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來認識下這個疾病 大多數髕骨脫位患者,外傷只是誘因,根本問題在于先天發育 一、外傷 絕大多數髕骨脫位的患者都有外傷史,尤其是遭受屈膝外旋體位的暴力。比如進行羽毛球運動時,扭轉膝關節接球,比如車禍外傷等。這時候膝關節通常腫痛明顯,有部分髕骨脫位可自行復位,有些脫位需要在骨科醫師幫助下復位。外傷通??闪顑葌润x股韌帶斷裂。 二、股骨滑車發育不良 有研究報道,85%的髕骨脫位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股骨滑車發育不良,這屬于先天發育的問題,正常發育的股骨滑車是能包容髕骨的正?;顒拥模欢胁糠秩说墓晒腔嚢l育是有欠缺的,沒有發育成正常的凹面結構,而是成為平坦的甚至的凸起的滑車,無法與髕骨形成正常包容的髕骨關節,因而容易脫位。 三、高位髕骨 這也是一種先天性的異常,高位髕骨的評估方法很多,不同的醫師會用不同的測量方法,無論采取何種方法,都是為評估髕骨距離脛骨平臺的距離是否增加,距離增加則為高位髕骨。 四、脛骨結節過度外偏 脛骨結節為髕韌帶的止點,脛骨結節過度外偏可以導致Q角(即股四頭肌夾角,從髂前上棘到髕骨中點連線代表股四頭肌牽拉力線,從髕骨中點到脛骨結節連線與股四頭肌牽拉力線相交之角即為Q角)增大,從而加大髕骨向外側移位的趨勢,較小的力量就可以導致髕骨向外側脫出。 出現髕骨脫位 第一步,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第二步,如有外傷史應石膏固定,消除腫脹 第三步,完善相關檢查(膝關節正側軸位片,膝關節CT,膝關節MRI) 第四步,臨床癥狀結合影像結果,制訂治療方案。 保守治療:初次脫位患者,未合并內側髕股韌帶損傷、骨折及先天發育不良患者可行石膏托外固定,消除腫脹,物理治療,康復訓練等治療方案。 手術治療(出現以下情況需行手術治療): 內側髕股韌帶: 內側髕股韌帶(MPFL)在屈膝20°時是防止髕骨外脫位的主要內側靜力穩定結構與股骨外髁共同提供60%穩定作用力。由此可見內側髕骨韌帶在膝關節穩定結構起到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傳統收拾方式:切開行關節囊緊縮、外側支持帶松解術。因其切口大,恢復慢,高復發率等缺點,已逐漸被關節鏡微創手術方式取代。 微創關節鏡手術(關節鏡下內側緊縮外側松解術、關節鏡下行內側髕股韌帶重建 外側支持帶松解術、關節鏡下行內側髕股韌帶重建 外側支持帶松解 脛骨結節內移抬高) 關節鏡下內側支持帶緊縮外側松解術 適應癥:青少年骨骺未閉的情況,為避免損傷骨骺,其髕骨脫位的治療方法主要集中于軟組織手術方面。 優點:應用關節鏡下內側支持緊縮增強術治療青少年髕 骨脫位臨床效果良好,不需要骨道,不涉及骨骺,且創傷小,手術時間短,術后康復 較快,術后瘢痕小,容易為青少年髕骨脫位患者和家長所接受, 對將來可能需要的二次手術無明顯干擾。 缺點:此手術方式為過渡手術,仍有較高的脫位風險,并未糾正潛在的脫位因素。 關節鏡下行內側髕股韌帶重建 外側支持帶松解術 適應癥:首次脫位后出現MPFL斷裂及所有復發型髕骨脫位,但對于合并多種發育異常的嚴重患者,如高位髕骨(caton指數大于1.2),TT-TG>20mm,及膝外翻角度>10°等情況,單純重建MPFL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關節鏡下行內側髕股韌帶重建 外側支持帶松解 脛骨結節內移抬高 適應癥:復發性髕骨脫位、年輕患者、骨骺閉合、無髕股關節痛,髕股軟骨2度或2度損傷以下、脛骨節結過度外偏(TT-TG>20mm)。 術后當天及第一天:麻醉消退后,開始活動足趾,踝關節,如疼痛不明顯,可嘗試收緊大腿上側肌肉,即四頭肌。 術后第三天拔除引流管后,佩戴支具下地,行負重練習及肌肉力量訓練。 術后一周傷口及膝關節功能達標可行出院(手術切口無紅腫滲出、膝關節自如彎曲至90°,下肢無明顯腫脹,下地負重無障礙等)。 術后兩周拆線,支具佩戴至4-6周。 (詳見南昌市洪都中醫院運動損傷及關節公眾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