苦創辦塑膠廠,然后慢慢走進房地產行業。 從曾經一貧如洗到如今的輝煌,這期間的故事堪稱傳奇。那么如此傳奇的人生,到底是怎樣做到的呢?有個很重要的東西,叫做誠信,這也是李嘉誠一生所堅守的原則。 最近有本很火的書,叫《李嘉誠:我一生的理念》,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有。書里最打動我的一個故事是,講李嘉誠在第一次創業做塑料廠的時候。 外商聽了,極佩服他的為人,不但與之簽約,還預付了貨款。這筆生意使李嘉誠賺了一筆可觀的錢,為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由此,李嘉誠也悟出了“坦誠第一,以誠待人”的原則。 好了,從查理·芒格到李嘉誠,我們可以慢慢明白什么是原則了。就是從一堆復雜事物里面,找出那個近乎事物本質的、簡單的東西;那個可以被我們用來指導我們一生的,例如生活、學習、工作等等方面的東西。 比如李嘉誠找出經商的本質是誠信,然后把他找到的本質當作自己一生事業的原則,并堅定不移的按照原則行事。 百度最年輕的副總裁李叫獸,在他的《朋友圈的尖子生》里有一段話「我有一個很關鍵的行為習慣:當自己的直覺和證據相沖突的時候,我每次都相信證據,即使那個直覺是我特別想要的?!?/strong> 那個行為習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原則。 為什么要堅持原則當我們還是孩子時,其他人會在我們遇到現實問題時不斷地指引我們。隨著年齡增長,我們開始做出自己的決定。我們選擇自己追求什么,而這會影響我們走的道路。如果你想成為一名醫生,你就要去上醫學院;如果你想成家,你就要找一個伴侶,等等。 在我們追求這些目標時,我們會遇到問題,犯下錯誤,并發現自身的各種弱點。我們不斷了解自身和現實,然后做出新的決定。 在一生中,我們會做出無數的決定,這些決定實質上都是賭博,一些是大賭,一些是小賭。 如果從“人生就是N多場大大小小的賭博”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怎樣才能在“賭場”里最后勝出,成了困擾我們一生的話題。 而最后的勝出必定與每一次大大小小的“賭博”分不開,那如何保證我們在大的尺度上是贏的,甚至是如何保證在每一場“賭博”里都占盡優勢,成了關鍵。 我的答案是理性,如果你能在每一場“賭博”里都保持絕對的理性,那累積起來,你就是人生贏家。 遺憾的是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是輸家,我們大多數時候做決策都不是理性的,所以我們都是loser。 怎樣解決這個困境?答案很簡單,兩個字——原則。找出那個簡單而基本的原則,并且非常嚴格的按照這個原則去行事。 瑞·達利歐在《原則》一書里說「做一個有原則的人意味著,總是可以依據清晰的原則做事。但不幸的是,大多數人并不清楚?!?/p> 每一天,我們每個人都會面對紛至沓來的、必須做出反應的各種情況。假如沒有原則,我們將被迫針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難以預料之事孤立地做出反應,就好像我們是頭一次碰到這些事一樣。 但假如我們把這些情況分成不同的類型,并且擁有處理不同類型情況的良好原則,我們就能更快地做出更好的決策,并因此過上更好的生活。 與我自己而言,原則讓我的每一個決策變得簡單,但同時又讓人生變得厚重。它幫助我跳出貧窮思維,幫助我做到每天早上不賴床,幫助我更理性的決策。我開始慢慢的把自己的人生變得有趣,開始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東西,并保持野蠻生長。 如果要用一句簡潔的話來總結原則的意義,那就是:指導人生,幫助我們在大大小小的“賭博”里更理性的決策。 怎么做一、找到自己的原則。 從事物的底層出發,去找到那些近乎本質,可以指導你生活、學習、工作、愛情等等方面的原則。 如何找到自己的原則,除了自己感悟,瑞·達利歐還給出了一個方法:你要問自己要什么,將那些得到了你想要的東西的人作為范例,努力分析出潛藏在他們成就背后的因果關系模式,這樣你就能應用這些模式,幫助實現自己的目標。 二、不斷的驗證、修正你的原則。 我們找的原則,不一定就是對的,這需要你拿著你的原則不斷去驗證,然后在驗證的過程中不斷優化、修正、完善它。 需要注意的事,你的原則有可能會禁錮你的思維,所以你需要永遠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敢于不斷挑戰自己原有的原則,從而建立更加正確的新原則,直到那個原則可以100%的指導你的人生。 如何修正?瑞·達利歐給出了一個方法:你必須清楚自己的原則是什么,并且“知行合一”。如果知與行之間似乎存在矛盾,你應當解釋這些矛盾。最好的方法是寫下來,因為這樣一來,你將能夠改進你寫在紙面上的原則。 三、讓原則替你去決策,而不是情感。 第三步是最重要的一步,找出了自己的原則,你還得嚴格的按照原則去行事。我們再次回憶查理·芒格說的那句話「在商界有條非常有用的古老原則,它分兩步:(1)找到一個簡單的、基本的道理。(2)非常嚴格的按照這個道理行事。」 需要提醒一下,原則不一定一開始就要多高大上。 你可以大膽去提煉,比如我的人生原則——有趣、野蠻生長和‘對生活感性,對決策理性’;成長原則——非連續性;愛情原則——加碼;交友原則——人品;為人處事原則——真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