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時期,青天白日勛章堪稱名氣最大、影響力最大的勛章,截止1949年,共有192個人被授予青天白日勛章,這在幾百萬軍隊中,顯得非常珍貴。 因這枚勛章的重要性,獲得者大多數都是軍官,最低也得是尉級將領,但是也有兩位普通士兵,獲得了這枚勛章,非常難得。 這兩個士兵,名叫安德成、張綸林。 事情發生在1938年8月的武漢會戰中,日軍進犯安徽池州的烏沙夾,也稱烏沙閘,烏沙閘位于長江南岸,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國民黨第23軍第58師在這里駐有一個反坦克炮兵連。 日軍在出動艦艇進攻的同時,還派出飛機輪番轟炸反坦克炮兵連的陣地,國軍傷亡慘重。當時,有個叫安德成的中士班長,在戰斗中受了傷,戰友勸他下去包扎一下,安德成抹了抹臉上的血,說:“弟兄們都快死光了,我還活著干什么!我雖然級別不高,但殺幾個鬼子,去了地下也不愧對祖宗!” 說完,安德成操作起作戰防炮,對著長江江面上的日軍艦艇猛烈還擊,給日軍的打擊非常大。 還有一個下士,名叫張綸林,受的傷比安德成還要重,頭部中彈,血流滿面。當時,陣地已經沒幾個人了,張綸林強忍劇痛,找了塊破衣服擦了擦臉,繼續向日軍發炮,阻擊日軍的進攻。 在孤膽英雄安德成和張綸林的頑強抵抗下,日軍損失非常慘重,氣得日軍頭目大罵:“全是飯桶!就這兩個人,都拿不下來!” 安德成和張綸林以命抵命、痛擊日軍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國民黨軍高層,大家無不振奮。不過,如何獎勵這兩位英雄,大家也有不同的意見,蔣介石傾向于給安德成、張綸林授予青天白日勛章,但有人反對,說:“他們的級別太低了,如果給他們青天白日勛章,那些沒獲得勛章的將軍怎么辦?畢竟還要靠將軍們帶兵。” 最后,蔣介石給拍了板,說:“將軍立功,勛章當然要給將軍,士兵立功,難道就不該給勛章嗎?”于是,安德成與張綸林被授予青天白日勛章,編號分別為86、87。請注意,在他們之前和之后的勛章獲得者,都是中將、上將。 安德成與張綸林沒想到自己作為普通士兵,竟也能獲得青天白日勛章,都激動地說:“為了對得起這枚勛章,我們為國捐軀也在所不辭!” 二人說到做到,1941年的上高會戰中,安德成壯烈殉國;1944年的衡陽會戰中,張綸林也壯烈殉國。 這是讓人振奮的例子,但在青天白日勛章的歷史上,還有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例子。 那是在淮海戰役時,解放軍在徐州以東的碾莊包圍了黃百韜兵團,粟裕和杜聿明都看中了徐州城東南、碾莊以西的潘塘,雙方在潘塘展開了激戰,最后我軍順利解決了黃百韜兵團。但讓人意外的是,國民黨軍徐州“剿總”卻對外吹噓說,他們取得了“潘塘大捷”! 蔣介石聞報后大喜,立刻派鄧文儀率隊去徐州頒獎。可是,這畢竟是一個謊言,怎么來圓謊呢?第二兵團司令邱清泉只好繼續吹牛,說我部有一名通信兵,面對解放軍的進攻,“英勇無畏”,一個人打退了多次進攻。 蔣介石聽說后,決定把青天白日勛章頒發給這個壓根兒就不存在的通信兵,以資鼓勵。 這下,事情更鬧大了,邱清泉也慌了神,只好從部隊里隨便找了一個通信兵,讓他背好臺詞,去冒領了一枚青天白日勛章。 但是,就在國民黨準備大肆吹噓“潘塘大捷”時,前線卻傳來了消息:黃百韜兵團全軍覆沒,黃百韜也自殺身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