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在 90% 年青人都患有近視的中國[1],眼鏡行業坐擁全球最大的市場,其暴利性質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再加上國家把眼鏡定義為小商品零售,而不是像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香港等發達國家與地區那樣列屬醫療器械[2](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可以閱讀這個帖子進一步了解);而且從 2016 年開始,眼鏡驗光員和眼鏡定配工將不再需要持職業資格證書上崗[3]。可想而知,眼鏡行業的野蠻生長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并且很大程度上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中國各大城市鄉鎮的街頭巷尾將會有更多的只學習了兩周就出師的高中學歷的眼鏡店老板誕生。 本著對自身眼健康負責的態度以及不花冤枉錢的精神,我在 2018 年 8 月開始研究并實踐如何認真地給自己配一副新的近視眼鏡,基本上分為驗光、鏡架選購、鏡片加工三個步驟。經過上網查閱大量的論壇帖子,以及與一些醫生朋友討論之后,基本的方法是將每一步都分開執行,降低被坑的幾率,也就是說
下面按步驟分三篇文章介紹,首先這篇是驗光篇。 驗光關鍵詞:近視度數、散光度數和軸位、瞳距、視力矯正方案 驗光的目的是確定眼睛當前的近視狀況,并拿到以下四組與視力矯正相關的數據:
為什么是默認測量遠用瞳距呢?這是因為我們配的近視眼鏡基本上都是遠用的,例如需要在開車時戴眼鏡的司機、需要戴眼鏡看清黑板的學生、需要戴眼鏡輔助視力的運動員等,一般驗光師都會在驗光前詢問你對于眼鏡的用途來確認這一點,在驗光報告上也會寫明眼鏡的“遠用”用途。 有些驗光師會單獨測量左右眼的單眼遠用瞳距,不過如果兩個值差別不大,一般都無需對左右眼的鏡片做差別加工,直接將兩個值相加得到雙眼遠用瞳距即可。例如左眼的單眼遠用瞳距為 31mm,右眼的單眼遠用瞳距為 29mm,這兩個值的差別不大,直接相加得到雙眼遠用瞳距為 60mm。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可以閱讀這個知乎專欄。
除了上面提到的近視度數、散光度數和軸位、瞳距這四組必要的數據之外,驗光報告上還會有矯正視力的數值,一般雙眼都是 1.0,表示分別將左眼和右眼的視力矯正至 1.0,即俗稱的“足矯”。視力矯正的方案通常是由驗光師與近視患者溝通后,根據患者需求決定的;無特殊情況下,都會將雙眼視力矯正至 1.0。 有了矯正視力的概念,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不同的驗光師會得出不同的驗光結果了。驗光師會根據患者需求調整視力矯正方案,他也會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為患者矯正視力的度數也就有差異了。因此,影響驗光結果更重要的是采用了怎么樣的視力矯正方案,客觀性倒是其次。 另外,大家可能注意到這里使用了“患者”的說法,這是因為近視在醫學上屬于一種名為“屈光不正”的眼部疾病(遠視、散光、老花也屬于屈光不正)[5],所以驗光報告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是《屈光檢查結果報告》,內含包括視力矯正方案的配鏡處方。除此之外,寫成“患者”的另一個原因是希望大家建立配鏡應屬于醫療領域的概念。 由于驗光涉及專業性的問題,所以這個步驟是需要十分謹慎的。在瀏覽了大量的論壇帖子后,我決定分別到評價較高的眼鏡店和專業的眼科醫院驗光,手握兩組數據就靠譜得多,實際經驗也證明了這一點。 眼鏡店驗光首先我在大眾點評上選擇了廣州的一家評價很高的眼鏡店,39 元團購驗光服務,提前預約后前往店面。到店后,店員先讓我在沙發坐下休息,放松一下眼睛,然后給我倒了杯茶,桌子上還有小零食;接著給了我一張表填寫姓名、年齡、用眼習慣等基本信息,其中“用眼習慣”包括舊眼鏡的使用時長與佩戴感覺、眼鏡的主要用途(有辦公、駕駛、運動、日常佩戴等選項)、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長等信息,它們會影響視力矯正方案,如實填寫。 填完表稍等片刻,驗光師就開始為我驗光了。
我回到沙發上喝茶等待紙質結果,拿到結果后我特地詢問了驗光師各項數據的含義,驗光師為我耐心解答了。 寫到這里,估計大家已經意識到這家眼鏡店能夠提供優質的用戶體驗,我的經驗確實是這樣。在整個驗光過程的二十幾分鐘里,驗光師非常耐心,溝通順暢,這對于得到準確的驗光結果是有好處的,也使人放心,但實際情況是這樣嗎?我在與朋友討論這次驗光體驗后,發現驗光過程與朋友隨便找的一家眼鏡店的過程大體上沒有差別。雖然應該都是比較標準的做法,能夠得出客觀的驗光數據,但是針對上文反復提到“視力矯正方案”,眼鏡店的驗光師是否有足夠的資質為患者提供合適的方案,或者眼鏡店會不會對只驗光不配鏡的顧客區別對待而在方案上有所保留。我認為這都是值得懷疑的,幾天后我到眼科醫院進行第二次驗光的經驗,完全驗證了我的這個想法。 醫院驗光如果上述眼鏡店的優勢在于用戶體驗,那么眼科醫院的優勢就是無懈可擊的專業性。稍微上網一查就能發現聲名在外的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以下簡稱“中山眼科”),彷佛它是在廣州選擇眼科醫院的唯一選項;更省心的是,中山眼科已將驗光配鏡業務獨立出來,成立了一個附屬眼科醫院驗光配鏡中心。所以去中山眼科驗光,無需在中山眼科的其它科室掛號,最方便的做法是在“中大視光”微信公眾號中在線預約后,直接前往醫院驗光,不過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我在微信預約繳費后,如期前往中山眼科驗光配鏡中心區莊本部驗光。 1. 首先找到驗光報到柜臺,排隊十分鐘左右,憑微信預約號取號。 2. 接著不是直接驗光,而是先進行眼軸和眼壓兩項眼健康基礎檢查。這一點就從醫院的專業性上區別開眼鏡店了。其實,上述我體驗的眼鏡店的驗光單上也有對于眼健康的描述(是否有白內障、青光眼、翼狀胬肉等),但是顯然眼鏡店沒有檢查條件,就只能默認顧客沒有眼健康問題了。 對于這兩項檢查無需了解太多,如果檢查出異常,醫生會提醒你需要另行檢查的。這里僅簡單介紹一下眼軸和眼壓的概念。 眼軸:正常為 24mm,理論上眼軸每增長 1mm,近視度數增長 275~300 度,但近視度數不能據此作精確計算[7]。 眼壓:又稱為眼內壓,指眼球內容物對眼球內壁的壓力。大部分人的眼壓為 10mmHg~21mmHg,每天的波動范圍在 8mmHg 以內,一般雙眼的差異不大于 5mmHg[8]。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檢查眼壓使用的是氣動式眼壓計測量法,這種方法無需接觸眼球,也無需使用麻醉劑,簡便的同時準確性卻不高;如果通過氣動式眼壓計測得的數據異常,需要通過 Goldmann 壓平式眼壓計的再次測定加以證實[9]。例如,當時使用氣動式眼壓計測得我的右眼眼壓為 18.1mmHg,左眼眼壓為 27.5mmHg,不僅左眼眼壓高于大部分人的最高值,而且雙眼眼壓差異高達 9.4mmHg,醫生建議我另行檢查。于是幾天后,我回到醫院使用 Goldmann 壓平式眼壓計測得我的右眼眼壓為 13mmHg,左眼眼壓為 14mmHg,均屬于正常值,而且雙眼眼壓差異小,醫生最終診斷無異常。 眼健康基礎檢查是按先來后到的順序進行的,需要把 A4 紙大小的檢查清單交給診室門口的姑娘后,排隊等待檢查。這一步排隊超過了半個小時,好在驗光那邊過號的話會始終把我保留在隊伍最前,不致于這一步花的時間太長而錯過了驗光。 3. 眼健康基礎檢查結束后,到驗光診室大廳進行電腦驗光,使用的儀器同樣是驗光儀。這一步基本上不需要排隊,而且不到一分鐘就完成了,最后需要取得驗光儀打印的參考數據單。 4. 電腦驗光結束后,帶著參考數據到驗光診室進行人工驗光。盡管驗光的方法與上述眼鏡店的基本相同,詢問了我此次驗光的目的,測量了我舊眼鏡的參數,也有紅綠平衡等測試;而且整個過程中,驗光師同樣耐心負責,溝通順暢;但是醫院與眼睛店之間拉開差距的地方正是醫院的專業性。 (1)首先驗光師分別為我的左眼和右眼測出最佳矯正視力。所謂“最佳”就是說,這個階段是不考慮視力矯正方案的,而是要測試出每只眼睛所能矯正到的最佳視力。 (2)然后驗光師根據左右眼的最佳矯正視力來測試雙眼的矯正視力。因為我的左右眼視力差別較大,所以驗光師建議我考慮雙眼平衡,在“足矯”的前提下,主動降低主視眼的度數,以減輕主視眼的疲勞度。這就是驗光師采用的視力矯正方案,也是我懷疑眼鏡店的驗光師沒有考慮或者有所保留的地方。具體情況下面用數據描述。 5. 得到驗光結果后,測量瞳距,同樣是佩戴眼鏡四處走動和遠望來看是否有不適。沒有頭暈等反應,另外由于考慮了雙眼平衡,驗光師還問我清晰度夠不夠,我覺得與舊眼鏡的差別不大,也就覺得可以接受。最終拿到《屈光檢查結果報告》,就結束驗光了。 驗光結果對比
對比兩份驗光結果,除了格式規范的、中英文對照的中山眼科報告顯得非常專業之外,著重來看數據。 對于近視度數,兩次驗光左眼的矯正度數相同,這比較省心。而右眼的,中山眼科在考慮了雙眼平衡后選擇的矯正度數為 275 度,與左眼的只差 25 度,而且中山眼科測得右眼在矯正 300 度時就達到 1.2 的最佳視力,這也是能夠考慮雙眼平衡的一個理由;反觀眼鏡店給出的雙眼矯正度數,右眼比左眼高了 100 度,回想當時的測試,確實有右眼看東西的亮度比左眼的更高,白色更白的情況。對比之下,感覺這里中山眼科的數據更靠譜。 再看我舊眼鏡的參數,對比這次驗光的結果可以看出,這幾年我的近視和散光程度沒有加劇,但是舊眼鏡的雙眼配鏡度數都偏高,醫生也提到了這一點,側面反應了當時在我大學的眼鏡店有多不靠譜。順帶一提,兩次驗光都測量了我舊眼鏡的參數,在眼鏡店時沒有測出舊眼鏡的散光度數,而在醫院時就測出來了。我想二者測量儀器的差別應該是不大的,所以差別就在于人吧。 對于散光度數和軸位,兩次驗光都沒有查出右眼有散光;左眼的散光度數則有些差異,軸位相同。這可能是與當天眼睛的狀態或測試環境有關,我傾向于中山眼科的數據。 對于瞳距,兩次驗光都測得 60mm。 另外還有一些其它信息,如兩次驗光都測得主視眼為右眼,配鏡為遠用鏡;中山眼科報告還包含了矯正鏡片的建議,如鏡片類型、鏡片設計、鏡片折射率等,可供選擇鏡片時參考。 綜合兩次驗光體驗來看,顯然是中山眼科的視力矯正方案更可靠,最終我是拿它的數據來加工鏡片的。當然,我在這里分享的觀點更多的是站在消費者角度的感受,涉及的專業知識我都盡量把來源貼在了參考資料。我的知識和經驗很有限,可能會讓一些持證的專業驗光師所笑,所以上述觀點的參考價值還需要大家動動腦經判斷。就像上面提到的,即使是醫院里不同的驗光師都會得出不同的驗光結果,這體現的是采用的視力矯正方案不同,客觀性是其次,所以也無需全盤否定眼鏡店的驗光水平。 拿到靠譜的驗光數據后,下一步就是選購鏡架了。在下一篇文章《認真配眼鏡 篇二:鏡架選購篇》中,將詳細描述如何選購一副合適的眼鏡架。 參考資料: [1] 黃林坤、廖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拯救快'瞎'的眼!中國近視率由10%飆至90%》,環球網:http://tech.huanqiu.com/it/2018-08/12695022.html,2018-08-11 [2] 王寧利,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減少屈光不正導致的視覺損傷》,環球網: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2018-05/12/c_1122821991.htm,2018-05-12 [3] 中國政府網,《與你有關!這90種職業不再需要“資格證”》,: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5/1117/c1008-27826313.html,2015-11-17 [4] 艾美視光,《如何測量瞳距》,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31873774,2017-12-10 [5] 世界衛生組織,《什么是屈光不正?》,世界衛生組織:http://www./features/qa/45/zh/,2013-10 [6] 文峰,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學中山眼科醫院暑期檢查眼睛全攻略》,簡書:https://www.jianshu.com/p/850926d11797,2017-07-16 [7] 露晰得中國,《眼軸每增長1mm近視增長300度,真的是這樣嗎? | 露晰得問答》,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6996093,2017-05-19 [8] 維基百科,《眼壓》,維基百科:https://zh./wiki/%E7%9C%BC%E5%8E%8B,2016-07-12 [9]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壓測定的常用方法》,北京大學校第三醫院:http://www./yk/zksz/24662.shtml,2005-11-28 |
|
來自: 新用戶6051242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