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 像一個布袋, 儲藏和消化食物, 看似強大實則十分脆弱, 暴飲暴食、三餐不定、喝酒...... 諸多習慣,易把胃折騰壞,埋下健康隱患。 天漸寒,要注意養胃 胃,對溫度敏感,怕熱也怕涼。 寒冷的秋冬時節,是胃病復發的一個高峰期。 稍不注意,受到寒冷刺激,就會誘發胃痛、胃脹等胃部不適。 寒冷邪氣,會直接侵犯損傷胃部黏膜,以致寒邪凝聚胃脘,胃氣失于和降。 所以,在天氣逐漸寒冷的秋冬時節,一定要格外養護好自己的胃,減少遭罪。 天漸寒,養好胃,少遭罪,遠離一物,常飲二水,謹記“三句話” 遠離一物 ——寒涼之物 胃,最怕寒,尤其是寒涼之物。 飲食入胃,一旦吃得過于寒涼,胃病易復發,甚至誘發新胃病。 此外,寒涼之物,容易損害脾胃的陽氣,易導致胃寒,胃脘疼痛等。 因此,想要養好胃,少遭罪,一定要注意,遠離寒涼之物。 常飲二水 一:溫開水 水,為生命之源,人體的健康離不開喝水。 而胃,喜歡溫熱,溫熱的白開水,是最佳選擇。 35℃~40℃的溫開水,是胃腸道感覺最舒服的溫度。 所以,喝水一定要喝溫熱的,尤其是晨起后,要喝點溫開水。 早起一杯溫水,可喚醒胃氣,溫胃養胃,有助于早餐的營養吸收。 二:熱茶水 茶水,調理脾胃,溫和持久,有著獨特的優勢。 溫熱的茶水,還可暖胃驅寒,對胃部健康,大有益處。 用一些養胃的小植物,搭配泡水,可驅寒暖胃,十分有益。 木山藥陳皮茶,泡水代茶飲,消炎殺菌,養胃止痛,保護胃部健康。 中醫認為,木山藥,入肝、胃二經,擅長清胃熱,止胃痛,對胃部健康有益。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木山藥,還可殺滅幽門螺桿菌,減少胃潰瘍的發病幾率,對于各種類型胃脘痛,也有改善之效。 陳皮,味辛、苦,入脾肺二經,理氣健脾,調中和胃,擅長改善脾胃氣滯證。 此外,陳皮所含的揮發油,可刺激胃腸道平滑肌,促進消化,排腸道積氣,增強食欲。 二者配搭在一起,泡水代茶飲,養胃殺菌,消炎止痛,殺滅幽門螺桿菌,改善胃炎、胃潰瘍,健脾和胃,效果尤佳。 謹記“三句話” 第一句:溫熱早餐不能少 養好胃,吃早餐,是關鍵的一步。 清晨胃酸較多,若沒食物中和,易損害胃粘膜。 所以,要養成吃早餐的習慣,并且謹記兩個重要的原則。 原則一,早餐的食物,最好選擇溫熱的食物,是最佳選擇。 胃喜暖,暖則散,冷則凝,凝則胃先受傷,脾即不運。 溫熱的食物,可很好的喚醒胃氣,有助于早餐食物的營養吸收。 早上起來后,吃點熱食,可很好的喚醒胃氣,有助于食物的吸收。 原則二,早餐食物要營養搭配,攝入足夠的營養,給身體提供一天的能量。 早餐要注意搭配,四大要素:谷類能量,蛋白營養,堿性豆奶,果蔬精華。 牛奶、豆漿,可任選其一。 谷類食品,吸收后分解成為葡萄糖,預防一夜睡眠后出現的低血糖現象。 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品,如雞蛋、豆制品、瘦肉等,也要吃一點。 另外,還要適當吃點水果和蔬菜,補充水溶性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還可以獲得所需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 多吃:全麥面包、饅頭、粥類、雜糧、豆漿、脫脂牛奶、雞蛋、蘋果、梨等。 少吃:油條、漢堡、蛋糕、餅干、薯條、火腿、方便面、碳酸飲料、汽水等。 第二句:護好腹臍別受寒 天氣逐漸轉寒,一定要護好腹臍,不要受寒。 腹部受寒會刺激腸胃之中的神經,減慢胃部的蠕動,易出現胃痛,胃脹等 此外,寒邪會使人體內陽氣減少,易損害脾胃陽氣,出現胃寒,胃脘疼痛等。所以,寒冷的秋冬,要注意給腹臍做好保暖,避免寒邪之氣尤其侵入身體內部。 睡覺時,要護好腹部,蓋好被子,避免腹部受寒,損害健康。 一旦腹部受寒,不但容易誘發新的胃腸疾病,還易導致老胃病復發。 尤其是,胃寒、胃脹等人,要格外注意腹部的保暖,夜晚睡覺應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第三句:早睡早起莫賴床 睡眠,也是養胃重要的一步。 首先,良好的睡眠,是修復胃的一劑天然的良藥。 好睡眠,要滿足不熬夜,不賴床,早睡早起,對胃部有益。 一旦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會削減胃屏障自保能力,大大增加胃潰瘍的機會。 保證睡眠,胃部才可得到很好的休息,進行自我修復,晚上十一點前要進入睡眠狀態。 此外,秋冬時節,早起的被窩,總是那么讓人留戀,容易賴床不起。 然而,賴床會打亂胃腸功能規律,長此以往,胃腸黏膜就會遭到損害,易誘發胃炎、潰瘍及消化不良等。 所以,清晨不要賴床,早起一點,做一份營養早餐,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最后,飯后半小時,養胃黃金期,堅持這樣做 1、早飯后揉腿 早餐后,用手反復摩擦膝關節,可使胃經通暢。 然后,按揉足三里穴5分鐘,生發胃氣、燥化脾濕,有利長壽。 2、午飯后揉手腕 午飯后半小時后,按揉手腕上的內關穴。 經常按摩,可緩解壓力和疲勞,減緩胃部腹脹感。 3、晚飯后揉腹 晚飯后,半小時左右,可揉揉腹。 經常按揉腹部,可增強脾胃功能,幫助消化,養胃健體。 邊按揉邊配合著緩慢的呼吸,能很好的疏通腹部氣血流通,緩解胃部不適。 腹部可以按揉,也可以輕微拍打震動腹部。 將手掌心覆蓋住肚臍,然后通過手腕帶動腹部抖動。 手掌是不能離開腹部的,通過快速的震動,可通行血脈。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