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在的中蜂蜜土蜂蜜幾十元一斤,甚至能賣到一兩百元一斤,就有些人想靠養蜂致富。養幾十上百群蜂,只要能收幾十上百斤蜂蜜,收益也不錯了。很多初養蜂的選擇養中蜂,就是因為中蜂蜜價高還容易養殖。可真正養中蜂才發現也不容易,養一年蜂也沒發展起來,蜜也沒看見,甚至會發生蜂病蟲害,白白投入精力和飼料,蜂越養越少,根本收不到蜂蜜…… 許多人把失敗歸咎于不懂養蜂技術,就盡力學習養蜂技術,從網上看各種各樣的人介紹怎樣讓中蜂擴散繁殖的絕招,怎樣增產的妙方,怎樣治病的良方……各種技術讓人眼花繚亂,層出不窮讓人無從選擇! 可是大家認真想過沒有,野生中蜂沒有人的養殖也會生活得很好,沒人飼喂沒講究繁蜂,一年下來也會有不少存蜜啊!比一般家養蜂不會差,比起精心飼喂,拼命繁蜂的人工中蜂群還要好。從中大家應該明白,所謂的中蜂養殖技術是不能亂學的! 中蜂還保留著原有的野性,能順應自然變化,適應能力強,具備足夠的野生能力,能不靠人管理就能活得很好,這是中蜂最大的優點。人工養殖中蜂與野蜂是一樣的,我們只要仔細想想什么樣的環境下野蜂生活得最好,什么原因會造成野蜂滅絕?在養殖中蜂時就要盡量模仿野蜂喜歡的生存環境,避免有可能滅絕的問題。 一,野蜂都喜歡陰涼舒適的洞穴巖壁樹洞里,陰暗,涼爽才是中蜂最喜歡的。 養殖中蜂最重要的就是給蜂群一個喜歡的蜂巢,能夠保持陰涼舒適,才能留住蜂,養好蜂。 有的人隨便弄個木桶木箱,甚至想用塑料桶來養蜂。想想,你準備的蜂箱放在室外,在日光下,里面會是什么感覺?悶熱難當,四處透光是很可能的吧?薄薄的木板怎么擋得住冷熱變化?地面溫度冷熱變化很大,高溫時六七十度就可能,外面的空氣是很容易影響蜂巢溫度的。只要蜂巢溫度異常,就會引發許多蜂病蟲害。 如果想養蜂,就從準備合格合適的蜂箱開始。要認真蓋上覆布保持蜂巢陰涼,要把蜂箱抬高點,避免地面溫度影響,也躲開敵害侵入。 二,野蜂什么時候產子繁殖,什么時候造脾都是根據氣候條件和蜂群狀態來的,該怎么做比人清楚,養蜂人不能隨便干涉蜂群產子造脾。 蜜蜂進化了千萬年,有自己完美的社會制度和工作方法,每只工蜂不用誰教就清楚該做什么。蜜蜂被人工養殖了也不會聽從人的擺布,該做什么有自己的原則。養殖者如果想違背就要付出代價,很可能帶來災難。 意蜂可以進行飼喂促使繁蜂,那是建立在強盛蜂群的基礎上,用密集繁蜂來應對不利的氣候變化。可中蜂是難以達到意蜂群那樣的蜂數,盲目飼喂多產子,會因為難以維持正常蜂巢溫度,難以撫育大量幼蟲而使幼蟲夭折,工蜂累死幼蜂體弱,反而會使蜂越繁越少,蜂病頻發。 養殖中蜂只需要保證蜜粉充足,調整合適的蜂群狀態,堅持用年輕優秀蜂王,就不要急著讓蜂王多產子,也不能隨便提前繁蜂。 造脾也是根據蜂群發展來的,蜂多脾才多。我們都知道野蜂窩是擠擠挨挨,密密麻麻的。蜜蜂都是喜歡密集,只有蜂巢里每個角落都有蜂才能維持正常蜂巢環境,病菌病毒,蟲卵敵害才能被蜂及時發現,清理出去,這樣蜂病蟲害才不會有滋生爆發的機會。 養蜂千萬別多加脾,蜜蜂不造脾也不能想辦法讓蜂造脾。脾多了十分有害,蜜蜂不造脾就證明不能加脾了,非要造脾對蜂就有害。 三,野蜂巢里沒人取蜜,所以能安心發展。養蜂要保證蜂巢里存有蜜蜂,這樣蜂群才能正常發展。 野蜂能活下去主要就是沒人取蜜,一直吃優質蜜粉體質好,能抗病。可人養蜂有蜂蜜就會取出來,因為能用白糖漿飼喂,就放心大膽取蜜,使蜂群遭遇挨餓的恐慌,用白糖漿飼喂使蜜蜂體質差,難以應對高強度的勞動,也難以抵抗蜂病。這樣蜂就越來越難養了,最終收益更少了。 任何時候,必須保證蜂巢里存有蜜蜂,盡量少用白糖漿飼喂中蜂。要明白蜜粉源枯竭時候蜂群該怎么樣度過。
一,熟悉野蜂的人都應該明白,無論是多么強盛的野蜂群,最多不會興旺一兩年,野蜂多半都會被巢蟲害毀滅。之所以野蜂逃不了巢蟲的危害,關鍵是野蜂的巢脾用久了以后容易滋生巢蟲。而且野蜂窩沒有密閉的環境,蠟蛾容易進入蜂巢產卵。 所以養殖中鋒一定要勤換蜂巢脾,不能讓蜂巢脾用的太久,一年必須要換一次巢脾。蜂箱也要注意嚴密,不能有破洞縫隙,讓蠟蛾鉆入蜂產卵。一定要保證蜂脾相稱,讓工蜂有能力清理巢蟲卵及幼蟲,使巢蟲沒有存活的機會。 二,野蜂因為沒有人控制分蜂,會產生多個自然王,多次分蜂,使蜂群減弱,難以存活下去。 野蜂都是自然分蜂,交替換王的。當蜂群繁盛以后,會產生多個自然王臺,如果蜂王沒有能力毀掉剩下的王臺,就可能會造成多次分蜂。蜂越分越弱,弱小的蜂群難以應對自然的變化,最終可能會滅絕。 人工養殖中蜂一定要控制分蜂飛逃,要勤換蜂王,能維持強盛的蜂群。不能任由分蜂飛逃的發生,不能只養弱小的蜂群。弱小蜂群難以養殖,也難以繁盛起來,而且沒有收益。弱小蜂群培育出來的蜂王也不會優秀,難以維持強群,這也是中蜂產蜜量低,容易得病的原因。 所以中蜂養殖者不需要學習五花八門的中蜂養殖技術,只要仔細琢磨野生蜂是怎么樣存活下來,發展起來的。知道了野蜂成敗的原因,就明白了養蜂成功要注意的問題。只有自己想明白的問題,在實踐中才能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成功養蜂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