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在就是在戴姆勒混個臉熟,大家不要想太多啊! 近日,吉利董事長李書福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的新聞刷屏了,作為奔馳的母公司,此事引起的熱議無非就是“吉利控股奔馳”、“奔馳是中國的了”這種很燃很熱血的傳聞。然而現實是,李書福只是在公開市場買了戴姆勒9.69%的股權,事情就是這么簡單! 其實去年就有吉利收購奔馳的傳聞,但是想想也不靠譜啊。好吧,那就以個人的身份去股市買戴姆勒的股票。這不就是一個大散戶么,所以現在就說李書福能影響戴姆勒還為時尚早,不過管理層或許有一席位! 那么,戴姆勒到底有什么,值得李書福硬要一根筋的往上靠? 可以看到的是,這幾年李書福和他的吉利團隊一路買買買,從沃爾沃到倫敦出租車,再到寶騰、路斯特、太力飛行汽車,可謂無往不利。從這些收購或投資中,對吉利品牌和技術也確有很大的提升。 至于戴姆勒和奔馳,雖然坊間流傳的大多是吉利蛇吞象的野心,但我想舒服哥更多的想法可能還是爭取技術和戰略上的合作吧。 傾慕奔馳設計由來已久 有人說奔馳是“贏在顏值,輸在價格”,其實這話也沒錯!奔馳全系車型都可以稱得上是顏值擔當,小到CLA,大到G級,沒有一款車的顏值為它的品牌拖了后腿。 再回過頭來看吉利,無論是早期的自由艦還是現在的帝豪,其實一直都有類似奔馳的元素,特別是前后大燈設計,可見,吉利對奔馳的傾慕之心不是一天兩天了。 而奔馳的內飾也是在BBA三大品牌中最拿得出手的,簡單來說,就是善于營造一種優雅高貴的感覺。又由于汽車發明者的身份,奔馳在自身定位上更樂于突出表現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崇高的地位,這就使得奔馳的品牌形象明顯超越了寶馬奧迪,所以喜歡奔馳的人特別多。 而如果吉利真的能夠與奔馳合作,對于吉利品牌形象的提升也會大有幫助。 硬件技術皆可借鑒 借助沃爾沃的幫助,吉利在平臺和底盤方面有很大的進步,但發動機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沃爾沃本身也沒有變速箱技術,所以吉利的DCT是源自格特拉克。 而梅奔的特色就是什么都能造,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這三大件全是自己產的,而且評價還不錯,至少寶馬都沒這個能力,其他整車廠有如此全面技術的也不多見。 可能有人覺得寶馬至少有一副運動的好底盤,奧迪有牛逼的quattro和大燈,但奔馳給人的感覺一直很模糊,似乎沒什么特色!可不要忘了,奔馳的定位是豪華與科技,就像法拉利與勞斯萊斯,難道我們要說勞斯萊斯的三大件不如法拉利? 而且如果你真覺得奧迪的quattro就是最牛逼的四驅系統,那提醒你一句,奔馳有烏尼莫克…… 所以,如果吉利能夠從奔馳那里哪怕拾到一點牙慧,也夠它吹噓好久了! 戰略合作是重點 當然,現在要說技術合作可能還有點難,但要說戰略合作卻容易得多! 自主品牌中,比亞迪一直堅信家用車只是小道,商用車才是王道!江淮也是有客車和卡車產品線的,奇瑞除了商用車甚至一直想發展造船業務……對于這些大型制造企業來說,產品種類自然是多多益善。恰恰奔馳也有龐大的產品線,除了轎車、SUV,還有大客車,奔馳的重卡也是世界前三的水平,吉利沒理由不往這方面想啊! 拋開這些可能的設想,目前能看到的,吉利與戴姆勒最有可能合作的領域就是新能源電動車了! 戴姆勒與比亞迪在國內合作的騰勢并不算成功,而在戴姆勒最新的規劃中,還要投資100億歐元擴大電動汽車產品陣容,再拿10億歐元打造電池生產網絡,在全球三大洲建6座工廠生產電動汽車,到2022年推出50多款電動汽車。 在這樣的情況下,戴姆勒完全可以在中國重新找一個合作伙伴,吉利現在也迫切渴望在新能源領域達成技術共享協議,為明年的新NEV政策做準備!那么,李書福現在的入股,也算是為吉利與戴姆勒將來的合作打開了一條路。 當然,還有一種猜想,李書福買買買的最終目標其實是創建一個可以與大眾、通用等全球性汽車集團相抗橫的中國汽車集團。 我覺得吧,去年戴姆勒集團凈利潤就超過了一百億歐元,所以無論舒服哥的最終目的是什么,年底分紅至少能大賺一筆!我們這種掙著幾千元工資的人就不要去操人家90億美元的心啦!奔馳永遠是奔馳,我還是買不起! 圖|網絡 ▼點擊下面圖片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