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古詩詞唐詩宋詞查詢,古詩詞分享! 焚一縷心香,靜聽四季雨 作者: 楊愛妹,來源: (ID:tsgsc8) 一、參禪悟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 人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心靈就是一面明亮的鏡子,原本是明凈的。 心累,因萬事住心。 慧能禪師說:世間善惡好丑,乃至怨之于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并將為空,不思酬害。 眾生相須無,出相在于空,從外相抽離出,方可回歸清凈的面目。 “行亦禪,坐亦禪,落雪亦是禪,心無掛礙,自得菩提。”生命中,會有不期而遇的歡喜,也會有痛徹心扉的醒悟。無論好壞,皆會成為過往,正如漫天雨雪,洗凈世間事。 歲月向前,當時間從腳踝流經,許會有輕微的刺痛,故而遵循自然規律,以平和的心態去生活。 寒冬雨雪紛飛,新年伊始,踏著時光向內心深處尋找智慧,守持心靈的虛寂清凈,使得自己豁達從容。 明則靜,靜則虛,虛則無為而無所不為! 二、修身養心 “博大可以稀釋憂愁,深色能夠覆蓋淺色。”擁有一顆博大、寬容、善良的心,你會活得多一些快樂。 其實,任何人都不能給你快樂,除了你自己。 少時,很迷《鹿鼎記》,覺得里面有句話說得很好,至今還是深刻:做人要能瞎蒙,就瞎蒙,生活盡量要放松。 我的學習生涯中,從來不把自己逼得很緊張,從來都是輕輕松松,課文我背得最好,單詞我記得很牢,作文篇篇被老師當作范文講解。 其實,越緊張就越難學好,以平和的心態去學,管理好時間,學習效率自然而然就會提升。給時間留一點空余,我們則會在做完的基礎上追求如何做得更好。 再大一點的時候,迷上了倉央嘉措,總覺得那個真性情的達賴喇嘛,特別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真實、易生共鳴,他的文字深入人心,字字珠璣: 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閑事!他活得很明白。 到了成熟的年紀,更多地喜歡上了李叔同。這個前半生是風流公子、倜儻不羈,后半生常伴青燈古佛,做了最清苦的律宗僧人,給了我更多的人生感悟: 門外風花各自春,空中樓閣畫中身。 而今結得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 此身與此世,如同空中樓閣一般,莫不是幻而非真! 一杯清茶,一本書,在清晨醒來時輕輕哼唱: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每日,都是美好的一天。 放松、放空,焚一縷心香,靜聽四季雨! 三、春雨綿綿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會認字、會讀詩時,就會背孟浩然的《春曉》。知其意,明其理:春,四季之始,生機勃發,百花始放,睡夢中都是甜美,醒來,不覺已是清晨了。 閉上雙眼放空自己,聽春之聲:處處鳥啼仿若一首首歌曲,婉轉動聽。那歌聲啁啾起落,遠近應和,唱得春色撩人心弦。 不聞一夜瀟瀟風雨,窗外看花落繽紛花起舞,更添香。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春色撩人,春雨也醉人,飲一杯,大地一片片青蔥之色,望進眼里都是希望,心里都是希望。那一片片若隱若現的綠,都是生命的希望。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色撩人,春雨也醉人,春風更撩人心弦。春光里走一走,風撫過臉,柔柔的、輕輕地,看風拂細長柳條,輕盈多姿,忽然又覺年輕了一歲。指尖帶來絲絲輕暖,一路上紅杏灼灼,綠柳翩翩,細雨濛濛,似濕而不見濕,最是恬淡自然。 春光無限美好、充滿生機,悲傷的人卻陷在自己的情緒里,不愿走出來。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不若學一學蘇東坡,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我行我素、不畏坎坷,任世事變遷,我自有超然情懷。 四、夏雨清涼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夏日炎炎,心易煩躁,且隨隨辛棄疾筆下,浸潤柔和細膩的情趣,在鄉村遍地稻花香里,感受清新舒爽。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再聽一聽清涼的雨聲,把涼爽帶入夢,涼到夢境,清涼也會多情,纏纏綿綿一夜。夢境猶涼,涼得溫存,涼得親昵,涼得體貼入微,涼得愜意稱心。 池荷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 聚在葉心,亮晶晶的,不禁心生歡喜。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你可記得,那一年我與你同齡,我們是最好的閨蜜,我們說好了一起尋找愛情、一同出嫁,一起聽柳樹林外傳來輕輕雷鳴,池上細雨濛濛,聽那雨聲淅淅瀝瀝,滴在荷葉上、滴在心間發出的細碎聲。 年少時光匆匆,無不是最美的留戀。 五、秋雨成韻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一場新雨過后,青山綠水,清朗濕潤,秋天的傍晚,天氣格外地涼爽,人格外地舒爽。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秋雨成韻,點點滴滴都是詩。 “中秋佳月最端圓。老癡頑。見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應慳。殘雨如何妨樂事,聲淅淅,點斑斑。 天應有意故遮闌。拍人間。等閑看。好處時光,須用著些難。直待黃昏風卷霽,金滟滟,玉團團。” 每當中秋佳節,月亮是最圓、最亮、最暖的。看似愚蠢遲鈍的老頭,實則見識多、心胸廣。漫天的雨,淅淅的雨,細細密密的雨,多愁善感,點滴成韻。 美好的時光,值得靜待,當雨停了,水波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圓月像玉器一樣皎潔,一切都是這樣美好! 六、冬雨似詩 同為懶慢園林客,共對蕭條雨雪天。 小酌酒巡銷永夜,大開口笑送殘年。 入了冬,離新年近了。行至暮年,人活得更清明了,通透了,看透世事心自在。 雨雪紛飛,與友人小酌慢飲幾杯,促膝敘談,消磨了一整夜竟不覺時間。三五好友談得高興了,開懷大笑,老年人的生活也有情趣,生動而又活躍。 “瀟瀟一晌殘梅雨,獨立無情緒。 且隨湖柳入微茫,渾記荷花那日小池塘。 人生多少春秋里,留住一冬季, 怎禁嫵媚破東風,幾綴杜鵑紅在雨絲中。” 這闕詞的靈感來自一首歌:《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很幽雅抒情,“我還是我,你還是你,只是多了一個冬季”,千思萬緒盡在自己的心中。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莫名生出的薄愁輕緒,一直以為只有春雨才惆悵多情,原來冬雨也很多情呢。 七、淡然處世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少年聽雨,是懵懂青春,多不識得愁滋味。 中年聽雨,是積淀,是內心深處的成熟。 暮年聽雨,是看淡一切之后,平淡而真實。 蔣捷以“聽雨”為媒介,創作了《虞美人·聽雨》這闕宋詞,寫出了人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生活感受(少年、壯年和晚年),將幾十年大跨度的時間和空間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歡逐笑享受陶醉;壯年飄泊孤苦觸景傷懷;老年寂寞孤獨,體悟生命。人這一生的悲歡離合,盡在雨聲中體現。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高山流水遇知音,詩情畫意是旋律。春盛百花夏沁風,秋有明月冬藏雪,風、花、雪、月,四時不同,感觸不同,相同的是豁達,是淡定從容,是不為瑣事所的心境。 春來秋去,寒來暑往,每個時節都有屬于自己的風景。讓時間慢下來,心靜下來,人也就平和下來。 人生的四季,風雨侵襲、輪回,與其深陷其中掙扎,倒不如淡定從容地面對,反得輕松。留白的人生,不僅在于藝術,而在于平和的心態。 風雨過后,不同的人不同的視角,不一樣的風景,也就有了不同的心境:抬頭看天的人,看到的是雨后彩虹,藍天白云。低頭看地的人,看到的是淤泥積水,艱難絕望。 不怒,不嗔,心隨和;不哀,不怨,心坦然。 -作者- 楊愛妹,一個愛詩,愛生活,簡約、斯文的女子,唐詩宋詞古詩詞專欄作家。本文首發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如需轉載,公眾號留言!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后, 回復“唐詩”、“宋詞”,即可查詢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