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方式:在文章底部留言,獲取您的朋友對您的留言點贊,超8個?,即可獲得獎品。 最后三組,送完即止 人參養榮丸是《紅樓夢》中出現的第一個中藥,或者說養生品。是林妹妹平時吃的滋補之藥。 林妹妹為什么要吃這個藥呢?《紅樓夢》第三回,林妹妹進賈府的時候,就交代了林妹妹有不足之癥。不足之癥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抵抗力低下,免疫力低下。“不足之癥”在中醫上一般有兩種中氣不足和元氣不足(或者叫腎氣不足)。 人參養榮丸是由人參養榮湯制成的,由人參、黃芪、白術、陳皮、當歸、茯苓、白芍、肉桂、熟地、遠志、五味子、生姜、大棗、甘草等組成,有補氣益血、強心安神的功效,用于呼吸氣少、面色萎黃、形瘦神疲、食少乏味、毛發脫落、失眠心悸、婦女月經不調等。 人參養榮湯原出處《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原名“養榮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轉載更名“人參養榮湯” 材料:人參30克 人參:性平、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肺經、心經。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炒白術30克 白術(土炒):苦、甘,溫。歸脾、胃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炙甘草30克 炙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代,可解附子毒。 當歸30克 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白芍90克 白芍(麩炒):苦酸,涼。入肝、脾經。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炙黃芪30g 炙黃芪偏于補氣,長于補氣生血,適于肺虛氣短,氣虛血弱,氣虛便秘; 陳皮30克 陳皮理氣健脾,調中,燥濕,化痰。主治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或疼痛、消化不良。濕濁阻中之胸悶腹脹、納呆便溏。痰濕壅肺之咳嗽氣喘。溫能行氣,辛能發散,苦而泄水。 肉桂30g 肉桂:性大熱,味辛、甘。歸腎、脾、心、肝經。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泄瀉,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經閉癥瘕,陰疽,流注,及虛陽浮越,上熱下寒。 茯苓22.5克 茯苓:甘、淡,平。歸心經、肺經、脾經、腎經。利水藥;滲濕利尿藥。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熟地黃22.5g 熟地黃:味甘;性溫。歸肝;腎經。補血滋潤;益精填髓。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崩不止;肝腎陰虧;潮熱盜汗;遺精陽痿;不育不孕;月經不調;崩漏下血;腰膝酸軟;耳鳴耳聾;頭目昏花;須發早白;消渴;便秘;腎虛喘促。 五味子22.5克 五味子(酒蒸):溫;酸、甘;歸肺、心、腎經。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眠。 遠志15克 遠志(制):苦、辛,微溫。歸心、腎、肺經。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瘡瘍腫毒,乳房腫痛。 A:做法: 全部材料粉碎,拌勻 每日取(12克),加生姜三片,大棗二枚,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服。 B做法:就比較特殊了,我家太外公每到冬季(立冬)就開始服用。 黑木耳提前泡發 帶皮蹄髈一個,焯水 下全部藥材,姜拍散,紅棗一大把,蹄髈。 黃冰糖,大量(拳頭大小的四五塊) 各位參考,不習慣的就略過吧 大火煲開,小火煨制蹄髈酥爛 提出大骨棒(沒有放冰糖的朋友此時可以加鹽調味) 我太外公的服用方法是: 每日取2,3湯匙(如上圖),兌熱水稀釋服用 每九天燉這么一鍋,一個冬天就燉九次 數九嚴寒嘛,九九八十一天,一個冬天就過去啦 我太外公是睡夢中去世的,算是無疾而終吧 享年九十三歲,高壽吧 注意事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