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后自然少不了要管教孩子,那么在管教時,哪種情況是家長們最怕遇到的呢? 也許有的父母會說:“最怕的就是孩子臉皮厚,大人說得挺激動的,可孩子卻當成了耳旁風!”其實,有教育經驗的父母會知道孩子“臉皮厚”不算最難教育的,“臉皮薄”的孩子才難應付。 犯錯后,父母還沒來得及批評到“點子”上,孩子就已經開始嚎啕大哭了,面對這樣的場面,情緒穩定的父母也會慌,孩子越來越“玻璃心”,連一句批評的話都受不了,父母教育還真是寸步難行。 其實,孩子被說兩句就哭并不是父母管教無能,而是孩子的逆商太低。 孩子一說就哭,媽媽管教成難題,老師:逆商太低導致的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樂樂媽希望兒子可以開心每一天,于是便給兒子起了“樂樂”這個小名兒,可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孩子一點點長大了,不僅沒有天天“樂”,反而很愛哭,尤其是有人批評他的時候,孩子更是如戲精附體一般“一秒落淚”。 一次,樂樂偷偷把媽媽的限量版口紅給弄斷了,這讓樂樂媽十分生氣,于是樂樂媽說道:“你為什么要動媽媽的東西呢?媽媽已經和你說過了,不要隨便爬上梳妝臺!”可是還沒等樂樂媽把接下來的批評說完,一旁的樂樂已經咧著嘴哭開了。 樂樂媽原本有一肚子教育的話,可是被樂樂這么一哭,她不知道該如何說起了,看著孩子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樂樂媽沮喪極了,顯然,她這次又被孩子的哭聲打敗了。 類似這樣的場景在生活里經常發生,每次樂樂犯錯,樂樂媽都被孩子哭得“下不去嘴”,后來,樂樂媽在接孩子放學的時候,特意和樂樂的老師聊起了孩子“一說就哭”的事。 老師表示自己也發現了,樂樂身上的這個特點:“這其實是孩子逆商低的表現,咱們大人還得在這方面多引導才行。逆商有時候比情商更重要!” 說兩句就哭?孩子情緒敏感的背后是逆商低在作祟,一定要找到誘?因 孩子一說就哭的表現,其實是他們恐懼挫折、不愿意接受挫折、逃避挫折的心理顯現,而這也并非是簡單的情緒敏感,追根究底其實是逆商低導致的。 在心理學上,逆商也被稱為逆境商、挫折商,它是指個體在面對逆境時的應對方式,也就是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孩子逆商低的常見表現: 聽不得批評,犯錯就會哭;推卸責任,愛發脾氣;不能承受失敗,輕易放棄;自尊心過強,情緒敏感。 而造成孩子逆商低的原因,主要是這些 1.家長過度“贊美” 時下表揚教育很流行,父母們開始不吝表揚地教育孩子,雖然正向刺激有助于孩子的成長,但是過度的贊美卻有可能讓孩子自我認知不清。 孩子生活在父母的“吹捧”里,自然就會高估自己的能力,于是在遭遇失敗后更容易放大失敗的負面影響,父母的良苦用心反倒成了對孩子的“捧殺”。 2.家長過度“保護” 生活中,家長對于孩子過度保護,很容易造成孩子接受挫折“不良”,孩子很少感受到失敗帶來的沮喪,于是一點的“不如意”都有可能讓孩子產生負面情緒,一點的“挫折感”都會讓孩子崩潰不已,讓孩子變成了更脆弱的玻璃心。 3.家長過度“打擊” 當父母一味地推崇打擊教育時,孩子在父母的壓制下便會產生消極的心理暗示,于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會更加害怕挫折,情緒也變得更為敏感,高自尊感和強烈的自卑感共同摧毀了孩子的逆商。 逆商比情商更值得培養,家長要給娃培養,兩種能力和一種方法 一、培養孩子正視挫折的能力 挫折確實會讓人覺得沮喪,不過,挫折本身并不可怕,成長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一個經歷挫折的過程,父母們有必要好好地引導孩子正視挫折本身,既不過分放大傷害也不小瞧挫折的影響。 同時父母們自身也要端正看法,適當地放下完美主義,允許孩子犯錯。 二、培養孩子正視自我的能力 父母愿意給予孩子正面評價是好的,但是也要把握好尺度,不要對孩子的自我評價造成誤導,同時,父母也不要企圖通過打壓孩子去建立權威,當孩子對于自我的能力有正確的估量后,在面對挫折時,孩子才更有機會去面對自身的不足。 三、教會孩子更多應對挫折的方法 當孩子面對挫折崩潰不已時,此時的他們內心是非常無助的,孩子們缺少正確應對挫折的方法,便只能任由著挫折踐踏,當孩子掌握了應對之策,自然就會放下情緒崩潰這種毫無成效的消極之法。 明智的父母重情商更重逆商,培養孩子應對挫折的能力,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強”,拒絕“玻璃心”應該從孩子的逆商培養開始。 留言板話題:你家娃是不是也說不得呢?當孩子一說就哭時,各位聰明的家長又是怎么應對的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