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華為人友善,但卻是個急性子,一遇到麻煩事就沒有耐心,折騰幾下沒有進展就放棄了… 最近小華求職遇到了兩家公司,一直糾結不知道該去哪一家,想聽聽我的意見。 “一家是業內有名氣的大公司,試用期1-3個月,試用期底薪4500,轉正之后有獎金和五險…” “一家是剛成立不久的小公司,底薪6500,沒有試用期和五險…” “你是怎么選的?”我問她 “我…哪個錢多我選哪個” “…….”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判斷,關鍵是看個人的需求點是什么。如果是尋求穩定,肯定去大公司比較可靠,現在市場競爭激烈,大公司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強,對員工自身權益也比較完善,但是晉升空間會比較小;小公司為吸引人才,開出的條件往往很誘人,但是由于各方面條件不太完善,常常一個人兼職好項工作,員工的壓力也比較大。 小華同學認為未來不確定性因素太多,眼下先選擇一個高薪工作,還是落袋為安比較好,這也無可厚非。但問題是你是否看到高薪背后潛在的風險,一般創業型公司雖然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但是各方面還不太完善,抗風險能力較弱,一旦企業出現問題,很容易再次面臨失業的囧境,自身是否能夠再次承受這種打擊呢? 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中,我們看待問題總是過于重視局部而忽視整體,導致得出的結論也有失偏頗,這背后涉及到一個思維方法—“系統思維”。 比如職場上我們經常出現類似情形:
工作中如果不會運用系統思維,遇到問題時,看似也采取了措施,但是收效甚微,可能還引起更多的問題。 一、什么是系統思維?
系統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式,將系統和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作為考察認識對象。簡單的說,就是從事物的全局出發去分析問題,而不只是單一的考慮其中的某個要素。 我們求職要選擇一家單位,要考察的標準非常多,薪資待遇、公司環境、企業文化、企業規模、未來晉升空間、通勤時間等等,每個求職者根據自身條件不同,可能還有很多其他要求。 有些要素可能我們面試時不會過多關注,但是不代表我們完全不考慮,如果工作時發現與我們的預期相差太遠,可能我們也不會選擇這家公司。 二、 系統思維是人的底層思維模式職場上我們經常看到面對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這背后其實是由每個人的思維方式所決定的。 某公司有笨笨、牛牛、花花三個員工,突然有一天公司宣布解散,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壞消息,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崩潰的,但是對這件事情每個人的反應又是不同的。 笨笨一聽說公司沒了,當時也很難過,但是僅過一天,又恢復了以前的狀態,每天躺在床上玩手機,對未來沒有一點計劃… 牛牛工作兢兢業業,一想到失業了,氣的兩天沒有吃飯,過了兩天又立即開始找工作,每天不停的面試… 花花是公司的老員工,對公司的各種問題早就看在眼里,這個消息對他來說并不意外。他并沒有急于找工作,而是在家里調整狀態,不斷的反思自己當前處境,并分析當前客觀環境,他認為現在就業壓力大,加上自身也積累了一定經驗,與其反復的找工作,不如干脆出來創業… 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不同的應對方式背后的邏輯: 笨笨是過一天算一天,屬于點性思維,很多職場的老實員工,每天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對其他事情一概不問。 牛牛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到焦慮,屬于線性思維。他遭遇挫折后就想立即反擊,否則就失去了對未來的掌控感。 花花對未來既有焦慮又有信心,屬于面性思維。他遭遇挫敗后并沒有急于反擊,而是認真思考為什么遭遇這種情況。 實際上這三種人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思維方式:
這三種人思維方式基本上代表了我們職場中的大多數,職場上具有系統思維的人很少,大多是企業的高級管理者,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有管理能力,敏銳的觀察力,能夠對市場反應快速做出判斷。 系統思維往往也代表了一個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比如對一個復雜問題的解構能力,而這種能力是通常是通過長期的社會實踐慢慢培養出來。 三、如何提升自身的系統思維系統思維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長期在工作中培養出的一種能力。 1、深入思考法 深入思考法即從觀察相似的個體事件到洞悉事件發展背后的規律。 系統思維是要求人們從一個個孤立的事件中,能夠看到事件之間的相互聯系和背后的發展邏輯,而只有對事件深入思考才能更接近事件真相。 (1)明確目的。職場中遇到問題,先要問問自己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再去尋求解決方案。 比如:今天在公司被領導罵了,先想想是自己的原因,還是其他客觀原因,如果是自己的原因,以后盡量避免類似事情發生。 新研發的公司沒有銷路,看看是自己產品設計問題,或是市場營銷策略問題,沒有滿足市場需求等等。 (2)跳出思維定式。職場上在處理一些復雜問題時,思維定式可以快速幫助我們分析問題,但是有時也阻礙了我們進行深入思考,影響我們創新能力。尤其是對于創意設計類型的工作,如果總是人云亦云,時間久了,將無助于我們自身能力的提高。 比如:開發一款新產品一定要突出自身優勢,不能完全照搬市場現有產品,這樣才有可能贏得市場的歡迎。 (3)多提問題。遇到復雜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既能解決問題,又能促使自己不斷深入思考。 2、反饋思考法 反饋思考法即打破原有的線性思維方式,形成一個有反饋回路的思考方式。 職場中在處理復雜問題時,我們往往會采用魚骨圖或者思維導圖等工具來幫助我們分析問題。 比如:剛剛接手一個項目突然延期了,我們分析其中的原因時就可以采用思維導圖。
然后我們再根據這些原因,一點點的分析每個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3、全面思考法 雖然我們都知道,公司是一個整體,但是在工作時仍然是從自身或從本部門出發,結果往往產生各種偏見,導致公司中的出現問題時,各個部門互相推諉甚至指責。 比如:公司行政部門策劃了一次旅游活動,但是將每個部門領導和員工住宿,完全分開安排,本意可能是讓員工們在一起可能更放松,讓部門領導住的更舒適。結果由于領導住宿條件并不好甚至更差,所以導致對活動組織者充滿抱怨,另外員工也因為差別化對待而不滿意。 全面思考法就是要求人們一方面要重視系統的復雜性,另一方面也要兼顧部分和整體的有機統一。 4、功能思考法 功能思考法即通過改變或調整系統內的某一功能,從而使全局得到優化,簡單的講,就是從局部到整體。 現在很多企業培訓業務,本來自己公司內部的人就完全可以勝任,但是培訓的效果并不好。而從其他組織中邀請老師過來培訓,反而受大家歡迎,大家接受起來也比較快。 這和我們熟知的“鯰魚效應”相類似,通過調整組織結構變化,促使企業內部各要素都活躍起來,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這就是從整體出發,通過調整某一部分的功能,而使整個系統狀態調整到最佳。 無論在職場還是生活中,系統思維都是一個人必備的基礎思維能力,在工作中不斷培養我們的系統思維,讓我們即使面對復雜問題,也能夠輕易抓住事情的重點,并能更均衡的處理各種問題。 |
|
來自: 藍天白云tofwsu > 《思維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