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轉(zhuǎn)簡 陸焱 子夏曰:眾人則知父,士大夫則知尊祖。古者樂正、太史,類族辨物,以昭宗祊,詳矣!迨秦而下,家家氏氏各有譜系,志無忘厥祖,若鄭康成、杜元凱、柳子厚、呂東萊、蘇老泉,深致意焉。然代更而下,世類遼渺,竹冊飽于蠹魚,且有鬻以供糈糜者,非后之人重加修輯,將支乖派紊,幾不知有父,何知尊祖哉?!故曰:譜者一家之史,史不修則軼,譜不修則散,修于前不修于后則湮,關(guān)系大矣。 陸媯姓,有虞之胄,入周為胡公,封于陳,公子完奔齊為工正,后食采于陸,因以為氏,元侯其始祖也。自中書公士玉五十五世孫民望徙居包山,又五傳而遷渡渚邨,為吳望族,彪炳郡乘,自晉以來,未之有改。 其家初譜創(chuàng)于唐天祐乙丑,有太尉公序;修于宋紹興壬午,有岳州公序。自岳州公傳至今,又十余世,支屬繁衍,不可無紀(jì),且經(jīng)播越,遭烈焰,家乘闕如也。今介如公慨然,思所以述先緒、貽后人者。屢歲客楚中,能于車塵馬足閑,遍輯碑碣,搜訪耆舊,遂踵修前譜。自元侯而下,為世七十二,為支四十九,近世又衍為派二,珠聯(lián)璣綴,歷歷可指,若指掌,功亦偉矣。 昌黎有言,莫為之后,雖盛弗傳。非介如君之繼志,雖五侯茅土、六葉金貂、二龍才高、七相望重,亦湮沒無聞。螙簡殘編,荒碑?dāng)囗伲涫霃亩髦看俗V之重修,非蜀子孫,藉以尊祖,知父亦祖父,所以顯德?lián)P芬,以嗣以續(xù)。其自太尉、岳州,實寵靈之河南氏,其有攸籍哉!豈其上世有元德,休功著于前代,即山河變易,國統(tǒng)循環(huán),而其德澤之湥,若水源木本,潛通于地,而不可絕歟!不然何千百載之遠(yuǎn),血衇流通若一人也? 野史氏曰:余嘗游洞庭,探龍符,因得與介如君善,為山中主人,竊讀是譜而有感也。世有盛衰,族有興替,豈無人事致然?譜以人重,非人以譜重,其能光昭令德,益昌以大者,是在斯乎?自侍郞、太尉諸公而下,實寵靈之若,乃軒冕之,貴人望之,華世繫之。統(tǒng)巳具分,如序中不序,序其重修之意而美之,介如諱惟貞,恂篤好禮君子也。 時皇明萬歷歲次辛亥孟春吉旦京闈鄉(xiāng)貢進(jìn)士通家眷弟張鳳翼撰 注: 1、岳州,即陸濬,字子清。南宋時以父補(bǔ)官,至朝請大夫、知岳州軍事(岳州知府),贈太尉。 2、民望,即陸元玨,字民望,又字瞻仁。處州司理,官至知州。 3、介如,即陸惟貞,字士節(jié),號介如。 4、張鳳翼,字伯起,號靈虛,別署靈墟先生、冷然居士。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與弟燕翼、獻(xiàn)翼并有才名,時人號為“三張”。嘉靖四十三年(1564)與燕翼皆中舉人。 為人狂誕,擅作曲。鳳翼所著戲曲,有傳奇《紅拂記》、《祝發(fā)記》、《竊符記》、《灌園記》《扊扅記》、《虎符記》(以上六種,合題《陽春集》)另據(jù)傅惜華《明代傳奇全目》著錄,尚有《平播記》、《蘆衣記》、《玉燕記》三種,均無傳本。 詩文有《處實堂集》八卷,及《夢占類考》、《海內(nèi)名家工畫能事》、《文選纂注》、《四書句解》、《瑞蘭閣景行錄》、《清河逸事》、《自訂年譜》、《國朝詩管畫集》等;另有《敲月軒詞稿》,久已散佚。曾為《水滸傳》作序。 張鳳翼罷官后,杜門不出,賣字以自給,恥于以詩文翰墨交結(jié)權(quán)貴。張喜度曲,自朝至夕,嗚嗚不離口。他曾與其次子合演《琵琶記》,自飾蔡伯喈,其子飾趙五娘;雖觀者填門,而他竟毫不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