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至。 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 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 《二十四節氣解》載:"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 霜降此后,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開始降霜。 過了霜降,冬天也就即將開始了,此時,要重視身體的養生。 霜降至,食一味,吃一肉,飲一水,護一處,安度秋冬,少生病 食一味 ——咸味 霜降期間,飲食上,要注意“減甘增咸”的原則。 少吃甜味,以免脾氣過旺,損傷腎氣,適當食咸味,以補腎氣之健壯。 冬季要養腎,咸味入腎,咸味五谷、咸味五畜、咸味五果、咸味五菜以滋補腎氣,腎氣強則骨骼壯。 值得注意的是,要適當的吃咸,切莫過量食咸,過食咸味,亦會損害腎臟。 吃一肉 ——鴨肉 “補冬不如補霜降”。 霜降進補,鴨肉,絕對是進補首選。 霜降燥氣仍在,應平補,吃滋陰潤燥的食物。 鴨為“滋補上品”,生津養胃、滋陰補虛、清熱健脾。 鴨肉脂肪,分布均勻,易于吸收,是霜降時節,很好的肉類選擇。 鴨肉中含有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硫胺素、尼克酸以及豐富的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 霜降時節,可用鴨肉燜山藥吃,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山藥與鴨同食,滋陰補肺,效果尤佳,還可降低膽固醇,是霜降進補的上佳組合。 飲一水 ——植物茶水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個節氣,此后,天氣漸涼,進入冬季。 此時秋燥明顯,燥易傷津,泡上一杯滋陰潤燥的熱茶,對抗燥邪,還可驅寒暖身,是霜降時節的好選擇。 用蒲公英根、玉竹、桔梗、菊苣根,搭配成蒲公英玉竹桔梗茶,熱水沖泡代茶飲,滋陰、生津、潤燥、宣肺,促排毒,十分有益。 玉竹,是生津滋陰的佳品,被《本草綱目》列為上品,可滋陰潤肺,生津止渴,可改善肺陰虛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干舌燥、津少口渴等。 此外,玉竹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膚狀況。 桔梗,可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等,桔梗對于肺部健康十分有益,可以改善咳嗽,亦可潤肺排毒,減少肺部損害。 蒲公英,具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能夠消除口腔炎癥,有廣譜殺菌的效果,是“八大金剛”之一,可以消炎排毒,幫助肺部對抗炎癥,助力身體排出毒素。 菊苣根,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增強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身體排毒。 四者搭配在一起,潤肺排毒,消炎止咳,生津利咽,是對抗燥邪不錯的代茶飲。 護一處 ——雙腳 霜降時節,漸入冬寒," 寒從腳下生",此時,保暖首先要從腳開始。 除了做好腳踝保暖,不再穿船型鞋和薄襪,每天還可用熱水泡泡腳。 霜降時節,多用熱水泡泡腳,可驅寒暖身,通經活絡。 “寒從足生”,熱水泡泡腳,可驅除寒氣,舒筋活血,溫暖全身。 并且,熱水泡腳,還有助于腎臟健康,給腎補元氣,有益健康過冬。 泡腳,一定要泡透,這樣才能更好的刺激腳部經絡,更有益健康。 用38℃-40℃左右的泡腳水,摸過腳踝,泡到身體微微出汗,一般不超過30分鐘。 霜降時節,還要做好四件事 第一件:防寒邪,多保暖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 此時,氣候寒冷,一定要注意防寒邪,做好保暖工作。 穿衣方面,要注意腹部的保暖,以免脾胃受寒,引起腹瀉腹痛等不適。 晝夜溫差大,早晚適時增減衣物,對于老人和慢性病者來說,更應適時加衣。 第二件:增陽氣,要運動 霜降開始,自然界的陰氣開始瘋長。 如果,陽氣不足,無法滋養五臟,身體會感覺疲乏無力、怕冷怕風等。 霜降后,要增陽氣,動則升陽,如果,身體缺少運動鍛煉,靜多動少,則會陰氣過剩,傷害人體的陽氣。 動則陽升,讓肢體動起來,還要讓臟腑經絡都動起來,這樣才能充分地生發身體的陽氣。 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腳跟稍稍抬起,重心落在腳掌前2/3處,也就是涌泉穴上。兩臂交叉,在胸前環抱,全身都放松下來。站立15~20分鐘。 可促使人體氣血的通暢,還可以疏通腎經,補腎氣,有助于陽氣生發。 第三件:控血壓,防腦血管病 數據表明,氣溫每降低1℃,收縮壓升高1.3mmHg,舒張壓升高0.6mmHg。 寒冷秋冬,較大的溫差,對于高血壓者來說,更易發生腦血管并發癥。 霜降節氣,氣候變化快,氣溫驟降,冷刺激會使交感神經興奮,毛細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升高,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復發。 所以,霜降時節,一定要注意調控血壓,保持穩定,避免起伏過大,出現異常,及時檢查,切莫拖延。 第四件:保證好睡眠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最傷陰血的就是"熬夜"。 霜降,已經進入深秋的后半月。 秋氣傷肝,此時要滋養肝血,特別注意不要熬夜。 熬夜極傷肝血,肝血不足時,人容易在子夜失眠,脾氣急躁,甚至雙目干澀,指甲變薄,手腳發麻,上至心臟,下至大小便,都會受影響。 此外,霜降過后,天氣寒冷,很多人喜歡賴床貪睡。 睡眠時間過長,降低了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縮力,破壞心臟活動和休息的規律,時間久了使心臟收縮乏力,導致身體衰弱、無力。 因此,霜降時節,要避免熬夜,要也避免賴床不起,宜早睡早起,養成規律。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