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益峰 春節時候,筆者與族侄(正八品)上山祭祖。早年陳氏為石柱土司家族,手握重兵,占據大量寶地,其中一支的祖墳區域,為:眠象地。 側看眠象地 近看眠象地 石柱陳氏始祖為陳溫,陳栗之子,南宋時恩進士,宋元之交,中原大亂,宋主乃命溫與扶風人馬定虎同領兵進剿,及勝利班師。 不久苗蠻又起,溫與定虎又起兵大敗之,判復無常,宋主仍敕令定虎為石柱世襲宣撫司,陳溫任同知安撫司,陳氏后人世襲安撫使同知近六百年。 陳氏、馬氏世代統領石柱,解放后成立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確立石柱土家族的主要依據就是土司后裔馬氏和陳氏二家。 正面近看眠象地,穴在象眼的位置 側看墓穴 正看寶頂山下出脈結穴 側看寶頂山出脈結穴 龍從高嶺下來,頓伏前行十余里,沖起貪狼星為父母山,名為寶頂山,高大尊嚴,奇異秀麗,挺秀迥異,左右橫開大帳,帳闊十余里。脈從中間十字穿出,平崗行龍,星峰起伏,頓跌逶迤,層層開帳,左右扭動,形如生蛇下山。 鳥瞰眠象地結穴 行將結穴,到頭起斜體土星為穴山,正面看山頂平整,邊高邊地,形如眠象的背部,山頂地名為煙地坪(解放眼種煙的地方)。 坪下為懸崖,氣脈陡降,強壯有力。穴山左右開鉗,形如大的頭部和后腿,鉗中有微乳,乳-根部有石脈下垂,氣脈精煉,乳頭吐唇結穴,余氣拖得很遠。穴在大象的眼部。左右有砂如牛角彎抱。 近看陳氏祖墳 側看陳氏祖墳 側看陳氏祖墳 近看陳榮蕃和妻子馬氏墓地,平面為弧形條石砌筑的圓形墓冢(石柱清代嘉慶年間之間的墓,多是圓形的圓冢) 陳氏先祖陳榮蕃和妻子馬氏,分別前后下葬此地。后來陳氏后人幾輩人,都圍繞祖墳周圍下葬。 右側護砂上有巨石如印,白虎捧印 正面鳥瞰墓穴 側看墓穴溪水 大溝丙水來,小溝辰水,兩水夾出,同歸于亥口,水口位置有泉水常年叮咚作響,地名為:響水洞。辰龍入首,穴立乙山辛向兼辰戌分金。 站在穴上看明堂和朝山 兩側界水分明,牛角拱衛,龍虎彎環內抱,左右護砂上均有巨石聳立如印,高約三四米,白虎捧印,青龍執印。穴前遠處貴人為朝,朝山高聳挺拔。 鳥瞰墓穴 墓主陳榮蕃(蕃字輩,石柱 陳氏土司免職應該在治或者胤字輩,為陳榮蕃父親或者爺爺時候,失去土司地位),號用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去世,娶馬氏生三子:元才、徤(見)才、金才。逐漸開枝散葉,人丁興旺,枝繁葉茂, 單輩男丁近百人。 葬后一百五十年之后,陳氏第七輩開始出現官貴,最高為五品。 陳氏字輩:蕃才,美維家之珍,世益以德純。 側面近看墓穴 (1)、陳時芬,正五品(世字輩)。 (2)、陳孟吉,正七品。 (3)、陳仲聯,黃埔軍校十六期畢業, 團級。 (4)、陳益*,正七品。 (5)、陳朝*,從七品。 (6)、陳以*,從七品 (7)、陳以*,正八品。 (8)、陳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畢業,王牌985大學,相當于舉人,正七品。 (9)、陳德*,中國公安大學研究生畢業,從七品。 (10)、陳以*,電力公司老總,正七品。 (11)、陳以*,石柱縣民族中學教師。 (12)、陳以*,小學教師。 (13)、陳以*,石柱縣民族中學教師。 (14)、陳德*,石柱一中教師。 (15)、陳德*,小學教師。 (16)、陳德*,小學教師 (17)、陳德*,某銀行員工。 (18)、陳海*,縣醫院醫生。 其他還有財主數人,家資頗豐。 正面看墓穴 側看墓穴 側看墓穴水流 側看陳氏祖墳溪水 近期筆者介紹的部分案例案例,反對聲音很大,很多人認為高山地區沒有墓穴,因為穴前大水直出,這種地形直出白丁,窮丁,苦丁。這是書呆子的意見,高山地區,照樣出人才,照樣出財主,出官貴,此案例是最好的證明。 鳥瞰墓穴 鳥瞰墓穴 側看墓穴 側看墓穴來龍 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