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影《金剛川》于十月底上映。該片是《八佰》的導演管虎與郭帆、路陽三位一起制作拍攝的。邀請了張譯、吳京、李九霄、鄧超、魏晨等演員出演。講述了抗美援朝的志愿軍戰士在當時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堅持拼搏的精神,最終擊敗敵人的英勇事跡。 《金剛川》上線不久,就受到了影迷們的熱捧。而這部影片的歷史背景就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末期,圍繞“金城戰役”來演繹的。 金城戰役發生在1953年,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后一次戰役。當時朝鮮停戰談判中關于戰俘問題已經達成協議,軍事分界線的工作也已經基本完成。 就在雙方即將準備簽訂停戰協定時,南朝鮮的李承晚集團,以“就地釋放”的借口,想要強行扣留朝鮮人民軍2.7萬被俘人員(其中包含志愿軍50人)。不僅如此,李承晚還宣稱南朝鮮準備單方面繼續開戰,意圖破壞原本即將要簽訂的停戰協議。為此,在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建議下,毛主席下達指示:停戰協定推遲,再給南朝鮮軍一次打擊極為必要。 因此,志愿軍便以金城以南地區向南朝鮮部隊發起了“金城戰役”。這場戰役歷時15天,志愿軍不僅做到了堅固陣地,還向南收復了陣地160多平方千米。重創南朝鮮軍4個師,南朝鮮軍死傷被俘5.3萬多人。最終南朝鮮軍配合簽訂了停戰談判。 而在《金剛川》這部影片中,魏晨飾演的工兵連長“閆瑞”的歷史原型,在“金城戰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就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工兵第l0團第3連連長張振智。 張振智當時在“金城戰役”中受命在金剛川的巖里渡口架一座載重橋,為的就是能夠保證軍資可以送到前線戰場。原本金剛川的巖里渡口的橋已經被敵軍炸毀。張振智臨危受命,要在8天內完成任務。影片中的“閆瑞”就演繹了帶著戰士們堅守金剛川巖里渡口保證橋梁交通的任務。 只是敵軍的戰機從未停歇,幾乎每天都會向下投放三百多枚炸彈。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張振智沒有退縮。最終花了七天七夜將載重橋修好,可誰能想到敵機次日進行轟炸,這座橋又被毀了。張振智接到命令,要在一個半小時內修好,并送一部分彈藥到前線,否則會影響戰爭的局勢。在這種情況下,張振智跳入了河中指揮戰士們修橋。 每一次敵人炸毀了橋,張振智就把它修好。這樣重復一次又一次,這座橋成了鐵橋。即使戰士們都受傷,張振智頭破血流都沒有放棄。最終運送前線的軍資沒有被耽誤,戰爭也取得了勝利。 張振智從1951年1月跨過鴨綠江參與抗美援朝戰爭到1953年10月戰勝奉命回國,大大小小的戰役參與了幾十次。歸國后,他作為工兵英雄的代表參加了英模大會,洪學智副司令還親自帶著他見了毛主席。毛主席得知他的英雄事跡后,接見了他兩次,鼓勵他再立新功! 據記載,張振智獲得了不少榮譽。曾榮立一次特等功,三次一等功,還被授予了“二級模范”、“工兵英雄”等榮譽稱號。在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張振智就獲授了二級模范稱號,以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他二級戰士榮譽勛章、二級自由獨立勛章。 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退休后身患癌癥的他,堅持走進校園,給學生們講戰斗故事。可誰能想到在張振智78歲的時候,在向同學們演講的時候,突然倒在了講臺上,再也沒有醒過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