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春,日本為了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集中50萬兵力發起了代號為“1號作戰”的豫湘桂戰役。衡陽,位于粵漢鐵路和湘桂鐵路的交匯點,是西南通往華東各省的交通樞紐,同時這里還有著粵漢線上最大的機場,可以起飛B-25轟炸機,能否占領衡陽成為了日軍此次作戰最為關鍵的一環。 日軍在1944年6月18日占領長沙以后,分兵南下,準備一舉攻占衡陽。6月20日,日軍以第68師團和第116師團共4萬人發起了對衡陽的攻擊。但讓日軍沒有想到的是,奉命固守衡陽的中國第10軍17600名官兵對日軍進行了頑強阻擊,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波瀾壯闊的衡陽保衛戰就此展開。 日軍先后對衡陽發起了三次大規模進攻,并利用炮火優勢對城內狂轟濫炸,但中國守軍不畏強敵,死戰不退,苦苦堅守衡陽達47天之久,最終因彈盡糧絕,防線被日軍突破。守城的第10軍參戰人員幾乎所剩無幾,8月8日衡陽才落入日軍手中。 衡陽保衛戰是整個抗日戰爭史上守城時間最長,戰況最為慘烈的城鎮爭奪戰。要知道在發動豫湘桂戰役時,日本占領整個河南也不過花了38天,攻下鄭州僅用了4天時間。 參戰的第10軍中下級軍官幾乎全部傷亡,其中第3師第8團半天時間內更換了5個營長,全部先后戰死。最終第10軍傷亡15000人,陣亡人數高達7600多人。而日軍傷亡更是罕見的高達2.9萬人。這樣的傷亡比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都是極為罕見的。 等到抗戰勝利,1946年中國政府在衡陽保衛戰的戰場挖掘出了大量抗戰官兵的遺骨。 面對著堆積如山的將士遺骨,正如主席在戰斗結束后的評價:“守衡陽的戰士們是英勇的”。 衡陽保衛戰抗戰將士的英勇事跡也將永載史冊,后人敬仰。 回復關鍵字“抗戰”看正面戰場的艱難歷程 抗日戰爭為什么打得如此艱難?回復關鍵字“漢奸”看清他們的嘴臉 如果“愛歷史”的東西對您胃口,歡迎打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