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食、色,性也”,大概是說“喜歡食物和美麗的東西,是人的本性”。咱們中國人,對美食的追求,可以說是五千年來沒有停下追求的腳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光是咱們中國的八大菜系就夠牛的了,更別說還有滿漢全席這種集美食于一身的豐盛宴席了。 說到吃,《世說新語》里面有一則故事,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是什么東西呢?咱們來看看。 武帝嘗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饌zhuàn,并用琉璃器。婢子百余人,皆綾羅褲,以手擎飲食。烝豚肥美,異于常味。帝怪而問之,答曰:“以人乳飲豚。”帝甚不平,食未畢,便去。王、石所未知作。 說晉武帝到大臣王武子的家里去,王武子就給皇上提供了很多好吃的好喝的,這些食物都是用琉璃做的器皿裝著的。有一百多個婢女,都穿著綾羅綢緞做的衣服,用手舉著這些吃的喝的給大家。其中有一道菜,是蒸乳豬,非常的肥嫩鮮美,跟皇上平時吃到的味道不同。皇上就感到奇怪,問王武子這是什么原因呢?王武子回答說:“這是把人的乳汁給豬喝養成的豬(所以好吃。)”皇上聽了之后,心里憤憤不平,飯都都吃完,就離開了。這種做法,就連當時的兩個大富豪王愷、石崇都不知道怎么做。
咱們先來說說這琉璃啊,它可不是現在的玻璃,在古代的時候,琉璃是非常珍貴的,只有皇宮里才可以用,古人甚至把它算作一種寶石。王武子家吃飯用琉璃的器皿,可以說明他們家非常富有。 器皿也就算了,關鍵是他們家的一道菜——蒸乳豬——非常鮮美。為什么呢?因為這豬不是用一般的飼料喂養的,用的是人的乳汁,這可是嬰兒的待遇啊,吃得比人好啊,能不美味嗎?不過用人的乳汁來養豬,也是太奢侈了,所以來皇帝都看不下去了!你想啊,皇上富有天下,都不這樣做,你一個大臣,也太狂了吧!所以皇上飯都沒吃完,就氣呼呼地走了。
說到豚這個字,在古代時它的意思可不是指海豚,它的意思是小豬,對,是小豬。你可要記住了啊! 王武子是很過分的,但是,據說到了咱們新中國建立之前,在四川有個大地主,叫劉文彩,他更過分。他每天不喝牛奶,不喝羊奶,一個老男人了,竟然每天也喝人奶,像小孩子一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你可以去研究一下!
在清朝的時候,還有一個叫年羹堯的大將軍,他也是個奢侈的“美食家”,據說,他吃大白菜,只吃里面那一點點菜心。他喜歡吃豬里脊肉,就讓人拿著木棍不停地打豬的后背,等到慢慢地把豬打死了,再把里脊肉拿出來吃,據說非常美味,但是也非常殘忍啊,怎么能這么對待動物呢?
不過真是惡有惡報,后來年大將軍飛揚跋扈,不聽皇上的話,就被皇上給弄死了。 好,今天這則故事里,有幾個字的意思你要記住哦,非常重要! 以手擎飲食。擎是用手托、舉的意思。擎天柱就是能舉起天的柱子啊! 烝豚肥美,異于常味。烝在這里就是“蒸”,兩個字一樣,是通假字。異是不同的意思。 以人乳飲豚。飲,在這里讀四聲,是給……喝的意思。 帝甚不平,食未畢。畢的意思是完。 一定要記住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