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場為什么日軍可以壓制住美軍。美軍老兵如今回憶起來,也表示日本發明的這項武器。當時令所有美軍都頭疼不已。這個神秘的武器就是擲彈筒!它的作用就是可以將手榴彈最大程度的投擲出去,其投擲的距離是人為投擲的三到四倍!不僅如此,這個擲彈筒可謂是日本獨創,二戰期間基本無法看到其他國家擁有這個武器,這也導致日本具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日本方面很清楚的直到,己方士兵的基本投彈距離都在35米左右。因此在1921年,日本陸軍研制了一種獨特的“十年式擲彈筒”。該擲彈筒重2.6千克,長度為249mm,方便攜帶,機動性強。在經過一系列改動和進化后,這門“十年式擲彈筒”投彈距離可以達到驚人的175米,這已經遠遠超過一般士兵的投彈距離。這種高機動性的擲彈筒,日軍一個師團居然就裝備了500具,數量驚人。在這種裝備的加持下,日本步兵隊伍就有了很強的火力壓制力。在戰役中屢屢取得優勢。這種擲彈筒也被美軍稱為“膝射小炮”,原因就是美軍看其構造一位只需要膝蓋頂著炮筒,就能發射出手榴彈,距離還遠的離譜,不過這玩意兒是不能頂在膝蓋上的,要頂在膝蓋上發生,后坐力能把骨頭給震碎了。擲彈筒對技術成熟的日本來說,造價只有步槍的四分之一,并且九一式榴彈的造價也非常低廉,而就是這兩個低廉造價的武器,卻發揮了非常大的用處。 從1925年這種擲彈筒的出現,一直到1937年日本停產。期間一共生產了7000具擲彈筒。十年式擲彈筒是日本研制第一款擲彈筒,肯定具備很多能夠改進的地方。經過改進后的擲彈筒被稱為八九式擲彈筒。其構造也更為先進。射程也更遠,有效射程為500米左右,最大射程可達到800米。升級過的八九式擲彈筒也成為日軍在二戰中的主要擲彈筒。另外擲彈筒后來也被稱為超輕型迫擊炮,因其功能于迫擊炮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說就是威力減弱,機動性更強,射程較近的迫擊炮。可以說日本研制的擲彈筒,也算是迫擊炮技術的初代具現吧。 擲彈筒的出現,體現了日本在戰爭中科研發明的強大能力。也促進了更高級的武器迫擊炮的出現,不可否認的,每一項偉大的發明,都是從點點滴滴的不起眼開始進步的。世界的科技發展能走到今天,也離不開前輩們的努力,雖然戰爭給前輩們帶來了巨大的傷痛,但這些歷史卻驚醒著我們珍惜現在的和平,戰爭的激勵博弈,也促進科技的快速發展。希望我國在如今相對和平的環境下。也能繼續努力發展科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