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參照物的情況下:首先,車主在日常駕車時,在車輛周圍沒有參照物的情況下,車主一定要先熟悉自己所開車輛車頭長度、車身寬度的大概尺寸,要做到自己心里有數,這樣不光在狹窄道路駕駛、還是在會車的時候,都更加利于我們判斷車輛具體位置,可以有效的與其他車輛保持安全距離。 了解車身尺寸很重要 2.有參照的情況下: 1.車主日常駕車在有參照物的情況下,比如在跟車的時候,我們可以以前車為參照物,通過觀察自己車上的雨刮器來精確判斷與前車的距離,眾所周知,汽車雨刮器上都有安置點(就是黑色凸點)左雨刮器安置點就是左邊車輪后切點同水平的位置,右雨刮安置點大體就是從駕駛室判斷前右輪將要通過的位置。車主可以用車輛雨刮器為參考點,當車主看到車輛雨刮器與前車后輪在同一水平線上時,自己車輛與前方車輛的距離大約在3米左右,屬于一個安全距離。 雨刮器判斷車頭位置 2.車主日常駕車判斷車頭位置也可以根據擋風玻璃和后視鏡來判斷車輛車頭的具體位置,具體方法也很簡單,車主如果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保險杠上沿時自己和前車的距離大約為一米,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保險杠下沿(人的腳膝蓋)時自己與前車的距離大約為兩米,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后輪胎下沿(或看到地面)時自己和前車的距離大約是三米,三米的距離就是安全距離。另外,我們還可以從車輛左后視鏡來判斷車頭位置,車主看到的左后視鏡的下緣相對地面的橫線就是自己車頭的位置所在。 如何判斷整車位置?培養車感的技巧有哪些?1.如何判斷左輪壓線:車主在日常駕車時如何判斷車輛左輪壓線呢?方法也很簡單,首先,車主要調整坐姿,平視前方,當左側雨刮器與車身結合點重合于車道左側白線與車頭機器蓋的結合點時,就可以確定左側基本上已經壓線了。但是,因為每個車的雨刮器位置和大小都不同,所以車輛雨刮器的的結合點就不統一。因此,這個方法具有一定的參考性,誤差也不會很大。車主日常行駛過程中壓線肯定是違法且不安全的,應該保持車道中央行駛。目前城市中的車道寬度在3米左右,所以行車時左右預留60cm左右就比較合適。 判斷左輪壓線 如何判斷左輪距線60cm:車主在日常駕駛過程中,端正坐姿目光平視當我們的視線通過駕駛面板和A柱的交角和中線重合時,車身正好離中線距離是60公分左右。只要控制好方向盤,就能保證車輛一直距中心線60CM處行駛,這樣即安全又不會違法。 左輪距中心線正好60cm 2.如何判斷右輪壓線:其實,車輛判斷左右輪是否壓線的原理都是大同小異的,都是尋找車身參照物與地面參照物作對比(不同車輛由于車身尺寸不同,駕駛員目測方式方法不同,都會有所差異),判斷車輛右輪是否壓線車主只需要觀察右側車道線和車前蓋中點即可,當右側車道線和車前蓋中點處于車輛正中時,那么也就代表著你的右輪此刻是處于壓線狀態。 右側分道線與機蓋重合 如何判斷右輪距線60CM:正常情況下,我國車輛駕駛位都是在左側,觀察右側有一個視線平移誤差,所以右側跟左側觀察方法就會不同,目前如何觀察有些汽車右側線距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判斷標準,主要受制于車輛尺寸參數和駕駛人員的身高目光差異,但是,有一個觀察的原則就是要保證路面白線在機器蓋中央偏右一點上。這樣右側距線大約就在60cm左右,不會有什么大問題的,只要保持方向盤,平穩行駛就好了。 右側線距60cm 3.如何判斷與后車距離:車主在日常駕車過程中,如何準確判斷與后車的車距呢?這時候,車輛的兩個后視鏡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車主可以通過觀察車輛左右后視鏡來判斷與后車的距離是多少,當車主通過后視鏡觀察后車車影占后視鏡全部時,與后車距離大約是3米,當后車車影占后視鏡三分之二時,與后車距離大約為5米,當后車車影占后視鏡二分之一時,與后車距離大約9為米,當后車車影占后視鏡三分之一時,與后車距離大約為12米。另外,還可以通過車內后視鏡透視過后窗擋風玻璃下沿判斷后車距離,若看到后車大燈上緣,則后尾箱距后車為三米半左右,若看到后車機艙蓋與前擋玻璃交界處,則后尾箱距后車為一米,若看到后車前擋玻璃的水平三分之一,則基本上可以下車看看了。車主通過后視鏡就可以觀察到與后車的準確距離,對安全駕駛起到了一定的輔助作用。 后視鏡的作用挺大 4.如何判斷窄路能否通過:首先窄路肯定是道路非常的窄,一般就是“單向單車道,雙向雙車道”之類堪堪可以通車的路段,另外,窄路兩邊很有可能會有石墩,樹叢或者一些低矮的綠化帶等等障礙物,有些新手遇到小區里的窄路也會覺得困難重重,如果是外出游玩,一些窄路不僅僅要通過,而且要涉及到會車,所以,怎么準確判斷自己到底能不能通過是非常關鍵的,也是最難的。如何判斷:首先車主應該對路面寬度到和自身車輛尺寸有一個大概的判斷,路面狹窄情況下應當放慢車速。由于駕駛員位于車輛左側,因此左側距離把握肯定比右側從容,所以車輛可以適當的貼左。必要的時候,可以下車觀察,測量能否通過,也可以讓同車人員下車指揮通過,這樣是最安全最保險的方法。另外,會車的時候也要放慢車速,觀察車輛間距,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千萬不要忽略后視鏡,最好先將后視鏡放下來,防止刮擦。 窄路會車,同車人員最好下車指揮 總結綜上所述,判斷車頭和車身的位置有很多,原理基本上都是相同的,都是尋找車身參照物對比目標參照物,來確定車身和車頭的具體位置,對于新手來說,掌握開車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培養車感,養成好的開車習慣,遵紀守法,文明出行,不要開斗氣車,畢竟,開車上路永遠都是安全第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