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物質上的貧窮,也不是無休無止的爭吵,而是...養不出一個心懷感恩的孩子。 貧窮,可以靠勤勞致富去改善; 爭吵,也可以由有效溝通來緩解。 但不懂感恩的孩子,再優秀也沒用。 不懂感恩的孩子,不僅將父母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而且還得寸進尺,不懂回報; 這樣的孩子,終將“喝光”父母的“血”,成為名副其實的白眼狼。 因此,培養得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收獲~“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品行中最不好的。”意思就是,感恩之心是為人的根本,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2011年,留學多年,一朝歸國,面對前來接機的母親,他沒有充滿感激地上前擁抱母親,反而拿出隨身攜帶的刀連捅了母親九刀。作為一個在日本留學了5年的成年人,23歲的他,生活費和學費全部靠著母親每月7000元的收入來支撐。即使這樣,他也沒有心疼母親賺錢的艱辛,反而大手大腳,每年的學費和日常開支高達四十萬元,經常呼朋喚友去一些高檔地方消費,每次消費更是逾萬元。就是這樣的兒子,汪媽媽還是傾盡所有想給他最好的,兒子一伸手,她就四處籌錢給兒子寄過去。本該是自食其力的年紀,汪佳晶心安理得的享受著母親提供的物質生活,當母親再也拿不出錢時,他也沒有體諒母親的不易,反而對母親持刀相向。“我覺得母親是在騙我,不是沒有錢。我很氣憤,就一下子爆發出來了...”一個能在國外留學的人,說到底他的文化程度是不算低的。但是他不懂感恩,甚至還做出如此傷天害理的事情,即使再優秀,也是沒用的。生而為人,可以不優秀,但是必須善良;可以不成功,但是必須要懂得感恩。楊占禹在他的《時光錄》中寫到:“親情,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純凈的感情了,除了愛與呵護,還應該有感恩。”感恩是一個社會良知的底線,如果我們失去了對父母最起碼的感恩,那么這個世界最終會被麻木吞噬。不懂感恩教育,孩子再優秀,也不過是個優秀的白眼狼。沙拉曾經在《特別狠心特別愛》一書中,寫過這樣一段話:不忍心讓他們從小體驗生活的艱難,也不懂得在適當時機向他們索要,因此最終導致子女們一輩子艱難,一輩子朝他們索要!”但很多時候,父母用盡了畢生心血,無條件地溺愛,換來的不是感恩,而是冷眼旁觀。她一直過著公主般的生活,被自己的爺爺奶奶溺愛著長大。當茜茜的媽媽,發現公公婆婆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時,便決心把女兒帶在自己的身邊。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少見,家長溺愛孩子,卻造成了孩子缺乏禮貌。為了讓孩子吃好喝好,穿好用好,他們不惜承擔了所有的壓力,包攬了所有的事情。所以,千萬不要因自己的溺愛,而埋下孩子自私的惡果。“孩子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云去推動另一朵云,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每天他都會帶著母親去上課,讓她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可是,學生們上課開始分神,時不時往后看看他的母親,這讓學生們的家長意見頗大。后來,家長們意外地發現,這位老師對母親的悉心照顧,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學會了體諒與感恩。他們會感謝母親的辛勞,對母親說:“等我長大了,我也要給你開車。”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先成為這樣的人。”要讓孩子懂得感恩,最好父母先行,父母的循循善誘和言傳身教,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營養品。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少一點責罵;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抱怨;多一點引導,少一點批評。讓孩子參與家庭生活,培養一顆懂得感恩的心,便是父母最大的福氣。有父母的榜樣,孩子也更樂于學習和實踐,將感恩和愛的種子種在自己的心里。“一周沒陪夠孩子12小時就取消爸爸稱號,你支持嗎?”調查結果顯示:支持率高達79%,獲多票領先反對者。但當節目組采訪到幾位小朋友時,三位小朋友的回答竟然是:不愿意,不支持。因為他是我的爸爸呀;爸爸是我最好的爸爸;爸爸工作整天很辛苦,太不容易了。意料之外的答案,讓一眾場外老父親淚眼婆娑,覺得愧對孩子。本以為所有孩子都會說同意,卻沒想到會得到自己孩子如此誠懇而堅定的回答。我想,當我們在奮力尋找時,最好的東西,恰恰就在自己身邊。其實,孩子天生是善良的,他們對我們的愛,是刻在骨子里的。有時候,我們拼命給孩子最好的,卻并不見得孩子會如你愛他一樣去愛你;相反,那些高質量的陪伴,堅定的眼神和深層的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感恩教育。當與孩子相互守望,陪伴前行,孩子會更加懂得生活,學會感恩。在成都地鐵上,一名12歲的小男孩,帶著患有眼疾的父母乘地鐵出行,并小心翼翼地引導著他們。沒有抱怨,沒有嫌棄,一小二老三個人的背影,在眾人的目光下化為一條暖心的線。作家李月亮說: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是養出會與世界相處的孩子。或許,炫富的方式有千萬種,但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