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古道”深藏于我省績溪縣家朋鄉境內松木嶺村東面的山云峽谷,鮮為人知,是古時經荊州入浙江的一條通道,也是松木嶺村人進山云嶺耕種和砍柴的外出通道。 山云古道東起松木嶺村五畝子,經上凸、山云洞、下過溪、烏石堆、上過溪、石屋下進入山云嶺腹部,翻越海拔1158米的山云嶺隘口就是荊州鄉下胡家村,全程約10余公里。古道由峽谷和盤山蹬道兩部分組成,其中峽谷部分因荊州公路開發一些古道被公路覆蓋,松木嶺至水屋下盤山蹬道均為原始路面,保存基本完好。 從山云洞的路徑沿古道進入峽谷。峽谷逼仄幽深,兩邊山崖峭立,刀削斧劈一般。仰首可望崖上草木點點,偶有松樹一叢叢,虬枝盤旋崖間,可與黃山奇松媲美。谷內的大小卵石矗立其間,如屋如床如桌如凳,錯落跌宕,似人似物似神似仙,千姿百態。當地百姓為之命名曰:“洋燈石”“官帽石”“臥佛石”“姐妹石”“仙人問天石”,還有“獅子站崗”“寬刀溝尖”“一線天開”“關公觀史”等奇異怪石。走在這些巨石間,不得不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徽州古人的想象力。尤其是一處土名為“石屋下”的巨石,下面的平石在上面巨石的遮擋下,面積竟有近30平方米,人們可以在此盡情放松躺著休息,令人嘆為觀止。 奔騰在巨石間的是大大小小的瀑布和碧潭,溪水沖泄而下,清澈鑒人。山巋然矗立,登高望遠,心境漸寬,心胸豁達,心中之郁自然隨風而去。行走在這清純不染、濤涌不竭的流水邊,滌蕩心扉,閱盡世間萬物的悠然淡泊之情油然而生。 與奇石秀水映襯的是松樹。似乎就是中國山水畫里畫的那樣,山云峽谷兩邊是松樹,盤旋在松林里的古蹬道更讓這幅畫卷有了靈氣,有了田園氣息。 山云古道由一塊塊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花崗石鋪成,整條路面有高有低、平仄不一。花崗石比徽州傳統青石板略粗糙,鋪成登山步道既結實牢固又防凍防滑。 山云古道從山云洞谷底至山云嶺隘口盤旋而上,像一掛折折疊疊的角尺嵌在濃密的灌木叢中,據說多達九九八十一道彎,在現存徽州古道中確是少之又少的。那時沒有公路,松木嶺先民進山去耕種和砍柴全靠肩挑背馱雙腳走天下,難怪現在有些老人談起來,還說進山云吃不消,至今仍傳有“山云高高,路子迢迢,山云搞柴,走來要嚎”之說。 如今的山云古道早已淡出原始的交通功能,作為松木嶺村人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辛勤勞作的歷史印記。 古道滄桑,草木葳蕤。期待著藏在深山里的山云古道這顆明珠早日掀開“神秘面紗”,為古老的山村注入新的發展生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