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快兩歲2個月了,這就意味著我開始全職媽媽的生活,已經兩年多了。過去的800多天,每一天的陪伴,從未離開過。 全職媽媽不是給自己樹個“人設”,也并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而是在“家”這個“工作環境”的一場自我修煉。 我覺得當好全職媽媽的角色真心不容易,你選擇當全職媽媽的初衷是什么?要達成什么目標?要營造什么家庭氣氖?這都是一些人生思考題。 如果你是一位全職媽媽,如果你沒有把這些思考題想好,很容易就變成孩子的“保姆”,你可能把孩子喂好睡好,甚至保護得像捧在手心的明珠,卻讓孩子對外界環境一無所知,這其實是不切實際的。 全職媽媽的戰略思維,應該要想清楚,你期待要塑造怎樣的孩子?再從這思路中,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用自己當模范來引導孩子。 你的初衷是什么? 弟弟快滿6個月,產假休完的時候,我也曾經糾結過,要不要把小寶留給家里的老人帶,自己跟先生回到一線城市打拼。 而當回到老家,看到大寶妃妃黏著自己依依不舍時,我希望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懷和陪伴。 前3年是塑造一個孩子的性格,情感的關鍵期。成年人大多數問題都是源于幼兒時情感得不到滿足。 我終于下定決心,選擇了暫時將重心轉移在兩個孩子身上,盡心盡力做好全職媽媽這個角色。 還有一個原因,我對自己上小學之前的情況是基本上沒有什么印象的。這個促使我希望自己孩子的人生保持完整。 我的電子筆記本里建了一個“人生藍圖”的文件夾,把我家孩子從出生的,關鍵時刻的一些事情都記錄下來,希望他們長大之后保留對童年有一個美好的印象。 你的目標是什么? 去年的時候,我明顯感受到自己對未來發展的一絲焦慮,以及期待孩子快點懂事獨立的渴望。 3年,說長不長,卻也是自己特別寶貴和事業發展的時光。 心里的焦灼,我很容易就將孩子當作是前進中的一絲羈絆。 今年我參加了盎舍學院第4期定位訓練營,通過課程學習和全職媽媽時間的積累,不斷對孩子的觀察與記錄,發現自己對教育行業越來越感興趣,很明確地找到自己的方向,期望未來從事青少年生涯教育領域。 后來連續參加了兩期凱姐創辦的微小步習慣成長營,已超過100天的時間里,我開始有意識地關察孩子,關注自己的情緒,用小習慣中的獎勵方式悅納自己。 在這以前,我所有獎勵都跟家人相關,而2期開始,我真正地關注自己的需求,真正的開始給自己進行獎勵。 從第一期中,從記錄孩子成長的點滴中,慢慢的開始看到了孩子眼中的世界。 發現自己對渴望孩子懂事獨立的焦慮,變成了每天期待寫點千奇百怪的童趣的期待,也發覺自己更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對待與平視了。 在第二期中,培養運動的微習慣,剛開始因為好奇,兩個孩子看到我練瑜伽,醒來之后也會跟隨,或突然間爬到我身上,我也悅納,后來慢慢的,2歲的弟弟突然有一天雙手撐地倒立起來,這一刻,我被驚訝到了,這么小的娃竟然學得有模有樣! 沒有什么比成為孩子榜樣,更讓人有力量!陪伴孩子,跟孩子一起建立人生初期的好習慣,這是我送給孩子最美好的禮物之一,這也將會是惠及兩個寶貝一生的財富。 你期待塑造怎樣的孩子? 前幾天,跟妃妃視頻通話,她放學回家后正在寫字。跟我寒暄幾句,她就說,媽媽,你先跟弟弟玩,我做完作業再找你們玩。 這是我期待的,每次放學之后,她能夠自覺先把作業完成,然后再去做別的事情。 這個過程不需要我監督,雖然她現在寫字比較慢,但先完成,再完美。 以前只要是假期結束,每到我們要離家走時,妃妃總會被爺爺帶出去玩,原因就怕她看見離開哭得撕心裂肺。 這回國慶收假,我和弟弟跟爸爸一同返深時,就讓妃妃看著我們離開,跟我們揮手告別。她雖然難過,我抱一抱跟她說,假期我們還會回來的,等她放假了也可以去爸爸這里玩。 她就跟著爺爺,目送我們離開。 我期待孩子能夠接受現實生活,能夠接受這一個真實世界的各種狀況。 和諧的平衡點 全職媽媽有時是幸福的,因為有著先生強度的工作支撐家庭而不需要為生活奔波,有機會體驗“全職媽媽”這個特別的職業。 全職媽媽也是辛苦的,因為這是影響深遠,而且全年無休沒假期的職業,需要定期檢查自己的進度而再做調整,每個調整在家庭和利己之中又需要尋找到一個和諧的平衡點。 當然,做全職媽媽,同樣會感受很多身邊人甚至親人的誤解。 有人會說:“你不打算去工作了嗎?為什么不讓老人幫你帶孩子呢?” 好像把孩子給老人帶,年輕的父母繼續工作給孩子多賺點奶粉錢,才是正常的。 我不打算太多解釋,因為這是社會大環境造成的偏見。 如果人人都懂得全職媽媽的價值,應該就沒有人那么多誤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很尊重職場媽媽,大家生活都不容易。 無論是全職或職場,作為媽媽,在事業和孩子之間左右為難,好不容易做出選擇,都不應該受到別人的指責。 為母不易,請給媽媽們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責,她們比誰都希望自己做得好,但需要更多的是支持和鼓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