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笑的力量 朗讀┃馨月 編輯┃丄學號 一 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霍啟剛在社交平臺分享了一家三口讀書的照片。 霍啟剛發文表示:“閱讀象征著我和寶貝們珍貴的相處時光,同時也可以靜心一起探索書本里面的世界,幸福就是如此的簡單”。 照片中,霍啟剛與郭晶晶分坐在兒子霍中曦的兩側,霍啟剛拿著《電車小叮在哪里?》這本書,正在給兒子耐心地解讀。 郭晶晶和霍中曦都低著頭目不轉睛的看著書本,郭晶晶還時不時的給霍啟剛搭把手,幫忙翻頁。 講解結束,霍啟剛將書放在郭晶晶手里,擺出「嚴父」的狀態向兒子有技巧地提問。 霍中曦笑瞇瞇地眨眨眼,一氣呵成自信地解答完畢后,向父母做了一個鬼臉,以示勝利。 霍啟剛疼愛地捏了一下兒子的臉蛋,郭晶晶溫柔地摸摸兒子的頭發,向兒子豎起大拇指。父母不經意間的細微動作,傳遞著對兒子的肯定和夸獎…… 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曾說:“孩子們長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當時我用自己的聲音自己的語言講了這么多故事的意義在哪里?我發現通過這些書,我已經在他們小時候,把一個做父親想對孩子們說的話說完了?!?/span> 閱讀是讓孩子有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閱讀能力、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的培養是在家庭播下的種子。 《朗讀手冊》里的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但是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讀書給我聽的媽媽?!?/span> 陪伴孩子,和他一起品讀精美的圖書,你輕聲的朗讀、優美的畫面和有趣的語言,在無形中滋養著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時,也增強了父母和孩子間的親密度,提升孩子內心的安全感。 二 電視劇《家有兒女》給我們帶來無數歡聲笑語,里面有一段對話讓我記憶深刻。 劉星(張一山飾):“媽,為什么當時你不陪伴我讀書?” 媽媽劉梅(宋丹丹飾):“我讓你學,你自己不學???我陪你讀書,你不讓啊?” 劉星:“我不愿學,你就不讓我學???你們陪我讀過幾次書?你們又看過多少書?你們都不懂得堅持,有什么理由教育我?那時我還小,不懂事,難倒你也不懂事嗎?你就應該從小培養我、教育我,逼著我學?!?/span> 劉星那句擲地有聲的「您應該逼著我學,您應該陪伴我讀書」的話,或許是很多孩子想對父母說的話。 當我們步入社會,發現技不如人時;當有機會擺在我們面前,卻沒有能力抓住的時候;當別人衣食無憂,自己卻為生活四處奔波,那份無力和迷茫…… 孩子們或多或少地會埋怨過父母為什么當初不狠狠地逼自己好好讀書?父母為什么沒有堅持陪伴自己養成讀書的習慣?父母為什么沒有以身作則,給自己做好榜樣,引導自己知道親子閱讀的重要性? 朗朗在回憶他的人生之路時坦言: “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天賦并不意味著你可以通過更少的努力,去獲得更大的成就。人生是一步一步走來的,走完這一步才有下一步,興趣是練出來的,謝謝父親逼我練琴,謝謝母親陪我讀書。”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 親子閱讀的重點除了閱讀,而是在有質量的陪伴中奠定良好的親子關系。 良好的陪伴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和歸屬感,而良好的親子關系不僅決定孩子的人際關系,還有未來在社會上生存的社會關系和生存能力。 三 閨蜜的兒子,考試成績一落千丈,媽媽讓孩子寫檢討。 檢討書里,他寫的不是空白處為什么沒有做,而是寫他在考試的時候,想到了樂高的游戲世界。 她叫孩子過來,他站到床邊就喊:“我不想站在這里!你讀了那么多育兒書,為什么還不知道怎么跟我溝通?” 媽媽的育兒書,孩子都讀過并做了標記。他認為媽媽做的不對的地方,還與媽媽強調她應該怎么做。 所以,他才會敏銳地表達出,自己不想站著跟媽媽說話的意愿。這就是媽媽陪伴孩子讀書,給他帶來的底氣和認知。 媽媽立刻承認錯誤,并且夸獎他內心活動描寫地很到位。 孩子撒嬌地告訴媽媽,試卷上的空白,他是真的沒有注意到,下一次一定注意。 為了給孩子做好榜樣,媽媽每天堅持陪孩子親子閱讀,10年從來沒有間斷過。睡前一個小時,是他們約好的親子閱讀時間。每到周末,閨蜜和孩子去圖書館,一起選書、借書、閱讀和成長。 親子閱讀過程中,他們互相提問,互換角色,還情景模擬,各種各樣的親子閱讀,讓他們關系更近,更有趣。 長期的親子閱讀習慣,培養了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而且孩子的口才好、思維敏捷。每次學校組織活動,他都是老師貼心的小助手。 美國兒科醫生Dr. Hutton在親子閱讀方面做過一項研究,他們掃描孩子聽父母閱讀時的大腦情況,發現孩子在聽父母閱讀故事時,大腦中與讀寫能力相關的腦區非常活躍。 簡言之,親子閱讀多的孩子,未來讀寫能力及綜合能力會更有優勢。同時,還提高情商智商,性格也變得沉穩自信。 孩子不僅從書中領悟復雜的意念,欣賞語言的美妙,從而發展想象力。書中的世界無限廣闊,給孩子帶來無限創意,會終身受益。 四 孫儷在微博上分享過自己陪孩子讀書的經歷;吳尊曾扛著30斤的書回酒店,而這些書,是要和女兒一起讀的;扎克伯格在孩子尚在襁褓的時候,就給她讀量子物理學的書籍;黃磊一直陪伴多多親子閱讀,所以培養出一個人人夸贊的優秀女孩。 親子閱讀是以書為媒介,以閱讀為紐帶,孩子和家長共同讀書的閱讀方式??此破椒驳倪^程中,其實是孩子成長的重要環節。 那么,作為父母,如何有效地進行親子閱讀呢? 01 選擇書籍的技巧 孩子喜歡重復自己喜歡和熟悉的東西,所以,可以先從孩子所喜聞樂見的經典故事圖書入手,待閱讀興趣慢慢培養起來后,再逐步擴大閱讀范圍。 如果父母發自內心地也喜歡閱讀,那么在給孩子大聲朗讀中,孩子很容易就感受到你的快樂和熱愛,因為閱讀的快樂,也是會傳染的。 02 有序地引導孩子 學會觀察 父母可以由淺入深地引導孩子觀察,并且分層次提問。可以先問他對故事、人物的理解,最喜歡哪個角色?談談各個角色的優缺點?喜歡他們做的什么事情?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 父母長期引導孩子進行有序觀察,可以讓孩子掌握閱讀的方法,更好的理解故事情節結構和人物特征。不但培養了孩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還增強了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應變能力。 03 有問有答的互動提問式 父母可以和孩子進行小小的知識競賽,看看誰看書看得仔細、知道得多、回答得快。 爭論和搶答的過程,也是很好的一種閱讀氛圍。爭議性的話題可以激發孩子再次閱讀、深入閱讀的想法,從書本上尋找答案。求知欲是最直接的閱讀契機,互動式的提問能激勵孩子在書本中探索、思考,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 《經典詠流傳》中康震也曾說:“在童年時代閱讀美好的篇章是一種心理的記憶,是一種心情記憶,不管過多少年,他們還會記得最初的一個振動。不管將來遇到多大的困難,那一刻的停留都會成為記憶當中最美好的一刻。”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于父母來說,無論教會孩子多少知識,多少生活技能,都不如教會他學習的本領。這是孩子可以享用終生的隱形財富,也是父母最正確地教育投資。
張馨月 筆名:馨月,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人,是一位有愛心又善良的陽光女孩,喜歡聽從自己內心世界聲音的人,平日愛聽音樂、讀書、朗誦、寫隨筆、彈吉他、酷愛騎行,享受與頻率相同的人一起做有意義的事,一直堅信人生最大的價值,不在您做多大的官,賺多少的錢,而在于您能服務多少人,有多少人喜歡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