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好多人在寫喬治王子的課程表,一天上多少多少課,一番雞血以后大家又去報名了各種補習班...喬治王子只有一個,喬治王子負擔的責任和我們不同,我家的孩子不是喬治王子,5歲的普通孩子更喜歡的是什么你知道嘛?反正不是喬治王子,那是你喜歡的不是娃喜歡的,可能會是佩奇弟弟喬治懷里那只恐龍。 我的公眾號里聊的最多的話題,美容,買還有就是小娃的教育。教育這個事情每個階段有不同的重點,小的時候訓練他們的發育能力,大了總結來說就是讀書,現在的小孩也挺辛苦的,童年都沒,哪像我們小時候那么自由快樂。 上周去小娃學校開了明年上小學前的家長會,再上一次開家長會是她進幼兒園之前,中西兩種教育差距非常大,兩種都有人說好也都有人說不好,應試教育符合我們人多的背景,想要在人群中往上走用題海戰是一種篩選方法,從兩三歲就開始教育,哦,不,可能更小一歲開始早教的都有,一路往上讀沒有上限…這話題我聊不下去,太苦了看不到頭。 今天我想和你聊聊的是土澳上小學前的家長會上老師和家長們說了點什么。5歲小朋友們上學,學校分私立和公立兩種,還有教會學校這個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中,我們家不信教。 我目前選的是公立,我們對口的那所學校在公立里的教育質量算非常不錯的。之后是不是考慮私立呢,我想等她讀書以后再看。公立學校比較多的功夫花在讀書上,私立學校各種方面都會涉及。公立學校對本地人來說是免費的,私立需要自己出錢,從海外學生角度去讀公立和私立的花費幾乎相差不大,都是自己出錢(并不貴),土澳學費沒魔都那么貴,看過魔都學費再去土澳讀書,給你省了幾個限量版愛馬仕! 開家長會前我也是焦慮的,老師會不會叫我們先回去教拍皮球,還是跳繩?我又沒讀過土澳的小學,肯定是想太多和焦慮的。 進去家長會禮堂,里面大概有幾百個家長,有帶孩子一起來參加的,氣氛自由,歡樂而喧鬧,從進校門一路都有老師們給你指路打招呼。家長會時長一個半小時,最后大概開了2小時才結束,講了點什么呢?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 文字你們可以自己看,我都拍的很清楚。 在開始之前老師先問了家長們一個問題,你認為成功是什么?每個人都需要思考這個問題。 5歲小朋友是什么樣的? 5歲的小朋友天天都在想著玩玩玩,屁股根本是做不下來的。不要和他們談的太深,他們每一秒的情緒都是不一樣的,根本不記得前一分鐘你為啥又對她生氣了。 同樣年齡的女孩和男孩在發育程度上是不一樣的,這點很重要。說到這個問題到底是讀混校好還是讀女校好這個問題我至今還沒思考出答案,女孩子多的地方容易搞小圈子,混校又擔心提前跨入感情的事情。孩子小的時候操心他們不要談戀愛啊,大了又追著他們怎么還不談戀愛呀,爹媽真是一輩子操心。 爸媽陪伴的必要性 在不同的年齡段孩子對爸媽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我還聽到過一個說法,爸爸的形象會影響孩子以后的工作態度,而媽媽的樣子和她以后處理感情問題息息相關。想要栽培孩子你還需要先培養你自己,你才是榜樣。 5歲小娃的心里感知 為什么西方小孩普遍比較外向樂觀,這和爸媽有照顧到他們的心里需求有關。很少看到馬路上有吼娃的爸媽,再調皮的小孩爸媽都是耐心溫柔的和他們說話。他們小時候爸媽也是如此對待他們的,在他們長大以后他們也會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下一代。一個不經意的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土澳的幼兒園老師也從來不會吼孩子,好幾次看到老師追著孩子跑,抓他們穿襪子穿衣服,彼此很開心的追,但是不會吼。 不要拔苗助長而要持續增長 每個年齡階段有一個發育過程,你讓1歲的小娃去寫字,她根本連筆都無法握好。同樣5歲屁股坐不住凳子的小孩要專注的學習一個小時,最后生氣的還不是家長自己。也有學霸體質的孩子從小就能坐的住,那是人家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 小孩的社交 小孩進入了群體就開始了自己的社交,男孩子這塊發育慢一些,女孩子尤其明顯。今天回來說和誰是好朋友,明天說不做好朋友。這事從幼兒園就開始發生了,幼兒園老師已經勸過我們就當沒聽到,小孩每天的好朋友都不是同一個人,很正常,他們在探索自己的喜好,建立自己的擇友條件。 當天最重要的重點來了 一個字,玩。 5歲孩子是不是認識字,能不能背書,數學算的來不,不重要。玩是最重要的。玩是他們當下的一個學習過程,通過玩他們可以探索到很多新鮮事,會玩,玩的好的孩子,以后也會讀書,會玩是一種學習能力。 那要怎么玩呢? 爬樹,去公園,跑步,玩球,玩捉迷藏,玩樂高。最后那個是老母親發現的重點,終于有一個正經點的玩法了。可是這玩樂高,不是去上樂高課。 來個總結 在孩子身上多花時間而不是花錢;和孩子一起閱讀;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做比較;不要給孩子玩IPAD和手機;支持孩子們去玩玩的一身臟回家是好事說明他有努力;好好享受當下的時刻;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無窮盡的玩和無限的愛。 講完以上這些回到了第一個問題,你認為成功是什么? 我之前自己寫的答案是,快樂,享受生活,愛學習。 而老師給出了更多的描述。 我的思維并不算很焦慮最終還是會考慮到學習,而老師的方向更多的在培養一個情感完善豐富的人。 入學前的準備大概就是以上這些。比我猜想的要輕松簡單,不過這也是看年齡的,對這個年齡孩子而言進學校是他們一個全新的環境,適應了再走下一步。據媽媽群里過來人說全年是沒作業沒書本的,書包里裝的都是吃的。每天要做的是從學校選一本書回來讓爸媽給孩子讀繪本,各種范圍的繪本都會涉及,目的是帶領他們學習閱讀。當然這是聽說,我也沒讀過,具體的進展要一年后再寫了。 補充一些我的看法。 很多人都說國外的教育是快樂教育,這里說的快樂是看年齡的,在目前這個年齡段小孩的很多生長發育還沒到足夠,的確需要一些快樂,再大一點年齡的孩子里并不完全是輕松,適合的人做適合的事,有學習能力的孩子不滿足于輕松,他們也會自發的想要學更多。 專注力強的孩子能專注于學習也喜歡學習,而觀察力強的小孩相對讀書都會弱一些,可是最終觀察力強的人群會聚集起專注力強的人群合作做事。這段記得是李玫瑾老師說的,如果你有看過她的視頻應該記得這一章節。不同性格能力的人有自己擅長的方向,每個人是不同的。 是不是成為學霸和補多少課無關,學霸是一種性格,回顧一下我們從小班里的學霸都是類似的,而他們并不常常在補課或者是根本不補課。學霸和家里本身的原生家庭,學習環境都有關系,每個媽都看得出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學霸,只是不想承認罷了。 相較于學習,佛系的我更關心的是一個時常被我們忽略的事,孩子的心里成長。現在的社會新聞中那些砍孩子什么的,追根一下是心里問題,正常人就算有壓力也不會用欺負弱小來發泄,更何況是一個個小小的生命。做爸媽的雖然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習,可還有一個心愿是希望他們能健康的長大,這里的健康不單單是身體,還有心理。我自己經歷過心里壓力特別大的階段,最后找了心理醫生幫我跨出了抑郁,之后就會特別喜歡看這方面的書。考試考不好沒事,人生的考試多著呢,而心里要是跨不過去那就危險了。 給孩子布置任務,增加學習負擔之前你要想一想他們的心里承受能力是不是可以?就好比一次考試考砸了以后心里承受力強的孩子會繼續戰斗下一場,而承受力弱的則會久久走不出來影響了下一場,你說心里問題重要不? 5歲的孩子并不是每個都是喬治王子,天天排那么多課挨個上,喬治也很羨慕平民小孩有歡樂的童年玩玩泥巴不怕狗仔偷拍。 5歲我們先培養性格,建立認知,讀書可能是下一年家長會才會聊到的事情,總之別急,別焦慮,孩子啊需要慢慢來長大,現在需要的是玩。 把孩子養成你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別人眼中的孩子。 做媽的心操心小娃也操心購物車,半夜還在買護腰,暖寶寶,艾灸...自己過開心了,會少吼那么一丟丟。 【這是24k24k第544篇原創博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