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明朝末年,東北崛起了一股新勢力女真,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部落,建立后金政權,后來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當時清朝的八旗兵非常厲害,特別擅長野外作戰,一直威脅明朝的北方,明朝崇禎年間,中國出現了小冰河時期,很多地方糧食減產,顆粒無收,導致各地起義軍紛紛崛起,其中有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后來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建立大順政權,防守山海關的吳三桂投降清朝,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 清軍入關之后,順治帝遷都北京城,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統治者,但當時清朝統治的也只不過是北方區域,八旗鐵騎還要一路南下,在統一的過程中,清軍基本上沒有遇到多大的抵抗,但有一座城池卻讓清朝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僅死了3個王爺,還折損了18名將軍,7.5萬名士兵全部戰死,這場戰爭就是著名的江陰八十一日,而防城池詞的就是大明忠臣閻應元。 公元1645年,清朝在全國實行剃發令,要求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很多漢人都想不明白,因為中國古代講究人體發膚,受諸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這是《孝經》里面的話,而清軍卻下令踢發令,很多人都說:頭可斷,發絕不可剃,于是他們在江陰典史閻應元的號召下開始反清斗爭,很多老百姓自發的抵抗清軍,很快人數達到了20萬左右,清朝對于這些兵馬并不放在眼里。
到了8月21號,清兵終于攻破江陰城,為了泄憤,清軍展開了慘絕人寰的屠城,除了13歲以下的孩子不殺,所有的男女老少全部問斬,而江陰百姓有十幾萬人全部自殺殉國,還有些女子不愿意被清軍俘虜,寧愿投井自殺,戰爭結束后,江陰城只剩下了53人,這場戰爭也是清軍入關后最慘烈的一次戰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