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本支持熱插拔,早期為什么要移除?USB從1995年發明之初就支持熱插拔和即插即用。也就是即使電腦開機情況下,也可以隨時插拔。U盤發明早期說要移除后再拔出U盤,主要為了數據安全,早年的USB1.0,傳輸速度非常慢,而且USB傳輸是由握手過程來確認數據傳輸是否無差錯完成。在性能慢的USB1.0時代,看著進度條好像完成了,但如果立即拔出U盤,可能會丟失最后做ACK確認的握手過程,從而丟失部分緩存數據,導致整個文件損壞無法打開。這個情況應該有許多人遇到過,好不容易拷貝到U盤的文件,拿回家后,才發現文件打不開。同時,U盤寫盤的同時,突然斷電會對U盤造成物理傷害。 現在的U盤為什么可以不移除?現在U盤都發展到USB 3.0時代了,速度提升了N倍。U盤拷文件時,看到進度條的時間短非常多。U盤最后做ACK確認的握手過程也變得飛快,基本在進度條完成時,U盤基本就完成了所有寫入操作了。早期可能造成的錯誤,現在基本不會發生了。 正確插U盤:在電腦開機或者不開機的時候都可以插入,但如果U盤是啟動U盤,最好電腦開機后插入,免得開機過程電腦自動讀取U盤的安裝系統程序,如果已經安裝了操作系統,這一步顯得很多余。 正確拔U盤:只要確認U盤的寫入操作也已經完成。可以直接拔掉U盤,這和移除后拔出U盤沒有區別。移除后拔出U盤只是可以讓系統幫你確認對U盤沒有任何操作了,有的話移除操作會失敗。 總之,一定要移除后拔出U盤是上個世紀的說法,U盤本來就支持熱插拔,系統移除U盤操作,只是可以讓系統確認計算機對U盤的讀寫操作已經完成,如果自己可以確認,直接插拔沒有任何問題。 常規的正確操作是:如果是讀文件,關閉相關程序后直接拔就可以。如果是拷貝進來的文件,將拷貝進來的文件嘗試打開。確定拷貝進來文件沒問題,關閉文件后直接拔U盤就可以。如果不趕時間,先移除再拔也沒毛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