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自律,首先要了解自己為什么不夠自律。為什么沒有動力,為什么無法堅持,把問題當作敵人,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 培養自律能力的本質是調整心理狀態,技巧當然重要,但首先是要把心態調整過來,要不然懂再多道理,你也沒法執行。而掌握了技巧,從最簡單的細節開始做起,培植習慣和信心,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作為自律能力培養的第一步,最好就是執行“五秒法則”。很簡單,允許自己拖延,但只能拖延五秒。就像高臺跳水,在跳板上徘徊越久,你越會失去躍入水中的勇氣。只給自己五秒鐘猶豫,然后就開始做,等你還沒來得及體會心中的焦慮和不安(這些都是拖延的重要原因),你會發現手頭的任務已經完成了。然后,也不要給自己挑剔和懷疑完成狀況的時間,可以用五秒鐘反思和回味,然后就結束這個項目,進行下一個項目,或是開始休息。 五秒法則原理上很簡單,想貫徹也不容易。人天然就有惰性,更喜歡彈性自由的安排,生活中又充斥著各種誘惑。所以一開始,不要用五秒法則來解決積重大難題,而是用它來處理積壓已久的一些小問題,比如預習復習,鍛煉運動,作為一個小切口,讓自己的身體和心理都感受到自律的快感。這種快感才是讓你進一步開發身心潛能的鑰匙。 要記住,“進一寸又一寸的歡喜”,能完成90分,100分,當然可喜可賀,但只要開始做了,就永遠比不做要好。拖延的背后是焦慮,焦慮的背后是自責。反思是理性的體現,但在感情上又幾乎不可避免地帶來懊悔和自責。怎么把反思帶來的理性果實吃下去,把負面情緒吐掉,就能很大程度地擺脫焦慮,甩開心理包袱,輕裝上陣。 #擺脫焦慮##自律給我自由# |
|
來自: 新用戶8798751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