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想要永遠留駐的時光,英格瑪·伯格曼就一直把自己留駐在童年,在逐漸暗淡的房子內部流連。
王家衛一直把自己留駐在60年代,不可放逐甚至無可避免的體現在他的作品當中。
而現在我們這一代95后,偏愛港風服飾與影調,其實是一種對于電影、明星黃金年代與自身美好童年消逝的追憶。
這兩年盛行的港風攝影,都是從一些我們從小耳濡目染的電影當中總結出來的幾條特點:
1,高飽和度色調 畫面對比強烈
2,復古的服飾搭配上60年代的港式茶餐廳
3,片子整體偏暗,欠曝,氛圍感強
4,模特情緒飽滿
攝影:苦月亮,模特:亓越華
而這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經典如王家衛電影《春光乍泄》、《花樣年華》、《2046》、《愛神》當中常用的拍攝手法和處理方式,這種60年代的特質背后,既是王家衛的個人懷舊情結同時是夏永康拍攝的香港那一代演員的黃金縮影。
個人認為《花樣年華》是續費穆的《小城之春》后又一部處處洋溢著性感的片子,這個性感的背后呢其實離不開幾個人技術層面上的處理。
第一個是導演王家衛對場面與演員的調度,第二個是他的長期搭檔美術指導張叔平,第三個是御用攝影杜可風、夏永康。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主要是夏永康的攝影,除了你熟知的影視熒幕上深入人心的角色性格外,畫面中更多的是你所不熟知、有血有肉的明星模樣。
夏永康應該是和張國榮交集最多的攝影師之一了,兩人也是在劇組不“打”不相識的結局,結緣于《春光乍泄》,起初是夏永康在拍攝現場拍劇照,影響到錄音師錄音,導致把錄制過程當中他按下的快門聲音給錄進去,導致全劇組返工。
期間,夏永康作為劇組新人,好好的干著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明所以哪里得罪了人,張國榮指出工作問題后,夏永康心里很害怕,但先答應著,等張國榮一走,他又繼續“嚓嚓嚓嚓嚓”。
張國榮在拍攝過程中被吵到一臉不耐煩,“怎么叫你不拍還在拍?”他說我再拍幾張就好了,然后繼續拍拍拍,張國榮生氣了,跑去跟王家衛投訴。“那個是誰?很吵啊!”
王家衛也是個不按套路出牌的人,一邊跟夏永康說不要拍了,一邊眼神示意不要停下來。最后張國榮受不住了,他停下來,拉夏永康去旁邊,說:“你干嘛?我罵你,罵導演,都這樣了你還在拍,到底為什么?你告訴我,你可以告訴我嗎?”
夏永康就慫了,他說:“哥哥,不好意思。導演請我來,我的工作是為了他,不是為了你。你罵我,我回去飯店還可以睡得著,但王家衛罵我,我睡不著的,因為他是給我工資的人。”
沒想到聽到解釋的張國榮很感動,就跟他說:“從今天開始,我以后的照片你來拍。全是膠片,隨你拍!”夏永康以為張國榮只是一句玩笑話,沒想到回香港后,張國榮真的經常打電話給他,隨后,他們變成了要好的朋友。有一次張國榮問夏永康,愿不愿意作為他寫真集的攝影師,這個寫真的主題是“張國榮在中國”,夏永康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后來這本寫真集名為——《慶》。
在《慶》中,他們一共走了5個城市,一邊走一邊聊。
其中,有一張照片讓人印象特別深刻,在網上廣為流傳,夏永康跟張國榮走到西湖一個叫“我心相印亭”的地方,張國榮步入園亭后,突然轉身叫夏永康拍他的背影。
其實他心中早有構思。
這張由他自導、自演的照片拍出來的效果很美。
這張照片雖然沒有露出正面的臉,但就這一個背影就讓人覺得溫潤如玉,只有哥哥張國榮這樣風華絕代的人完美詮釋如風的氣質。
在這里,攝影師是隱身的,明星本身的氣場和本質被完美的捕捉了下來,這種隱身的背后恰好能體現出夏永康作為攝影師的好。
張曼玉從《旺角卡門》開始演戲,一直到后面與梁朝偉成為王家衛的御用演員,一個香港小姐的崛起之路其實充滿了很多的坎坷是不為人知的,在明星的背后更多的是臺下努力的功夫。
或許正是因為自己是一步步走上來的,更懂得體貼同樣在劇組的工作人員,張曼玉與夏永康初次見面其實是在《花樣年華》的拍攝現場,夏永康作為劇照師在拍攝過程中又按下了快門,影響了拍攝成果,所有工作人員起哄要夏永康“賠”,請客吃飯,這個時候張曼玉慷慨解危說她請啦~~~
夏永康內心當然很感激,而作為一名攝影師最大的回報方式就是發揮其最大的功能,給大家呈現每一個不一樣卻同樣性感、迷醉的曼玉。
除了電影劇照的拍攝以外,在2004年的時候,夏永康為《i-D》雜志封面,封面人物是張曼玉。
他當時建議張曼玉跟他去桂林拍,并且設計了這么一個故事:一個農村女孩,丈夫在英國掙錢,每年會寄給她很多時髦的衣服。女孩在村子里穿著這些漂亮的衣服,卻顯得更加孤單。
張曼玉聽完故事后,加了很多東西在這個故事里。
而夏永康認為這種拍攝模式好玩的地方就是,被拍攝者也在一起創作。
此處應該有尖叫!!!!!!!!
最開始迷上梁朝偉是被他在《阿飛正傳》結尾兩分半的演技驚到,一個超長的鏡頭,他只是在那里梳梳頭整理一下衣服就讓我不能自拔了,當然這當中他的演技與王家衛的視聽語言脫不了關系。
后面看了很多他的電影,他是個人魅力太強的人,有時候鏡頭只是在他的眼部特寫就已經足夠讓你目不轉睛了,而且,隨著他的年齡增長,越有味道。
從最早《春光乍泄》到《阿飛正傳》、《花樣年華》、《2046》,再到為丸美拍攝的廣告,夏永康一直都在用鏡頭記錄著梁朝偉的每一層變化。
在夏永康鏡頭下的梁朝偉已然是萬人迷,他只是在走路或者抬頭看了一眼你而已,畫面面前的你就投降了。。。。。。
同樣,還有一位新起之秀,是小編的心頭愛~~~~
我相信所有不知道張震是誰的都算不上是影迷了,這樣說是因為有一部影片是大家都繞不過去的,那就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導演的代表作之一。
楊德昌是臺灣四大導演之一,一生中拍攝的片子雖然不多,但卻部部經典,是臺灣電影史無法繞過去的一位重要人物,年僅15歲的張震跟著自己父親在劇中開始演戲,從此開始了演藝生涯。
張震是個比較特殊的演員,雖然和各大名導都有合作過,但卻沒幾部作為主角的代表作,大多時候是在電影中做配角,但即使是配角,他都是使出12分的勁兒在全力以赴,更何況他長得那么帥,不開口就已經讓人臣服了。
張震在王家衛電影當中的戲份一直都很少,更多時候人物小傳屬于捉摸不透那一類,然后生活當中又學霸,為了角色需要,甚至可以學習技能到專業的程度。
正是這樣一種性格和外表,在夏永康鏡頭下塑造了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張震。
周迅演過太多太多經典的角色了,在曹保平電影當中尋找馬達的牡丹、畫皮當中的妖精、李米的猜想······
除卻時尚雜志上那個精美的瓷娃娃外,夏永康和王家衛還一起合作為 VOGUE 拍攝的作品,將周迅塑造成北漂的搖滾少女。
個性、不隨波逐流、追愛,卻又無時無刻不是清醒又痛的活著。
看多了時尚硬照,精致的面容與燈光后,反而懷念這種“隨便”的寫真,因為照片過于像臺灣某部電影的劇照,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舒淇與吳彥祖的這組照片其實是為雜志所創作的。






每一張里你都能感受到有故事在衍生,人物在生長。
從《教父》第一部開始,關于正確曝光與精準曝光的討論過后,大家的視覺審美和表達開始明顯出現轉變,不再認為畫面當中曝光準是一個正確答案,正確答案是欠曝與過曝取決于攝影師個人對于人物塑造與表達上。在夏永康的作品中,大部分作品也是屬于欠曝的,但那些畫面當中人物情緒都非常精準的捕捉或者說是營造到。
每一張都像是電影中人物的一幀,有著生活的痕跡與故事,是可以供你在畫面里去尋味的。





??
夏永康
夏永康 (Wing Shya )1964年出生于香港。畢業于加拿大艾米麗卡爾藝術與設計大學。
2000年與張國榮在內陸旅游并為其拍攝;2006年3月18日至4月16日在日本六本木山森美術館舉行夏永康個人攝影展,展出他為多位藝人拍攝的攝影作品;他的攝影作品在多個香港及國際展覽中展出,在香港、中國內陸、加拿大、日本、美國紐約等地獲得超過60個獎項。
夏永康追隨王家衛,以劇照攝影師的身份參與電影《春光乍泄》、《花樣年華》及《2046》的拍攝及設計工作;還拍攝了網絡劇集《男女字典》;執導了電影《全城熱戀》和《全球熱戀》。
為張國榮拍過寫真集,為王菲、莫文蔚、謝霆鋒、李玟在內的眾多歌手拍攝專輯封面,他的公司包攬了香港半數的唱片封面制作,還為《i-D》拍攝過時裝專輯等,還多次為MOTO拍攝過平面廣告。
- 評 論 區 見 -
| 你喜歡的作品 or 更多感興趣的攝影類型 |
??
插圖 | 夏永康作品
部分文字資料 | 來自張國榮貼吧
編輯| 苦月亮
| 攝影 |
有趣的靈魂終會相遇
你可能錯過的一個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