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專權 上次咱們說那個代表外戚勢力的跋扈將軍梁冀被皇上聯合中常侍給干掉了。中常侍是一種官職,是皇帝身邊的近臣。當時參與懲處梁冀的中常侍,是皇帝身邊的宦官。 宦官其實就是咱們經常所說的太監,太監在咱們中國出現得很早,據專家研究,大約在夏朝商朝的時候就有了。從他們出現的那一天起,因為在君主身邊工作,其中很多人得到了君主的寵愛,大權在握,成為了權傾天下的人物,比如說秦朝時指鹿為馬的那個趙高。 在東漢時期,當外戚勢力強大,掌握朝政大權的時候,皇帝的心里是非常不開心的,但是,他深居皇宮,和外面的人聯系很少,所以即使他想除掉外戚勢力,也難以找到可以幫助自己的人,于是,天天在他身邊工作的那些宦官們,也就成為了皇帝依靠的對象。東漢時期最早掌握大權的太監是鄭眾,他幫皇帝鏟除了竇憲兄弟之后,開始參與朝政,掌握執政大權。咱們熟悉的那個造紙的蔡倫,作為太監,也做了些不該做的事情,他幫助竇太后陷害后來的漢安帝的祖母宋貴人,成功之后,還被封侯。當然了,后來漢安帝上位,蔡倫因為害怕被秋后算賬,自己自殺了。 初,梁冀兩妹為順桓二帝皇后,冀代父商為大將軍,再世權戚,威振天下?!?/span>帝逼畏久,恒懷不平,恐言泄,不敢謀之。……于是更召(徐)璜、(具)瑗等五人,遂定其議,帝嚙(單)超臂出血為盟。于是詔收冀及宗親黨與悉誅之。悺、衡遷中常侍,封超新豐侯,二萬戶,璜武原侯,瑗東武陽侯,各萬五千戶,賜錢各千五百萬;悺上蔡侯,衡汝陽侯,各萬三千戶,賜錢各千三百萬。五人同日封,故世謂之“五侯”。自是權歸宦官,朝廷日亂矣。 ——《后漢書》 外戚梁冀一家權傾一時,威震天下,當時的皇帝恨得牙癢癢,但是因為自己實力不夠,只能敢怒而不敢言。等到有了機會,他就召集了身邊的單超、徐璜、具瑗等太監,來了個“咬胳膊為盟”,大家齊心協力,把外戚梁冀家族都給滅了?;实蹔Z回了權力,宦官們鏟除外戚有功,皇帝自然就給他們高官厚祿,重重地賞賜他們:單超他們五個太監都被封為萬戶侯,各自賞錢1300萬。 時間長了,這些人又大權在握,甚至為所欲為,惑亂朝政。比如有個叫孫程的太監,因為擁立皇帝有功,被封為萬戶侯,這家伙,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甚至敢在皇帝面前呵斥大臣。這時候,皇帝們又發現太監們也不好管了,也威脅到自己的地位甚至生命了,他們就又想鏟除太監。那依靠誰呢?想來想去,又只能依靠自己的外公、舅舅或者岳父和大舅子、小舅子等人,這樣,外戚又上臺了,又來把持朝政了。于是,外戚專權靠宦官,宦官專權靠外戚,這樣循環反復,形成了東漢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當然了,不管哪一類人才臺上,都不干好事,全都是任人唯親,誅殺異己,貪污受賄,搞得上上下下混亂不堪,這樣的朝代要是還能夠長治久安,繁榮昌盛,那簡直就是老天爺不長眼了。 當然了,宦官里面也不是百分百都壞,也有好的,比如這一個: 曹騰字季興,沛國譙人也。安帝時,除黃門從官。順帝在東宮,鄧太后以騰年少謹厚,使侍皇太子書,特見親愛。及帝即位,騰為小黃門,遷中常侍?;傅鄣昧?,騰與長樂太仆州輔等七人,以定策功,皆封亭侯,騰為費亭侯,遷大長秋,加位特進。騰用事省闥三十余年,奉事四帝,未嘗有過。其所進達,皆海內名人,……時人嗟美之。 ——《后漢書》 這個叫曹騰的太監,好像是股清流。他深得皇帝寵信,但又能保持自己高尚的節操,不貪污不受賄不專權不干壞事,當時的人們都贊美他。到底是他真的高尚呢,還是因為有個好孫子寫歷史的人故意美化他,其中原因,以后揭曉。 【別找了,都在這里了!】小學課內古詩詞詳解大全告訴朋友你“在看”,我讓你“好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