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局的明朗,日本的戰敗已經成為定局,但日本仍未放棄一絲一縷的機會進行反抗,為了早日打消日軍抵抗的念頭,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蘇聯也把大軍開到了中國開始圍剿關東軍,在雙面受敵的情況下,日本政府內部支持接受《波茨坦公告》宣言無條件投降的呼聲也日益強烈。 在一連幾天的最早戰爭指導會議里,主戰派和投降派相互爭論,誰也說服不了誰,在爭論繼續的情況下,會議提出交由天皇決斷(“圣斷”)的主張。天皇隨即表示贊同投降派的主張,同意只要盟軍能夠維持天皇地位(即“國體維持”)的條件下接受波茨坦宣言的決定。 這個決定在陸軍省許多主張抵抗到底的青年軍官中間引起了軒然大波。二十幾名法西斯青年軍官在陸軍省開始策劃“下克上”的軍事政變。考慮到天皇是受到了投降派的蠱惑,因此青年軍官們計劃動用軍隊包圍皇宮,切斷皇宮和外界特別是和電臺、報館的聯系,然后逮捕投降派官員讓主戰派官員進諫天皇,以期天皇改變主意,讓戰爭繼續進行下去。 8月14日下午,反對投降的青年軍官們在得知天皇將于明日中午12時向全國宣讀投降詔書的消息后,一伙人再也沉不住氣,當中的首領煙中少佐和其他軍官闖進了禁衛師團長森猛赳中將的辦公室,在要挾他支持政變無果后,煙中少佐拔槍擊斃森猛赳,找到他的印章,以他的名義調動部隊包圍皇宮并且占領廣播協會大樓,切斷了宮內省的電話線,逮捕和關押當時負責錄音的NHK職員18名。 通過審問,煙中少佐一群人弄清了終戰詔書錄音已經完成的事實。為了找到天皇錄音膠盤,他們對皇宮進行了大搜索,然而,由于內大臣木戶幸一早有所防備,叛軍怎么也找不到天皇宣讀詔書的錄音帶,而且對叛軍形勢不利的是,他們的政變得不到更多人的支持,反對叛軍的日本憲兵也正在趕來的路上。 到15日凌晨3時半,接到偽命令的部隊長官到達東部軍司令部,高島向他們宣布了包括森赳被殺害、偽命令無效、東部軍接管近衛軍團指揮權以及立即解除皇宮包圍在內的命令。至此,政變軍人的計劃已幾乎破滅。15日早晨6時許,趕來的東部軍管區趕走了叛軍,政變正式宣告失敗。少數死硬分子仍坐在皇宮廣場不肯走,煙中少佐和死黨椎崎二郎在散發自己手上的傳單后,煙中少佐舉起曾經擊斃森猛赳中將的手槍對準自己扣動了扳機,椎崎二郎則抽出軍刀向自己的腹部戳去。 15日12時,日本國歌《君之代》放完后,全世界的廣播里響起了日本天皇沉重而無奈的聲音:我帝國接受彼等聯合宣言之各項條件……至此,日本正式宣布投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