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偉大的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到來之際,又一次看到經典電影《英雄兒女》,頗感親切,伴隨著那一幕幕熟悉的場面和優美的旋律,我又一次陷入了往日的追憶之中。 可以說,我這一生中看的最多的電影恐怕就是這部《英雄兒女》了,從小時候起,每當父親的部隊播放電影時,父親總會把我們子女帶去看,當時正值六十年代的“文革”時期,整個中國的文藝舞臺都被八部樣板戲占領,而只有部隊可以播放諸如《英雄兒女》、《上甘嶺》等這樣的鼓舞軍隊斗志的電影,因而就這么幾部電影反復看,對于部隊來講無疑仍然具有很強的宣傳鼓動作用,可以說,這部電影記載著我兒時對電影的大部分印象。 一九七八年代底,中越邊境戰事一觸即發的時候,父親所在部隊也接到抽調兵員前往南疆參戰的任務,記得那段特殊的日子,部隊幾乎每個一兩個星期,就播放八一電影廠的軍旅電影,其中最多的就是這部《英雄兒女》,許多已經被批準赴南疆參戰的戰士就是佩戴大紅花,看完這部電影后登上軍車出征的,那難忘的一幕令我感動不已,而哥哥也是在那時候從插隊的農村參軍出發的,臨行前,部隊大院特意為這一年參軍的軍隊干部子弟送行,廣播里播放的也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歌,目睹著有些悲壯的場景,我下定決心要想他們一樣報效祖國,不能不說這部電影的影響。 一年后,也就是一九七九年的十一月,我在父親的召喚下,第一個報名應征入伍,像哥哥那樣踏上從軍的路,因為這一年征兵特別的困難,剛剛過去的戰爭硝煙未盡,父親需要我站出來,我毫不猶豫,誰讓我是一名軍人的后代。 當兵的四年中,同樣看的最多的是這部電影,雖然早已爛熟于心,但是從一名老百姓到軍人的轉變,看這部電影的心情和體驗也截然不同。每當看這部充滿革命的英雄主義的紅色主旋律電影時,心情總會被激發,當電影放完時,每一個戰士的情緒都是高亢的,我們不止一次的看玩笑說,倘若現在讓我們上戰場,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嗷嗷叫的沖上去,義無返顧,這,就是一部電影的魅力。 難忘的場景、難忘的旋律,承載著我們這一代人那曾經擁有的蓬勃朝氣和青春記憶,感謝電視臺播放這樣的主旋律電影,應該多播放這樣的老電影,讓經典繼續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向偉大的抗美援朝老兵致敬!向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致意!精神不朽,豐碑永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