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系列 為你揭開人類史上 最殘酷戰爭的神秘面紗 自北歐海盜時代以來,挪威水道就是一條兵家必爭之地。 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鐵礦石又是德國急需的戰略物資。 因此,德國和英法都準備在北歐采取行動。 然而,德國更加迅速,1940年3月,希特勒就簽署了入侵丹麥和挪威的作戰計劃,代號“威悉河演習”。 打你需要招呼嗎? 1940年4月9日凌晨,德軍不宣而戰,派兩個裝甲旅入侵丹麥。 當日凌晨5點,丹麥國王召開御前會議,6點鐘做出向德軍投降的決定,號召人民“不要做任何抵抗。” 丹麥軍隊抵抗了四個小時,戰死16個人,德軍死了2個人,10人受傷。小小的北方鄰國就被德國占領了,幾乎兵不血刃。 丹麥在被德國占領的五年中,最激烈的反抗就是國王每天騎著馬在大街上跑一圈,告訴人民王國還在,因為它畢竟不是做德國的總督轄區,而是相當于傀儡國。 德軍入侵丹麥的同一天,挪威國王哈康七世,凌晨時分被人叫醒,說咱們作為一個中立國已經被強暴了,挪威進入了戰爭狀態。 國王睡眼惺忪的揉了揉眼睛,問出了一句啼笑皆非的話,“誰在打我們?” 挪威是中立國,為什么遭到進攻呢?挪威的維爾納克港是把瑞典鐵礦石運到德國的唯一不凍港。 這項礦產貿易對于德國的軍事工業至關重要,德國必須依靠瑞典的鐵礦石來生產武器。 同時,英法也非常希望切斷維爾納克的通路。對于挪威人來講,很不幸的是在盟國跟德國之間,他要選邊站。 誰都對它感興趣! 本來,希特勒沒打算搭理挪威,但是德國的海軍司令雷德爾將軍,跟希特勒講,進攻挪威可以使瑞典的鐵礦石運輸線得到保障。 另外,可使德國海軍在大西洋建立基地,否則,德國海軍就會像“一戰”那樣被封堵在波羅的海里面。 特別是1939年英國皇家海軍給了德國人一次羞辱,摧毀了在烏拉圭蒙德維地亞外海上的德國袖珍戰列艦——施佩爾伯爵號。 1940年2月16日皇家海軍在挪威的約星峽灣救出了德國商船阿爾特瑪克號上被俘的300名水手,阿爾特瑪克號是施佩爾伯爵號的補給艦。兩艦一艘被擊沉,一艘被俘虜。 這樣一來,德國人更感覺到海軍要有海外基地,希特勒對雷德爾的計劃感興趣。 同時,盟國也對挪威挺感興趣。這種情況下,德國進攻挪威就不可避免了。 德國的傘兵部隊迅速占領了挪威首都奧斯陸和斯塔萬格的主要機場,陸軍分別從維爾納克、特隆赫姆、卑爾根、克里斯蒂安松等地登陸。 德國空降部隊士兵 挪威不像丹麥,畢竟是幾十萬平方公里的一個大國,有北歐海盜子孫的血性,決心打擊侵略者。 但是他們的防御力量非常之可憐,既沒有坦克也沒有防空武器,海軍擁有兩艘世界上最古老的岸防艦,甚至比中華民國海軍都不如。 而且,這兩艘岸防艦1918年以后就沒離開過港口,快進博物館了。 它的國防部長主張和平主義,又有一個大間諜吉斯林跟德國人暗通款曲,軍隊總司令也很不稱職,只有國王哈康七世堅決要求挪威人勇猛抵抗。 送東西還能送錯地兒? 德國軍艦布呂歇爾號在進入奧斯陸峽灣的時候被十九世紀的加農炮猛烈轟擊。 別看大炮十分古老,但火力特別強,這艘軍艦在挪威大炮打擊下受重創,艦上的彈藥庫被引爆,1000多德國人被炸死。 可見,挪威士兵抵抗很頑強,但是畢竟眾寡懸殊,再加上挪威人對德國的新式打法不熟悉,所以失利。挪威國王撤退到北方的林海雪原當中。 在這種情況下,奧斯陸留下一個權力真空,賣國賊吉斯林就建立了偽政權,跟德國人合作。 吉斯林 英法軍隊在德國入侵挪威五天后到達了,但是,他們難有什么作為,裝備也很落后,任務執行的一塌糊涂。 英法兩軍之間的聯絡很不順暢,盟軍跟挪威人之間的聯絡也很不順暢。 沒有空中掩護,也很少有防空武器,對北冰洋地區的環境不適應,整個弄的一團糟。 更加離譜的是,盟國對挪威的地理完全不熟悉,運送物資的時候,要么送錯地,要么在路上就被毀了。這種情況下,挪威之戰不太可能打贏了。 此時,西線戰役爆發,英法聯軍保衛自己老窩去了。 盟軍在6月2號到7號匆匆撤退,哈康七世和他的政府跟盟軍一樣,漂洋過海,在倫敦建立了流亡政府,一直堅持到戰爭結束,挪威就此淪陷在德國鐵蹄之下。 這里更精彩 循跡曉講 循跡,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