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第一年是生長發育最快的一年,對于父母來說,更是具有挑戰的一年。除了要細心和具有耐心,你還需要知道關于喂養、健康、教育引導等方面的護理小技巧,一起來了解吧~ 0-1月齡 疫苗: 出生后在24小時內注射第一針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健康: 1、新生兒在出生后在5日內逐漸排出墨綠色胎便,期間經哺乳逐漸轉變為黃色質軟帶酸臭味的嬰兒糞便,并出現生理性體重減輕7%左右。 2、臍帶護理:臍帶一般會在出生后7~19天自行脫落,在臍帶未脫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潔干燥,特別是尿布不要蓋到臍部,以免排尿后濕到臍部創面。媽媽們一定要做好護理工作,每天用酒精擦拭消毒,避免發炎。 3、黃疸:生理性黃疸:出生后,新生兒開始用肺呼吸,多余的紅細胞被破壞而產生過多的膽紅素。而其肝臟轉化排泄膽紅素的能力差,致使膽紅素在血中過多堆積所造成的。出生后2-3天發生,7天達到高峰,14天時基本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病理性黃疸:在嬰兒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膽紅素濃度高,持續時間比生理性黃疸長,皮膚或者鞏膜易見發黃,應就醫。 4、出生15天后開始每天攝入400IU的維生素D。 5、勤剪指甲,防止寶寶劃傷自己臉蛋。 喂養: 1、盡早開奶,讓新生兒盡早、持續地吮吸,有利于刺激乳汁分泌,是保證成功開奶的關鍵措施,且可充分利用初乳(分娩后7天內分泌的乳汁),使嬰兒獲得更多營養和健康益處。 2、按需喂養,新生兒的胃容量很小,不宜喂得過飽,所以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喂奶,8-12次左右。 3、每次喂奶后需要拍嗝,喂奶后采用右側臥睡覺方式,預防吐奶、嗆奶。 睡眠: 1、這個階段的寶寶睡眠時間較長,同時也是發育最快的階段,基本上吃完奶后的時間都在睡覺,一般為16-20個小時。 2、睡覺不需要枕頭,枕一塊毛巾即可,3個月內的寶寶都不需要枕頭。 教育引導: 1、嬰幼兒早期智慧主要體現在動手能力上。而這階段寶寶手是握著的,要幫助孩子伸開緊握的手指,同時要給寶寶觸覺上的刺激,比如洗完手,用粗布、毛巾、絲綢,擦手,給予不同的刺激(不要給寶寶戴手套、衣服袖子也不要過長)。 2、0-3個月內通用訓練:早看黑白圖片,培養智力,距離眼鏡20厘米處,每周換一張照片,直至寶寶有反應。 3、0-3個月內通用訓練:陪寶寶發a、e等元音,訓練寶寶追視能力。 1-2月齡 疫苗: 接種第二次乙肝疫苗和第一次小兒麻痹疫苗。 健康: 寶寶出生42天以后,需要進行第一次體檢,這次體檢很重要,目的是為了檢測寶寶各方面的生長發育情況是否正常。 喂養: 這個階段寶寶的胃容量變大,仍然按需喂養,每個乳房喂奶10—15分鐘,一天8-12次左右,間隔2-3小時喂一次,并逐漸養成規律性的按頓喂養的好習慣。 睡眠: 1、不需要枕頭,1-3個月內的寶寶睡眠總時長約為16個小時。 2、不宜用搖晃的方法哄睡,影響腦部發育。如果需要哄睡,應保持搖晃幅度小、有規律且動作輕柔舒緩,10分鐘左右,也可以使用搖籃或者嘗試安撫奶嘴。 教育引導: 1、45天-3個月內寶寶按此訓練:可以訓練寶寶抬頭,每天兩次,每次10秒鐘,每次俯臥時間不宜超過一分鐘 。 2、其他:參考3月內通用視覺、發音訓練。 3、一些可能的表現:對聲音做出反應;盯著人臉看;發出“嗚嗚”、“啊啊”的聲音;微笑等。 2-3月齡 疫苗: 第一次輪狀病毒疫苗。 健康: 1、鹵門在此期間閉合。 2、給寶寶做按摩,洗澡后做撫觸按摩,有效促進神經系統發育和鍛煉寶寶的感覺系統(益智)。 喂養: 1、喂養次數可以稍微減少,8-10次,一天的奶量在700-900ml左右。 2、在這個階段寶寶可能會出現厭奶的情況,但是精神狀態良好,一般會短的3、5天,長的半個月,爸爸媽媽不用擔心,不要強迫喝奶,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幫助寶寶多喝奶。 3、控制夜奶次數在2次左右,為后面斷夜奶做鋪墊。 睡眠: 1、這個階段寶寶視覺聽覺都發生明顯的進步,不再只滿足吃睡,可以上午、下午睡1-2次,晚上睡2個時間長一些的覺,培養規律作息。 2、預防寶寶偏頭睡。 教育引導: 1、這個階段寶寶開始注意自己的小手,會吮吸手指和玩自己的小手,寶寶通過這種方式滿足口欲和安撫自己,家長不要制止,洗干凈手即可。 2、訓練寶寶大腦控制手的運動,有利于增強記憶力。練習抓、握、搖、捏等動作,刺激寶寶“夠物”行為發生,讓寶寶明白只有動手,才能拿到玩具,滿足興趣。 3、其他:參考3月內通用抬頭、視覺、發音訓練。 4、一些可能的表現:能抬頭保持一小會兒;微笑;發出“咯咯、咕咕”的聲音;可以用腿支撐身體重量;俯臥時可以抬起頭和肩膀等。 3-4月齡 疫苗: 3個月后接種第二次小兒麻痹疫苗和第一次百白破疫苗。 健康: 寶寶的視力還在發育過程中,不要過早地給寶寶看電視、電腦、手機等輻射較重的電子產品,周歲前一定要注意,時間最好控制在3分鐘內,電視距離2.5米以上。 喂養: 1、喂養次數可以稍微減少,7-9次,奶量增加,一天的奶量在800-1000ml左右。 2、減少夜奶次數,在1-2次左右,并逐漸嘗試斷夜奶,不行也不要強制。 睡眠: 1、三個月后可以將毛巾折兩三次枕,高度1厘米左右即可。 2、這個階段的寶寶一般來說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睡眠習慣,有些寶寶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都會睡上兩小時左右。部分嬰兒可以晚上可以連續睡5-6小時。 教育引導: 1、訓練寶寶視覺,準備純色的彩色圖片,教寶寶認識不同顏色。 2、訓練寶寶嗅覺。 3、寶寶游泳可增強免疫、肺活量,以及促進智力發育等。 4、聽三字兒歌學發音。 5、3-6個月前,繼續訓練“夠物”行為,并訓練雙手抓握、手眼口動作協調。 6、一些可能的表現:眼睛能追視物體;能認出媽媽的臉、味道、聲音;從俯臥翻身到仰臥;雙手拍打玩具等。 4-5月齡 疫苗: 4個月后,接種第二次百白破疫苗。 健康: 1、4個月后,寶寶自身帶的鐵消耗得差不多,可以開始補鐵了,若是已添加輔食的寶寶,可以食用含鐵米粉。 2、許多寶寶在4-7個月左右開始出牙了,要注意口腔衛生,給寶寶刷牙。有些寶寶會因為出牙帶來的疼痛出現厭奶現象,媽媽可以洗干凈手后用手指輕輕摩擦寶寶的牙床,幫助緩解。 3、寶寶出牙咬手的話,需要阻止,否則會影響出牙或牙齒排列不整齊,有縫隙。可用磨牙棒,或轉移寶寶注意力。 喂養: 1、喂養次數6-8次,奶量在800-1000ml左右。 2、4個月后是寶寶添加輔食的最早階段,不可早于4個月,但是一切都要以寶寶的發育情況來判斷,如果寶寶同時出現對大人吃東西感興趣、信號,媽媽可考慮添加輔食了,沒有必要拘泥于到底應不應該給寶寶添加輔食。 3、添加輔食從泥狀、糊狀的食物開始,易于消化。第一口輔食可以是含鐵米粉,不要添加淀粉類食物,之后遵循“由一種到多種、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的原則。 睡眠: 4-6個月的寶寶每天睡眠的總時長約14~15個小時,隨著月齡增加逐漸減少。這個時候的寶寶會開始慢慢養成正常作息時間,白天的睡眠時間會減少。 教育引導: 1、給寶寶聽兒歌,訓練寶寶發ma、ba等音。 2、4-6個月時可以在寶寶玩耍的小床上懸掛一些寶寶伸手可及的、容易抓握、帶有聲響的玩具,這樣可以逗引寶寶向左右側轉或向前抓握玩具,訓練雙手抓握、手眼口動作協調能力,也要引導寶寶將玩具從一只手轉換到另一只手,還可以準備一些面巾紙讓寶寶撕,以培養手指的靈活性,并繼續訓練“夠物”行為。 3、一些可能的表現:笑出聲;對你說話有反應等。 5-6月齡 疫苗: 接種第三次百白破疫苗。 健康: 5個月后晚上仍然無法入眠,不會自發微笑,需要關注是否是發育遲緩。 喂養: 1、喂養次數4-6次,奶量在7-800ml左右。 2、夜奶可以考慮斷了,逐漸控制在1次,或者偶爾不喂夜奶。 3、0-6個月無論是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一般情況都不需要額外喝水,遇到天氣炎熱、運動過后、空調房中哭鬧后、腹瀉等情況可額外補充。 睡眠: 培養規律的睡眠。 教育引導: 1、這個時候寶寶可能會開始有點小脾氣,一定要逐漸引導,讓寶寶自己學會安靜下來。 2、一些可能的表現:能區分色差較大的顏色;玩自己的手腳;知道自己的名字等。 6-7月齡 疫苗: 6個月后接種第三次乙肝疫苗和第一次A群流腦疫苗。 健康: 1、一般來說,半歲以后,要去醫院進行第二次健康體檢,檢查寶寶的發育情況,保證寶寶的身體健康。 2、6個月后可以開始補鋅,炎熱及疾病多發季節補,多吃含鋅食物。 3、注意口腔衛生,喝完奶后要清洗口腔,保護寶寶牙齒和牙床。 喂養: 1、喂養次數4-5次,奶量在700-800ml左右,先保證奶量,然后再添加輔食。 2、6個月后,寶寶將進入下一個發育階段,消化系統發育更成熟,營養需求更加全面,飲食結構更加豐富,所以添加輔食不要晚于6個月(脾胃虛弱的寶寶可根據情況延后1-2個月)。 3、不要用牛奶、酸奶代替配方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對1-2歲寶寶的喂養中有明確指導:普通鮮奶、酸奶、奶酪等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遠高于母乳,增加嬰幼兒腎臟負擔,不適宜7-12月齡的嬰兒,13-24月齡幼兒可以將其作為食物多樣化的一部分而逐漸嘗試,但建議少量進食為宜,不能一次完全替代母乳和/或配方奶。 睡眠: 大多數6個月后的寶寶已經可以連續睡5~6個小時,且腸道發育逐漸完善,已具備良好的條件來斷夜奶了。 教育引導: 1、給寶寶講故事和看彩色圖片書,重復講一個故事,看寶寶反應。 2、開始訓練寶寶獨坐。 3、寶寶可能會用假哭、假笑等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媽媽應根據情況,給予正確判斷,決定是否讓寶寶達成目的。 4、寶寶會因為有時候表現出扔東西的行為,可能已經意識到扔的東西你會撿回來,這時媽媽可以和寶寶互動,換一些不同材料的東西,并引導寶寶明白哪些東西不能隨便扔,同時可以訓練手部能力。 5、怕生的寶寶,應給予更多的關懷、陪護和引導。 6、一些可能的表現:能不用支撐坐著;把東西從一只手轉移到另一只手等。 7-8月齡 疫苗:無 健康: 不要吃過甜、過冷、辛辣刺激的食物,鹽、味精、醬油等調料在1歲前盡量不要接觸。 喂養: 喂養次數在4次左右,奶量在600-800ml。 睡眠: 7-12個月的寶寶每天睡眠的總時長約13~14個小時,隨著月齡增加逐漸減少。此時寶寶逐漸開始可以睡整覺了,在這個時期,為了寶寶更好的睡眠與生長發育,需要戒掉夜奶了。 教育引導: 1、7-9個月的階段,應訓練寶寶的“捏取”能力,讓寶寶對手指的控制能力從拇指轉到拇食指,更加精細化。 2、可以買一些帶聲響的玩具給寶寶玩(如小鼓),讓寶寶從形狀和聲音兩方面結合建立對物體的感知。 3、寶寶出現反復扔玩具的行為,不要阻止,意思是想與你交往互動,可以預備一些金屬勺、羽毛、紙等物件,讓他扔,感受和區分不同的質感。 4、開始訓練孩子使用勺子吃輔食,并訓練使用杯子(吸管杯、鴨嘴杯等)喝水,為了1歲以后斷掉奶瓶喂養,用杯子喝奶。 5、不要用天黑、鬼之類的嚇唬寶寶達到制止行為的目的,不然以后寶寶會怕黑、不敢獨處。 6、一些可能的表現:身體能夠前撲或者開始爬;能開始含糊不清地發出音節或說話;開始出現認生的現象等。 8-9月齡 疫苗: 8個月后可以接種第一次麻疹疫苗(有的醫院一歲以后)、第一次乙腦疫苗、第一次麻腮風三聯疫苗。 健康: 8個月仍沒有牙牙學語的表現,對藏貓貓游戲沒有興趣等,需要關注是否是發育遲緩。 喂養: 1、喂養次數在4次左右,奶量在600-800ml。 2、輔食可以嘗試面條、小饅頭等,不要吃高油、不易消化、膨化、腌制等食品,影響身體健康和智力發育。 睡眠: 這個階段寶寶睡眠趨于穩定,白天上午下午各睡一次,晚上睡個10-12小時左右。 教育引導: 1、不要急于讓寶寶行走,先鍛煉寶寶的爬行能力,對寶寶的身體協調能力很有幫助。 2、多和寶寶講話,創造一些單獨的環境交流,對寶寶的發出的聲音做出回應,有助于增強寶寶的交流欲望。 3、一些可能的表現:能用手指東西;開始叫“爸爸、媽媽”,可能還分不清,家長可以適當引導。 9-10月齡 疫苗: 第二次流腦疫苗。 健康: 1、少吃零食,以免養成挑食、偏食的習慣。不要吃巧克力、糖果等甜食,容易發生齲齒。 2、不要給寶寶吃堅果和大塊的蔬菜,避免寶寶出現咔喉的事故。 喂養: 1、喂養次數在4次左右,奶量在600-800ml。 2、訓練寶寶養成定時定量的吃飯習慣,這樣到了時間寶寶可以有自主進食的意愿,更利于喂養。 3、不要阻止寶寶用手抓食物,當寶寶學會用手指來抓食物后,可以把食物切成適當的大小,讓寶寶容易抓取。在這樣的過程中,寶寶既學會了獨自吃東西的方法,也養成了自己吃東西的習慣。 睡眠: 培養良好的、規律的睡眠習慣。 教育引導: 1、這個階段可以和寶寶一起看書、翻書。 2、可以給寶寶準備個玩具箱,引導寶寶玩了玩具后放回去。 3、和寶寶做游戲,激發寶寶的好奇心,比如讓寶寶搭推到的積木,找小球等。 4、10個月左右可以慢慢扶著東西,嘗試學習站立。 5、一些可能的表現:扶著東西走幾步;學習使用飲杯喝東西;用手抓東西吃;拿東西碰撞等。 10-11月齡 疫苗:無 健康: 不要給寶寶吃大人飯,大人飯的調味料過于豐富,所以非常容易造成寶寶偏食、挑食、難消化、營養不良的狀況。 喂養: 喂養次數3-4次,奶量在600-800ml左右。10個月后可以將輔食的次數增加到1日3次。 睡眠: 培養良好的、規律的睡眠習慣。 教育引導: 1、不建議使用學步車,可以讓寶寶扶著桌椅或者床沿嘗試走路。 2、10-12個月左右,訓練寶寶“投和扔”的能力,將不同顏色的球投入桶里,嘗試攪拌杯子里的水。好處:手眼結合,使寶寶的空間判斷能力變強,顏色區分加強。 3、給寶寶看一些簡單而色彩鮮艷的圖書,可以幫助認知的圖片。 4、適當地給寶寶營造獨立思考和玩耍的環境,培養專注能力。 5、訓練寶寶自己用勺子吃飯。 6、建議這個階段的寶寶能夠使用杯子(鴨嘴杯、吸管杯等)吃奶。 7、這個階段可以正確地叫”爸爸”、”媽媽”了,且寶寶能用手勢表示自己想要什么。 8、一些可能的表現:會擺手再見;用拇食指捏起東西;能夠不扶東西站立幾秒鐘等。 ![]() 11-12月齡 疫苗:無 健康: 幼兒的長牙周期都不盡相同,雖說應在約6個月大時長出第一顆牙齒,不過就乳牙而言,出牙的時間差距在半年之內都算正常,而恒牙萌出時間的合理差距甚至可延長至1年。所以,一般無需過度擔心,通常只是長牙時間的快慢不同,并不會影響到牙齒的功能。 喂養: 喂養次數在4次左右,奶量在600-800ml。《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1-3歲也要保持500ml的奶量。 睡眠: 繼續培養良好的、規律的睡眠習慣,對以后上幼兒園有幫助。且在11點-凌晨2點生長激素分泌旺盛,建議在9點之前就要開始睡覺了。 教育引導: 1、進一步鍛煉手眼協調、手指靈活能力,可以搭積木,要選擇2.5公分以上大小,避免寶寶吞咽,翻一些紙質較硬的書、布書等,插筆尖筆帽(筆芯去掉),訓練配對等。 2、陪寶寶看書識字,養成習慣。 3、訓練寶寶自己走路,摔倒了鼓勵寶寶自己站立起來。光腳走路有很多好處,比如能預防寶寶扁平足和腳內翻、外翻等。 4、建議這個階段的寶寶能學會會使用勺子。 5、訓練排便,剛開始每次2-3分鐘,1歲后逐步延長5-10分鐘。 6、訓練寶寶說話,12~24個月是寶寶口語的表達階段,應訓練寶寶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寶寶想要什么東西,不要馬上拿給他,應鼓勵寶寶表達自己的想法。 7、一些可能的表現:模仿她人動作;說個別單字或者詞語;能開始走幾步或者獨立行走;用彩色筆涂鴉等。 ![]() 附錄:寶寶的身高體重參考表 ![]() 更多育兒大全請點擊: 1-12個月寶寶喝奶量及哺乳知識大全,月月有差異,媽媽們可別瞎喂! 從6個月到2歲,寶寶怎么吃才健康?這些細節要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