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正式發布2017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 網友們大概還對去年“丑到驚動團中央”的官方航天日海報記憶猶新。雖然引發大面積網友吐槽,但由于“中國航天科工”、“共青團中央”兩個官V微博號的有愛互動,及各自媒體賬號的演繹傳播,全民吐槽變成全民狂歡,“丑”海報反而起到了不錯的宣傳效果。 今年,隨著航天日的臨近,一大波“航天日海報死忠粉”,已準備好花生瓜子礦泉水小馬扎,并將“吐槽模式”開啟到自動檔,坐等新海報的推出。 可能感受到了人民的名義,噢不,壓力。今年3月20日,國防科工局網站宣布啟動面向公眾的航天日海報征集活動。 征集活動海報本身還是有大片感的,征集的結果貌似可以期待了 潛臺詞:不要再說我們理工男沒有審美,這次是向大眾征集、并經過專家評選出的海報,代表“人民的名義”! 千呼萬喚始出來!4月17日,海報來啦! 自動強力吐槽模式都開了,你就讓我看這個?衛網君覺得人生頓時一片灰暗,因為居然一時找不到槽點,然而也沒有亮點…… 然而衛網君是誰啊!看點一二三照樣寫給圍觀群眾看,不用散場! 看點 01 作者是誰?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三院310所北京航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根據國防科工局公布的信息:經“中國航天日”組委會批準同意,確定10幅優秀作品和1幅最終使用的宣傳海報。10幅優秀作品的作者分別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三院310所北京航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幅),酒亞光,北京正東藝術設計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C平方,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新聞中心馬一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12所北京神舟航天文化創意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董佼,周口師范學院周曉峰、于佩云和西北工業大學航小天創意文化工作室。 優秀作者中,與航天系統直接相關的超過半數,說好的“人民的名義”呢? 推敲了一下原因,大概因為人民不太懂航天。 火箭、衛星、宇航員、火星探測、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大家都懂。 但是今年的主題是“航天創造美好生活”,什么鬼?吃瓜群眾可能會表示,火箭跟我的吃喝玩樂好像沒關系。 看點 02 為什么是這張? “中國航天科工”官方微博第一時間發布了出自科工集團員工之手的3張入圍作品。 衛網君覺得就視覺上來說,另外兩張海報比中標海報更有設計感,為什么最終未被選中? 很簡單,因為沒有體現出“航天創造美好生活”。 喂!我大航天造福人類生產生活,并不是靠上演發射秀~ 而中標海報的內容則像“三好學生”一樣緊貼主題,信息量很大。 看點 03 如何讀懂? 衛網君為您解構一下,秒懂! “航天”的代表: 東方紅一號——中國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于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發射。 長征五號火箭——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也是我國所有已發射火箭型號中推力最大的火箭,被親切地稱為“胖五”; 宇航員太空行走——載人航天的一項關鍵技術,是載人航天工程在軌道上安裝大型設備、進行科學實驗、施放衛星、檢查和維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2008年9月27日16時48分,翟志剛在太空邁出第一步,中國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開始。 嫦娥工程——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并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飛艇——是軍民利用價值最高的浮空器,可長期懸浮于平流層。吊艙攜帶的通信、遙感等設備,可以用于運輸、娛樂、賑災、影視拍攝、科學實驗等。 “制造美好生活”的代表——以下事物,都或多或少得益于來自航天的技術: 清潔能源——風能發電、太陽能發電。 “零”排放火電廠——航天六院將發動機燃燒技術用于火電廠的排污治理,使鍋爐煙氣中的硫、硝、塵近乎于“零”排放。 車輛導航位置服務——導航離不開衛星定位及高精度地圖。我國獨立自主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能夠為國人提供靠譜的導航位置服務,到2020年左右,北斗系統將覆蓋全球,服務于全人類。而遙感衛星則為高精度地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數據。 高鐵衛星Wi-Fi——想在高鐵、飛機上刷朋友圈?離不開高通量通信衛星的幫助!剛剛發射的中星16號衛星,正式開啟我國衛星互聯網時代。 衛網君: 看點 04 大眾點評 網友有點贊鼓勵的,也有直言感受的 “中國航天科工”官方微博發布海報3小時后,評論數僅僅44,轉發數僅18。全民熱議的盛況似乎很難再現。 看點 05 官方的開放態度 去年,國防科工局發布第一款海報時,強調 注:未經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書面授權許可,任何第三方不得商業使用、模仿、修改宣傳海報中的內容,違者將被追責。 把海報改成這樣的網友,請開門,查水表 而今年,官方直接提供AI格式海報下載!可自由移動各個圖層!(衛網君家的美編妹紙毫不矜持地大笑起來,2分鐘改出了上面的示意圖) 這態度,必須點贊! 進步是要肯定的! 期待是沒有得到滿足的!(不管是期待能吐槽,還是期待被震撼) 歡樂之余不能忘記,那個為爭取設立航天日,奔走七年的男人說過的話 航天日的目標,應該是成為全民的狂歡節日。讓大眾靠近航天、了解航天、熱愛航天。 科普、宣傳工作齊發力,讓航天“下凡”,從高高在上變得接地氣;更重要的是,實實在在地讓更多的航天技術應用于民,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創造美好生活。 【 猜你想讀】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推/薦/閱/讀 ▼ 融入人民生活,推動文明進步 ——談“航天+”的理念與實踐設想: 《航天技術民用的新發展、新機遇》《新的社會形態將如何發生?》《淺結合、深結合與融合》《新常態下的“航天+”》《鼓勵創新,也包容失敗》《中國航天產業突圍正逢時》 商業航天與航天商業化: 《商業航天倒逼航天商業化》《淺談航天商業化與商業航天的概念》《中國航天商業化與商業航天的憂心》《中國航天商業化與商業航天的前景》 大航天時代: 《迎接大航天時代的到來(上)》《迎接大航天時代的到來(下)》 北斗白皮書的產業化解讀: 《獨家: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白皮書的產業化解讀:北斗的未來在世界》 社評文章: 航天技術民用及二次開發: 《航天技術民用轉化機制的兩個范本:基于NASA和ESA的分析》 ![]() 分享最前瞻性話題, 傳遞最正能量聲音。 衛星應用領域第一刊 衛星與網絡 內容、營銷合作請聯系: 微信號:nongyan2587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